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庆城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西长70千米,南北宽56千米,总面积2692平方千米。总人口29万人(2013年)。全县辖7个镇、8个乡:庆城镇、驿马镇、卅铺镇、马岭镇、玄马镇、白马铺镇、桐川镇、赤城乡、太白梁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翟家河乡、蔡家庙乡。县政府驻庆城镇。

地处陇东黄土高原黄土塬梁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300米。泾河支流马莲河斜贯县境东部,有柔远河、野狐川、蔡家川、米粮川水汇入,西境有大黑河注入蒲河。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矿产有石油和天然气,是陕甘宁蒙4省区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区,有长庆油田。211国道、309国道、202省道公路过境。

1994年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宋天庆观老子道德经石幢(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麻家暖泉仰韶文化遗址、普照寺大殿、重建宋范(仲淹)韩(琦)二公祠堂纪碑、汉代傅介子墓、明云亭宴集诗碑、周祖陵山省级森林公园、慈云寺博物馆(金慈云寺女真文铁钟)、普照寺大殿、周旧邦牌坊、鹅池洞、清凉山。纪念地有北关烈士陵园[1]、烈士纪念碑和抗日阵亡烈士纪念塔。

历史沿革

历史上曾用庆阳、安化、弘化、顺化、义渠、郁郅、合水、合川等名,以弘化和安化名称时间最长。秦为义渠县。西汉高帝三年(前204)改为郁郅县。东汉末年县废。北魏置富平县。隋初废富平县,开皇十八年(598)置弘化县。唐神龙元年(705)改为安化县,至德元年(756)改为顺化县。宋乾德二年(964)改顺化县为安化县。元至元七年(1270)废安化县入庆阳府。明复置安化县。明、清为庆阳府治。1913年改安化县为庆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庆阳,因隋代庆州得名。

1958年4月,华池县并入庆阳县。12月合水县板桥等5个乡及宁县瓦斜、镇原县肖金乡并入庆阳县。1961年12月,庆、平分治,庆阳县仍隶属庆阳地区,并从庆阳县析出华池县,板桥等公社划归合水县,瓦斜公社归属宁县。1986年元月将原庆阳县的彭原、后官寨、温泉、什社、董志、陈户、肖金、显胜、西峰8乡1镇划归西峰市管辖。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5号)同意撤销庆阳地区设庆阳市[2],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2002年8月实施)。

1996年,庆阳县面积2673平方千米,人口30.5万人。辖4个镇、15个乡:庆城镇、马岭镇、驿马镇、三十里铺镇、熊家庙乡、赤城乡、桐川乡、太白梁乡、冰淋岔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玄马乡、霍家河乡、蔡家庙乡、葛崾岘乡、白马铺乡、安家寺乡。县政府驻庆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庆阳县常住总人口318929人,其中,驿马镇24568人,三十里铺镇30601人,马岭镇53336人,庆城镇55121人,熊家庙乡8707人,赤城乡15628人,白马乡13842人,桐川乡11278人,安家寺乡11560人,太白粱乡6447人,冰淋岔乡5835人,土桥乡6455人,蔡口集乡5750人,高楼乡11133人,南庄乡10917人,玄马乡21321人,翟家河乡7145人,蔡家庙乡11504人,葛崾岘乡7781人。

2004年,庆城县辖5个镇、14个乡。

2008年末,庆城县总面积2692平方千米。辖5个镇、10个乡:庆城镇、驿马镇、卅铺镇、马岭镇、玄马镇、赤城乡、白马铺乡、桐川乡、太白梁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翟家河乡、蔡家庙乡,共有153个行政村,1053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5.40万户23.96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庆城县常住总人口261898人,其中,庆城镇69025人,驿马镇36736人,卅铺镇19685人,马岭镇20112人,玄马镇15022人,赤城乡14880人,白马乡14047人,桐川乡14053人,太白梁乡9448人,土桥乡4901人,蔡口集乡4833人,高楼乡9648人,南庄乡8572人,翟家河乡5952人,蔡家庙乡14984人。

2015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5〕155号)批复同意撤销白马铺乡、桐川乡,设立白马铺镇、桐川镇。

视频

庆城县 相关视频

《五福之源》庆城县城市高清宣传片
走进甘肃庆阳市庆城县欣赏马莲河风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