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斯特食道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巴雷斯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又稱為巴洛氏食道症、巴雷特症候群、巴瑞特氏食道症,是一種食道細胞病變的症狀,是遠端食道黏膜的鱗狀上皮細胞由柱狀上皮細胞所取代的病變,這種癌前病變的現象是1950年代由英國外科醫師諾曼·巴雷特最先提出。這種症狀大多是經由食道胃逆流所引起的,而食道腺癌有50%發生率是由巴雷特症演變。在現今的社會中食道腺癌的發病率逐年的提高,以至於這種疾病逐漸的被重視。
巴雷斯特食道症病因
新加坡在1992年到2001年間的統計發現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盛行率從4.3%變成10%,台灣在1995年到2002年統計也顯示盛行率從5%上升到12.6%,而最近在2008年到2009年間台灣統計的盛行率為25%。胃食道逆流疾病已知為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的誘發因子。
- 有一些因為食道胃逆流產生食道炎與潰瘍的病人,他們的胃食道交接口長得和其他人不同。
- 除了發炎造成的異常,原來涇渭分明的胃與食道上皮也有變化,鮭魚色的柱狀上皮,向上延伸取代了粉白色的鱗狀上皮所在的位置。
- 原來的鱗狀上皮在長期酸液逆流下,被更耐酸的柱狀上皮(腸子的上皮)「鳩佔鵲巢」,並且產生腸化生,所以看起來會有鮭魚色的舌狀突起向上延伸。[1]
巴雷斯特食道症症狀
- 最常見的症狀為反酸、胃灼熱,其次為胸骨後疼痛和上腹痛。當出現食管狹窄或癌變時,可有咽下困難的症狀。
- 巴雷斯特食道症本身並無症狀,但巴雷斯特食道症患者常常合併胃酸逆流,所以患者的症狀主要由於逆流性食道炎及其伴隨病變引起。
- 由於巴瑞特食道病變有很高的機率會伴隨胃食道逆流,因此症狀的表現也十分相似
- (1) 胃部出現灼熱感,也就是台語俗稱的「火燒心」
- (2) 吞嚥困難
- (3) 胸部疼痛
- (4) 吐血
- (5) 排出油亮的黑色糞便 [2]
巴雷斯特食道症治療
- 1.藥物治療:抗酸是治療反流症狀的主要藥物,在抑酸藥物中,質子泵抑制劑優於H2受體拮抗劑。
- 促動力藥、粘膜保護劑等對控制症狀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療效。
- 一般認為只要發現早、治療規範,病變是可以逆轉的,經過規範的治療,85%以上的巴雷特食管通過藥物可治癒。
- 2.內鏡治療:對不伴異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因其癌變的機率低,不提倡內鏡治療。
- 伴有輕度異型增生者,癌變機率亦較低,可先行內鏡隨訪,如果是已經出現的中到重度異型增生可以局部處理或切除。
- 目前常採用的內鏡治療方法有:內鏡下粘膜切除術、凝固術、消融術等。
- 3.手術治療:對已證實有癌變的Barrett食管患者,原則上應手術治療。另外,反流使用藥物無法控制者可行手術治療。[3]
參考來源
- ↑ 葉人豪醫師. 食道逆流會變癌?認識巴瑞氏食道. 照護線上. 2018-12-24 [2020-04-28] (中文).
- ↑ 蘇柏儒. 巴瑞特食道病變:放任胃食道逆流,小心病變食道癌. 早安健康. 2018-07-31 [2020-04-28] (中文).
- ↑ 馬晉平消化病科普. 食管的巴雷特改變這麼常見,它會癌變嗎. 每日頭條. 2016-07-21 [2020-04-2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