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镇新闻(王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镇新闻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小镇新闻》中国当代作家王霞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小镇新闻

小镇的夏天挺热情,集镇总被和煦的阳光包围。投入她的怀抱,你会享受到加倍的温情,时时让你沉醉在酣畅淋漓里。

就是在这样一个火热的夏天,热烈而多情的季节,我的声音被灿烂的阳光揉碎到《小镇新闻》的骨子里,从此,便有了千丝万缕的牵绊,永生永世的记忆

记得,1995年季夏,微风吹拂的那个早上,那些好奇和渴盼怂恿着,把我的魂勾到了写满未知和新鲜的领域,开始了对“新闻”的追逐和对“小镇新闻”的责任。

从手捧摄像机的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的肩上就得负起记录历史的使命。从第一期《小镇新闻》播出,我惊喜,我多了一个“小镇新闻”的称谓。

真好奇啊!手心里翻转、把玩的那个轻巧的掌中宝,让人困惑。这么一个小东西,它当真能装下万事万物?!当真能记录瞬息万变?!我把这个小东西举到眼睛前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和它玩起来。我用睁着的那只眼睛,从小小的寻像器窗口,去瞭望这个多彩的世界,捕捉精彩画面;用闭着的那只眼睛,去想象、去思考、去探寻那个未知的领域。

小镇地处川黔要道,是南北交往的重要枢纽。集镇就像一块硕大的磁铁,隔三差五的赶场天,就把南来北往的小商小贩从四面八方吸附而来。弯弯曲曲的独龙街上,人群熙来攘往,摩肩接踵;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汽车喇叭声、刹车声,此起彼伏。

小镇的街道又窄又长,被人们戏称为“窄狭市”。在“窄狭市”里穿行,心尖尖都怕得痛。本就狭窄的街道,各家门面前还用板凳、门板搭起摊子,一个挨着一个,摊子上堆满了货物,五彩缤纷的曲线,在街道两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狭窄的独龙街上,往来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像蜗牛爬行,缓缓蠕动;又像快要成熟的婴儿,在母腹内躁动。行人在汽车长龙阵中缠来绕去,真怕驾驶员打个盹,一不小心放开踩刹车的那只脚,大祸就降临了。

这场面是挻尴尬的,尴尬得让人汗水直冒。

打破旧格局,建立新秩序。不知道是谁说的,但很有道理。1995年6月,小镇党委政府修建新街农贸市场,根治以路为市妨碍交通的决定,拉开了小集镇建设的序幕,《小镇新闻》也因宣传的需要应运而生。

是我与小镇的缘,也是我与《小镇新闻》的缘。这份缘,随着小镇小集镇建设拉开的序幕伸展开去,犹如一棵幼苗,在温暖的阳光里舒展着枝桠,蓬勃向上。

1995年8月,我扛起摄像机,扛起了记录小镇发展的责任;我用声音传播《小镇新闻》,负起了一个媒体人的担当。

还记得,在小集镇建设拆迁动员座谈会上,我手中的摄像机在不断发现、寻找、记录。我的大脑也在不断记忆、分析、判断。

那应该是我经历的第一次干群大会,也是我采访的第一期新闻内容,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紧张和担忧。

一开始,会场里就弥漫着一触即发的火药味,拆迁群众情绪激动,吵吵嚷嚷。毕竟,那是他们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生存环境,也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要改变,想改变,但又怕改变。

对于生活在小集镇上墨守成规的小老百姓,要推陈出新,还得讲究一定的策略,而这个策略的关键者,还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我用摄像机战战兢兢地拍摄、记录,小心翼翼,生怕转动的磁带会生出火花,点燃弥漫的火药,将整个会场炸开。最后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有多么多余。真的佩服党员干部的那份耐心和细致,他们用温暖的话语,慢慢地分解了火药成分,安抚了一颗颗焦躁不安的心,并给大家分发了定心丸。

领导干部的政策宣传和问题解答,拆迁群众的思想顾虑和内心呼声,小商小贩的担忧困惑和安置需求……无一不被我手中那个转动的磁带全盘吸入。

会后,吸入磁带的那些画面和声音,在编辑机里跳动成一条条鲜活的信息,与我的思考碰撞出火花,在文字和画面的互融中,把观众渴盼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呈现在《小镇新闻》里,再由我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传递到小镇的千家万户。

就这样,《小镇新闻》以强大的魅力,抓住了小镇人的眼球。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小镇闭路电视,从《小镇新闻》里了解从中央到地方的大事要事,掌握小镇集镇建设的进程,获取小镇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

小机器盛装大世界,小新闻折射大道理,小事件书写大情怀。

小镇新街农贸市场,在《小镇新闻》的演变中,从无到有,一天一个模样,逐步变换屹立。小镇人的思想认识,一天一点进步,持续更新发展。被誉为千年古镇的小镇,在小集镇建设的拉动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崭新的小镇新街农贸市场内,一个个标准规范的摊位,替代了板凳、门板搭起的摊子。横竖成行的排列,让五彩缤纷的曲线变换成具有艺术效果的几何图。南来的人,北往的客,停息下奔忙的脚步,将资金流、信息流汇聚在这片开放的热土,享受着这方集镇的包容与厚待。

狭长的街道还给了过往的车辆,它们不再像蜗牛那样爬行蠕动,也不再像婴儿在母腹中那般躁动。车轮与街道有了更多的暧昧和亲昵,街道坚定的守候着,她最喜欢聆听车轮从远方带来的新鲜事,也最喜欢车轮把她的故事带去远方。

我和我的小镇新闻,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伸手,便可触摸到同频共振的心跳。

每周一期的《小镇新闻》,我主要负责采访、撰稿、编辑和播音,有时也兼制作,用他们的一句玩笑话,叫做采、编、制、播“一条龙”。

当“小镇新闻”成为我的代名词时,人们看到的是荧屏上的光鲜亮丽,却很少有人知道每一个参与这项工作人员的细微付出。一个乡镇小小广播站,承担着全镇广播和电视信号的传播和维护,更肩负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等职责。

当时,小镇广播站共有8个人,包括站长在内,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拍摄和制作,每一期新闻节目的录制,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那时的新闻是站在播音台前播报的。在那十来个平方的简易播音间里,除了一个实木制的播音台,还有一排用来安放机器设备的长桌子和制作人员使用的几把椅子,还要摆放一台录制节目的摄像机,十分狭窄。站在播音台前,一个个文字变成声音的过程中,凝聚了采编人员的几多心血,传递了这方热土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没有化妆师,没有灯光师,也没有高大上的设备,有的,就是那份对小镇新闻的热爱和责任。

其实,早在民国29年,也就是1940年,小镇就有了新闻。听说当时的小镇区区长为了宣传抗日活动,特意创办了《小镇旬报》,将小镇境内的抗日活动及新闻在全省发送。我想,那应该是小镇最早的自办新闻节目了。《小镇旬报》因特殊原因虽然发送只有短暂的一年,但小镇人面对艰苦条件轰轰烈烈干事的作风却永存。

后来,小镇建立的收音站、广播站、广播放大站、广播电视站,逐步升级发展,承担着转播上级广播、电视节目的功能。

而《小镇新闻》的开办,是全县乡镇中的唯一。每周一期的《小镇新闻》,是全镇老百姓通过闭路电视了解小镇发展变化的窗口,也是提振士气、鼓舞人心的平台。小镇广播电视站因为宣传工作突出还在市里获得了广播电视先进单位称号。

1998年,于我,于我的《小镇新闻》,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按照国家取消地方自办节目的要求,自办栏目《小镇新闻》就此画上句号。《小镇新闻》虽然停办了,但小镇的新闻宣传却插上腾飞的翅膀,翻越凉风垭,穿过大娄山,迈向了更高更广的平台。

我的小镇新闻回声嘹亮,盘旋在千年古镇的上空,跟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也大踏步地跨进了省、市、县级新闻的行列。而我,也因坚持和执着小镇新闻的情怀,跟随着我的小镇新闻,跨进了县新闻宣传的队列里,将记录历史和传播声音的事业,延伸……

我是属于小镇的。青春美好时刻,挥舞在小镇的山水间;流淌的滚烫热血,奔涌在小镇的沟壑里;历史的难忘记忆,留存在小镇的热土上。

小镇,今生不能解开的缘;小镇新闻,今世抹不去的轨迹;小镇,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人生里;小镇新闻,让我在咀嚼中慢慢回味。[1]

作者简介

王霞,贵州省桐梓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贵州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贵州日报》《贵州作家》《杉乡文学》《东方散文》等报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