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兒麻痹後遺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兒麻痹後遺症原圖連接圖片來源於

小兒麻痹後遺症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疾病,發病的結果造成患兒的肢體終生殘疾。影響患兒的生活、生長和發育成熟,不僅造成小兒身體畸形還為小兒生活自理、學習以及進入社會造成了嚴重障礙,使患兒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擊。[1]

病症介紹

小兒麻痹後遺症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疾病,發病的結果造成患兒的肢體終生殘疾。影響患兒的生活、生長和發育成熟,不僅造成小兒身體畸形還為小兒生活自理、學習以及進入社會造成了嚴重障礙,使患兒的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了打擊。

所以對這種疾病的治療要從患兒的全面障礙和需要來處理,使他們得到全面的康復治療,即患兒不僅身體而且精神和社會生活都應得到康復照顧和治療,使他們和健康人一樣生活、學習和工作。全面康復一般包括醫療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和社會康復等。

康復訓練最主要的目的是恢復或補償兒麻後遺症患者已喪失的運動功能,進而提高上肢的日常活動能力以及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爭取達到生活自理,早日回歸社會。經常訓練的內容主要有增強肌力訓練、擴大關節活動範圍訓練,矯形器製作和使用.以及手術後肢體功能恢復訓練。

流行範圍

我國在五六十年年代大規模流行,好多民間的說話,當時進口蘇聯的藥品受到了污染,打完針後致兒麻。另外1978年左右的兩三年內,內蒙古等地也大規模爆發兒麻,爆發原因還屬於秘密。希望知情者能還原真相,一個民族能正視真相才能真正發展。在中國造成此病大規模流行的原因是什麼?尤其是78年左右爆發的那次,在50年代已經控制了,時隔二十年為什麼又再次大規模爆發?流行範圍?影響人數?這些人後續生活所受影響?等等一系列的疑問希望能得到回答。[2]

注意事項

康復訓練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掌握適當的訓練尺度、數量和方法。訓練量不夠,無明顯效果;而訓練過量又可造成肢體的損害,比如:肌肉拉傷關節腫脹骨折脫位等等。所以必須掌握好這個尺度,訓練量要適當。
  2. 訓練應一步步來,不可操之過急。活動次數由少到多,關節活動範圍由小到大,使用的力量由輕到重。訓練量逐步增加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 任何訓練都不應該引起明顯疼痛。有時訓練中可產生輕微疼痛,但在停止活動後,疼痛應消失。如果訓練時發生嚴重疼痛,休息後又不消失,常常是損傷的信號,要停止訓練。如果訓練後疼痛劇烈,甚至出現下肢浮腫,表明運動過量,也應該暫時停止訓練。
  4. 訓練不應感到疲勞。如有疲勞感覺時,應休息5~10分鐘再訓練,以免過度勞累造成傷害。一般認為小兒麻痹症在發病兩年以後留下後遺症,病情不再進展,但也不易好轉,患兒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殘疾狀態,不會再復發小兒麻痹症。但近年來許多醫學專家通過實踐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指出有一部分患過小兒麻痹症現已「痊癒」的人,在患病30~40年以後病情仍可復發,出現新的類似小兒麻痹症的症狀,被稱為小兒麻痹後發綜合徵。患者表現為:極度疲勞,肢體軟弱無力逐漸加重,肌肉、關節疼痛以及肢體癱瘓和肌肉萎縮。這一情況提醒我們,患過小兒麻痹症現已穩定的患者,如果出現以上的症狀,應該立刻去醫院看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中醫釋義

小兒麻痹後遺症,西醫病名。屬中醫痿證、痿躄的範圍。多由風濕熱之邪內竄經絡所致,不同於一般溫邪襲肺或暑濕壅阻腸胃。臨床表現早期類似感冒,如發熱嘔吐腹瀉等。發生麻痹前期多有面赤,咽紅,出汗,全身肌肉疼痛拘急,四肢顫震等。治宜通利濕熱,祛風通絡。若病毒深入,昏迷抽搦,項強或喘促,吞咽困難等症。治宜熄風鎮靜,或定喘降逆。本病進入麻痹期,癱瘓可發於身體各部,常見於四肢,尤以下肢為多見。治宜疏風通絡,調和氣血,用獨活寄生湯加減。如面部癱瘓,用牽正散加減或針刺頰車、地倉合谷。若此期未能恢復,日久可致肌肉萎縮,關節變形等,即為小兒麻痹後遺症,治宜補益肝腎,溫通絡脈,用虎潛丸、活絡丹或金剛丸等。並積極配合針灸、按摩治療,上肢癱瘓取肩髃、肩髎、曲池、大椎;下肢癱瘓取足三里、解溪環跳風市陽陵泉;腹肌癱瘓,取中脘梁門氣海頸肌癱瘓,取天柱、天鼎、天容。

病症分期

根據有沒有肌肉癱瘓可以將小兒麻痹後遺症分為癱瘓型和非癱瘓型。非癱瘓型在急性期過後症狀完全消失,不留任何後遺症。癱瘓型小兒麻痹一般要經過以下3個發展階段。

  1. 急性期:從接觸感染到出現肢體癱瘓,平均17天。又分為潛伏期7天,癱瘓前期5天,癱瘓期5天。歷經潛伏期,為全身反應期,有短期發熱,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約2―5天體溫恢復正常,突然出現肢體癱瘓。
  2. 恢復期:急性期後,體溫正常,一般症狀消失,肌肉癱瘓不再發展並開始恢復,這種恢復在頭3-6月內速度較快,6個月後逐漸緩慢,發病2年後進入後遺症期。
  3. 後遺症期:神經和肌肉功能的恢復已經停止,但兒麻引起的繼發性病理改變將繼續發展,相應神經支配的肌肉麻痹,可因姿勢、負重等不平衡,出現各種畸形及功能障礙。如果不加以控制和進行有效的康復治療,畸形會日趨明顯和加重。

病症預防

此症無特別預防方法,因此父母最好讓子女接受口服或注射小兒痲痹疫苗。預防疫苗的保護力可以達90%以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小朋友接受口服小兒痲痹疫苗,服用後,身體產生自然感染,刺激身體產生循環抗體及腸道免疫。

病症危害

小兒麻痹後遺症又稱脊髓灰質炎後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脊髓神經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夏、秋季發病率最高。6個月~5歲的小兒最易染病。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由脊髓灰質炎病毒,經飛沫和糞便兩個途徑傳播,也可通過病毒污染了的食物、水、手及各種用品如衣服。玩具、書籍等,經口而入,使小兒患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細胞,受侵部位發生炎症病變,致使相應肌肉弛緩性麻痹。中醫學把本病歸屬"痿證"範疇。痿是指肢體筋脈弛緩,手足萎軟無力,不能隨意活動的病症。認為主要由風、寒、濕邪侵入肺胃二經,使氣血流通不暢,筋肉脈絡失於濡養所致。或因久病肝腎虧損,則見筋骨肌肉萎縮,甚至畸形。[3]

臨床表現為:病初可有發熱、頭痛、多汗、全身不適、便秘腹瀉等症。一般在熱退後,則出現不規則、不對稱的肌體癱瘓,常見於四肢,以下肢癱瘓最多。大多數病兒在一年內可部分或完全恢復正常,一年後仍無恢復者則留下癱瘓後遺症。患肢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縮,活動受限制,肢體常出現細、軟、涼和各種畸形等。

小兒麻痹症是由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多發生在小兒,以小兒的肢體肌肉弛緩癱瘓、萎縮變細和喪失運動功能為主要特點,常常留下終身殘疾,給患兒帶來極大的危害。過去認為5歲以下小兒易患此病,且以肢體麻痹癱瘓為主要表現,所以被稱為「小兒麻痹症」,又常被簡化俗稱為「兒麻」。

患病之初,患兒感到頭痛、咳嗽咽痛疲乏無力,好像患了感冒。輕者1~2天症狀消失,不留任何後遺症。重者則在感冒症狀同時發生高燒、上吐下瀉,之後還會出現肢體肌肉麻痹不能活動,並伴有疼痛,稍一觸碰患兒上下肢,孩子就會哭鬧,拒絕合作,病情嚴重者還有可能死亡。許多患兒在病情進展中,突然發生肢體癱瘓,在幾天內達到高峰。以後癱瘓的肌肉和不會動的肢體活動會漸漸好轉。尤其在得病最初3個月內恢復較快,以後漸漸變慢。如果兩年後仍不見恢復,則再恢復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這時可針對患兒留有的後遺症情況,施行手術治療。

針灸治療

在50年代早期就有大量文章發表,不少已集中百例乃至數萬例的臨床觀察。1956年3月16日,《健康報》還專門刊登了「用針灸治療小兒麻痹症的體會」。當然,這些資料主要是介紹恢復期的治療,但其中尚包括部份病程在1年以上的後遺症患者,也有某些效果[1]。方法以傳統的循經取穴之法,以陽經為主,用穴較多。自50年代末起,針灸工作者逐步將小兒麻痹後遺症作為治療的重點,採用針刺灸、穴位注射之法,使有效率有所提高。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在我國針灸界曾掀起過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的熱潮,創製了穴位刺激結紮法為主的一套治療方法,對提高麻痹肢體肌力和糾正某種程度的畸形有較好效果,同時還發現了不少新穴,通過大量臨床實踐的篩選,證實其中有一些穴位的作用是確切的。近10餘年來,在治療方法上多沿用或綜合運用上述方法,但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芒針透刺、電排針法,使治療效果有所提高。據所及資料分析,目前針灸或其他穴位刺激法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的有效率在90%以上,而基本痊癒率達30%左右。

近些年來,在針刺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機理的探索上,也有可喜的發現。如通過針刺前後血中單胺類神經遞質含量的測定,提示在本病症治療過程中,有5-HT系統的參與和作用,由於這種作用,使血管運動系統功能增強,從而改善了患肢肌群的血液供應。同時,在小兒麻痹後遺症患者股四頭肌肌電圖中,也觀察到針刺後運動單位重新出現或數量增加,電壓增高,時限延長,出現多相電位,表明肌力增加。[4]

綜合法

(一)取穴

(二)治法

本法包括針刺、穴位注射、穴位埋線、電興奮等法,據不同症情,綜合治療。

  1. 針刺:每次選主穴2~3個,據癱瘓部位而定。採用短促而強的刺激,不留針,待肢體功能恢復後,改用平補平瀉手法並加用低頻電脈衝剌激,留針15~20分鐘。本法用於弛緩性癱瘓程度不重者。
  2. 穴位注射:維生素B注射液、麻痹靈注射液,任選一種。用於肌肉輕度萎縮,臂或腿細無力,癱瘓程度較重者。每次選3~4穴,其中主穴2~3穴,配穴1穴。進針行短促提插刺激,待得氣明顯後,注入藥液,每穴0.5~0.8毫升,每周2次。維生素B注射液:維生素B1100毫克×1支,維生素B12100微克×1支,混合配。麻痹靈:加蘭他敏1毫克×160支,硝酸士的寧2毫克×60支,當歸注射液2毫升×120支,維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120支,維生素B12注射液500微克×80支。混合製成2毫升瓶裝400支。
  3. 穴位埋植:適用於腰臀部、肩臂部及腿部肌肉癱瘓,並有明顯萎縮者。每次埋植一個部位,選1~2個穴位。局部常規消毒後,淺層麻醉,作3~5毫米切口,以血管鉗插入穴內,進行局部按摩,直至患者感覺較強烈的酸麻感。然後,根據部位和癱瘓情況分別採用穴位結紮、皮膚針穿線埋植或將1厘米長的埋線直接置於切口內。一般而言,肩、臀部癱瘓、萎縮較重時,用結紮埋植法;腰部用穿線埋植法,臂、腿部或萎縮不明顯者用埋線法。其具體操作可參考刺灸卷。每20天進行1次。
  4. 電興奮:可採用直流感應電療機或點送電療機。本法適宜於無肌肉萎縮之癱瘓肢體。每次選3~4穴。用圓柱形電極上包3~4層紗布,用生理鹽水濕潤後,進行放電刺激,刺激量不宜過強。每日或隔日1次,穴位可輪用。
  5. 艾灸:用艾條灸。適用於肢體發涼,癱瘓明顯者。每次選4~5穴,迴旋灸,每穴15~20分鐘,以局部潮紅為宜。每日1次,可囑患者或家屬代灸。

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臨床痊癒:肢體功能恢復正常,或基本恢復正常;有效:肢體畸形及功能有所恢復,肌肉萎縮改善,一般生活能自理;好轉:肌力略有增強,皮膚溫暖,肢體畸形和功能活動稍有恢復;無效:症狀和體徵治療前後無變化者。

共治1085例,臨床痊癒349例,顯效509例,有效22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9.5%[4,5]。

電排針

小兒麻痹後遺症原圖連接圖片來源於

(一)取穴

(二)治法

  • 主穴兩組交替輪用。配穴每次選2~3穴。取穴時應據患者病變部位,經絡循行走向,並結合麻痹肌群的分布和功能狀態進行選樣。針刺時間按子午流注納子法,在脾胃經氣血旺盛的辰、巳(即上午7時至11時)時操作為宜。
  • 操作法:在確定有關經線後,從受損部位的始端起,依次進針,寧失穴而不失經,針間距約3厘米,相連成排,每次用兩條經線之穴位。然後,依次運針,激發得氣,得氣後加大指力,以插為主,插多提少,誘發針感循經上下傳導,使針感直達病變經絡。最後,用細銅絲纏繞,連結各針。然後,接通脈衝電針儀,進行電刺激。刺激方法為,先密波刺激1分鐘,疏波7分鐘,疏密波2分鐘,最後為斷續波10分鐘。電流強度,隨波形變化而逐步增強。每次共治療20分鐘。每日針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周。三個療程為一階段,停針6個月後,再作下一階段治療。

療效評價

療效判斷標準:顯效:跛行糾正或基本糾正,能跑步,或行走5千米以上,患肢蹬力15~20千克,單肢跳20~50次,肌力差縮小3/4以上,肢圍差縮小1/3以上,腱反射近似健側;有效:治前拄單拐或扶腿助行,治後棄拐行,或扶雙拐改單拐,患肢蹬力10~15千克,肌力差縮小1/2以上,肢圍差縮小1/4以上,腱反射弱於健側;好轉:運動功能及肌力,較治前好轉;無效:症狀及體徵無改善。

共治1000例,結果顯效360例(36.0%),有效340例(34.0%),好轉260例(26.0%);無效40例(4.0%)。總有效率為96.0%。年齡小,病程短(<5年)效果較好,以臀大、中、小肌恢復較快,股四頭肌及內收肌恢復較慢。

視頻

小兒麻痹後遺症的症狀有哪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