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早茶(楊成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州的早茶》是中國當代作家楊成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廣州的早茶
去到廣州,無論怎麼匆忙,也要吃上一次早茶的,這是我有出行一次廣州的經歷後,給我最強烈的印象。那次下了飛機,到廣州時已是深夜。白雲機場,依舊是想象中壯觀得燈火輝煌,而且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與眾不同,沒有感覺到第一次的陌生,除了興奮還是興奮。因為我在頭腦中急速搜索着與其它機場的區別。
雖然我只去過這一次,並且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但是至今還是記憶猶新。此前廣州一直縈繞在我心頭多年,沒有理由都想去一趟見識見識,況且我還是被邀請去廣東另外一座城市,去參加一個文學的頒獎儀式,儘管只是一個短篇小說的優秀獎,但這足以有讓我籌備着去現場的衝動,再就是還可以與多年未見面、居住在廣州的表姐敘敘舊。
很多時候,美好的事物都是自己慢慢去體會的,比如廣州夜晚美麗的街景。因此我寧願自己坐着地鐵去到住處,儘管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我卻有一種很悠閒的自在感覺,沒有喧囂沒有應酬沒有客氣,腳步享受着一個人的任意停靠。坐在地鐵里聽着晚間歸途的人們,講着我聽不懂卻很好聽的粵語,中間夾雜着報站的普通話聲音。一路咣咣噹噹着很有趣兒,尤其是摻雜着如我一樣的才下飛機的人群,等我到了十幾站的時候,拉拉杆箱的人群已經走的差不多了。下了地鐵出了站口,走在大街上我就實在是孤單起來,不過這樣也好,街道兩旁樹木的風景也算獨享,但由於當時已臨近子夜,我只能快步走向住處。
簡單洗漱之後,就草草地入睡。在我看來,出門在外,尤其是到了風景優美的地方,沒有理由拿去大段時間用來睡眠的,假如還有那麼一絲絲的情願,也應該去街中心走走的。如果還有當地很志趣相投的嚮導,那是最好不過了。這時候特別盼望有文友出現,他們知道我們想幹啥,那就是拍照、合影,以及去一些我們共同感興趣的地方。如果去了哪裡不留下些許合影,那不得不說是一種無盡的遺憾。過後雖然會想起,但去了哪記憶還是會模糊,而且思想上記住的東西沒有留存在影像中反而會更後悔。當天到廣州的下半夜只好在睡夢中打發了,第二天早晨7點半才醒來時已然天亮多時,為此我又錯過了一個該早起的早晨。
因為跟表姐約定上午9點去吃早茶,我看看住處周圍就近,實在不知道哪裡有公園之類的景點兒,只好先把東西收拾好準備去下一個地方開會,所以在樓前簡單轉了一圈,然後順原路返回住處等着。表姐一家到來的時候,我已經在門口恭候一會兒了。下了樓上車後,一路上一邊顧及着敘舊一邊打量着車窗外,一晃而過的景象,真的很想忽略,無論看見的花草樹木熟悉與否、美麗與否,一概因為不能停留欣賞的緣故,化作視而不見的快樂情緒。
車子行駛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表姐一家領我到了一個比較有規模的早茶廣場,據說這裡是廣州很有名的特色小吃之一,無論什麼時候都得事先預約座位,否則很難擠進長長的隊伍里的。這次也是他們花了不少心思才選的地方,也是先打發外甥提前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前來占好座位的。對於這些我只有聽吃聽喝的份兒,就連有些早點的名稱我大多數都叫不上來,更別提能順順噹噹點餐了。
唯一我能知道的就往鄰桌的左顧右盼,看看他們都要了些什麼東西,看着各個桌台上面的各種風味小吃,我簡直就跟走進了豐盛園一樣,啥都想嘗嘗,但是知道根本吃不了那麼些,就是好奇的成分多一下。試想,哪裡會有都嘗一口的服務呢。突然想起早些年的一個傳言,說我們東北一吃飯都是一鍋一鍋上,主食則是一大碗一大碗地那麼盛,菜品單一而且海量;而南方則是一小碟一小碟地那麼吃,一頓飯需要不下十幾樣。當時我是絕對不理解,心想吃個飯那麼講究該有多麻煩呢,我們都是下班急急忙忙地買菜做飯,哪有時間和精力以及心情去做那麼多樣啊。而且即使去飯店也不用點那麼多,幾樣幾大盤子就夠了。
等到了這裡,我才知道這種傳言果然都是真的,就光上早點各個樣式,就跟我們十幾人點菜一樣麻煩,一張八開紙的食譜上,兩面密密麻麻地標有百多種食物,都是小小的餐盤盛裝,精緻得不能再精緻了,而且一種食材多種做法,自然味道、品相都有所不同了。要不是現場有小輩在怕有失禮節,我真想把所有的能拍下來都拍下來留着慢慢欣賞一下的。對於這些我只能是客隨,因為點也點不出來,對於簡單的菜名,我更習慣圖文並茂的方式,最主要的價格因素我考慮的比較多一些,既愛吃又便宜的比較合我意,再就是啥都行,只要點來的東西我隨意吃上幾樣也就是了,哪還會點更多的不知道啥食材的東西呢。
表姐不停地點來點去,問我吃這不吃那不,我一概不明就裡地要麼說啥都行、要麼說別點那麼多。至於表姐向我推薦的啥名稱都不記得了,究竟怎麼好吃也不知道許多,反正感覺我也不會再吃到第二回,記不記住味道還有啥分別呢。熟悉的也是油條配豆漿,估計這兩樣全國通用,再就是各式甜品,還有一樣認識的但是不常吃的就是鳳爪了,幾乎每桌必上,也許有廣州人愛吃的充分理由吧。一會兒工夫擺上了滿滿一台面,光是飲品就有好幾樣,想來表姐也是拉了個菜單一樣。隨着上的越來越多,我就是越不自在,本來想是個簡單的早餐,但是還是給姐姐添了麻煩。因為姐姐說,廣州的早茶是很講究的。
不說其它的,單就廣州早茶的重要性,姐姐就給我講了一大堆,我理解就是諸如茶社老友聚會一樣重要,還如商業夥伴談判場所一樣合適。甚至於說早茶可以吃一天,邊吃邊加邊嘮,從旭日東升能嘮到夕陽西下,難怪說要事先預定座位,這麼一夥伙人拉長戰線不動地方地聚會,陶醉得全然沒有時間概念一樣,自然座位就緊張了不是,不過這些都是休閒人士的專利,需要工作的可沒有那麼多瀟灑的時間來這裡待上一天的。往往只有夜晚的這裡才屬於這些年輕人,這一點跟所有的大城市差不多。
其實我能記住的也就那麼幾樣,而且還是以我自己的方式強記下來的,誠如一個看似蛋撻一樣的早點,也許學名並不是這麼叫的,可是我實在是想不出來其它名字來形容它了,姑且就這麼記住了也好,至少我的印象里多了一種食品。如果僅僅就這些,我是斷然再提不起點餐興趣的,一是吃不了多少,而且浪費了實在是可惜,即使是有打包這一流程,也覺得沒有必要因為我增加這個環節的,吃完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比較正好。
這時,環視了一下鄰座也都在點餐,忽聞一聲「叉燒包!」,我立刻也來了興致:「叉燒包!」,算是我很認真地點了一個。早先這個名詞我是從電視劇聽說的,沒想到在這裡能聽到原汁原味的吆喝聲,而且我還可以立刻融入其中參與品嘗,其實我也不是有多麼地愛吃,就是想想都很有趣味兒。有些時候,無論身處何處都會想起當地的特色,就都會有應景兒的想法而已,否則不會介意到了廣州是否必須吃到早茶的。
等精巧的叉燒包端上來的時候,我確實是用畢恭畢敬的眼神去欣賞的,那些大小均勻、長短統一細膩的褶皺分布在小小的一屜籠包之上,還有的花朵一樣開放着,不得不佩服廚師這功夫,確實起到了一個視覺緩衝的作用,單單看造型就想儘快吃到。也許這也是早點特色的典型起源食品之一吧,否則不會流傳得那麼廣泛被運用到影視作品裡的。一種美食一旦被人記住,那也算是名揚千里了吧。很奇怪,這叉燒包一端上來,我才真是感覺是到了廣州,才仔細聽着周圍到處都是粵語的交談,只有表姐跟我講着她教學式的標準話。
沒等各個樣品都品嘗一遍,我已經覺得很飽了,無奈再美味的東西也只能作罷。看着一餐檯的小碟碗盤的,心想以後家裡也應該這麼講究點兒了。姐姐說要送我到目的地,一路上還是要勞動外甥開車,還得負責給我講些我一直沒記住的景色,連看着路邊的奇花異草都感到新奇。當時的想法甚至很實際,就想着要是挖上幾顆栽在花盆裡比較不錯,畢竟南方的植物跟我們北方的花草是不一樣的,物以稀為貴的嘛,熱愛,總是沒錯的。
一路上的車程,也簡單地讓我了解廣州的大概,微觀上的花草樹木賞心悅目,宏觀上的高樓大廈更是應接不暇,沒等我看夠樣式,車子就一閃而過。還有各式大橋也很是壯觀,大體上都跟珠港澳大橋有異曲同工之處,真想上去都徒步走一走,那手扶欄杆的感覺,迎着晚風輕輕地吹拂一定很愜意,好像居高臨下的夢想去處都不對遊人開放。其實跟住好吃好比起來,我更喜歡的是景色好,那一座座跨橋也許不知道我就是很想夜晚來看看,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覺得哪裡都是美景,比如機場、地鐵、火車站以及城市中的河流。
到了開會的地點,我才有了自己獨自的空間和時間,這些一點兒也不妨礙我的濃厚興趣。網上查了查旅遊攻略,著名的景點都比較遠,近處也都是一些街邊路過的樣子,可是我還是想找出令我充分感興趣的所在。本來我是路盲,但是只要遵循一個原路返回的原則,一般總會順利找回的,路上回憶最多的居然是早茶,可是想來想去還是原來記住的也就記住了。認真地想一想,最近的風景看得足夠細緻,也算是沒有辜負相遇這一種緣分。為此我圍着酒店拍了幾張照片,因為周圍的綠植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可都是傳說中的熱帶雨林植物。看見一種樹木栽種造型,原來開始就是兩直一斜那麼特意設計的景觀,而不是以前以為的後長斜的,攝影師在拍風景照的時候,會專門抓取這樣一個奇特造型的。
由於時間太匆忙,而開會的地點又在另外一座城市,所以儘管廣州給我留下的印象也僅限於此,但那些聽說的迤邐風光確實說的不是某一處,而是整座城市,這一點一滴的小設計都包含在風土人情中,只要你認真去感受一定就能體會到花城的魅力。期待等我有機會再去,我要體會體會什麼叫與香港、澳門隔海相望,也會把那著名的白雲山游遍。這一次不能算是真正到過,也只能算是路過,因為我以為我還會再來。
廣州,等着我![1]
作者簡介
楊成菊,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