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孔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孔山 | |
---|---|
张孔山 | |
英文名 | KongShan Zhang |
出生 | 不详 |
逝世 | 不详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字孔山,别号半髯子 |
职业 | 四川青城山中皇观道士,中国清代古琴家,泛川琴派创始人 |
知名作品 |
《流水》 《醉渔唱晚》 《普庵咒》 《孔子读易》等琴曲 |
张孔山
(公元十九世纪)名合修,字孔山,别号半髯子,为中国清代古琴家。传统的《流水》加上七十二滚拂的弹法,便是张孔山传到士大夫方面来的。张孔山精于《流水》、《醉渔唱晚》、《普庵咒》、《孔子读易》等琴曲。他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尤其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张孔山的琴曲传谱,存见的有:《高山》、《平沙落雁》、《潇湘夜雨》、《渔樵问答》等。
人物经历
张孔山原是浙江的一个道士,幼年从冯彤云学琴,得冯的真传,加上勤学苦练,他的琴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清咸丰年间(1851~1861)游方到四川青城山,在中皇观当道士,一时来青城山求琴者甚众。但张本人却经常云游在外,与灌县道士杨紫东、《钱氏十操》的作者钱绶詹等人交流琴艺。
光绪初年(1875年),继曹稚云之后,张孔山在唐彝铭家为清客,协助他把多年搜求的数百首琴谱详加审订,选出了一百四十五首,编为《天闻阁琴谱》,这是明清以来收谱最多的谱集。
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在武昌开门授琴,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在他教过的俗家弟子中,有两位是得其真传者,一个是叶介福。叶介福后来将琴艺传授给女儿叶婉贞,叶婉贞又传给得意门生廖文甫,廖又传给了外孙喻绍泽,喻绍泽先生在总结前人弹琴经验的基础上将川派古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使它在中国国内乃至国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一位是华阳顾玉成(号少庚)。他的两个儿子:顾隽(字哲卿,1879年一1949年),顾荦(字卓群,1881年一1936年)传其学,并将其传谱辑为《百瓶斋琴谱》。顾氏在1912年一1916年在长沙和彭庆寿等人组织了琴社。
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据传闻张道长九十多岁之时,只身离观云游四海,从此不知所终,俨然一代隐仙高士。
主要成就
张孔山原是浙江的一个道士,幼年从冯彤云学琴。清咸丰年间(1851~1861)游方到四川青城山。后咸丰至光绪年间主要在四川教琴,其间亦曾出游湖北一带,在成都和汉口等地都传授了不少弟子,被认为是川派琴家的主要代表。所传"七十二滚拂"《流水》,气势磅礴,为近百年来琴家所推崇。现存明、清各家琴谱《流水》多为7段或8段。而张孔山所传《流水》为9段,其第6段则全用滚拂,为以前各谱所未见,所谓"七十二滚拂"之名,即由此出。其他各段与诸谱大同小异。据传此曲为冯彤云所授。由于第6段的节奏、指法奇异繁难,原来的减字记谱法难于精确记写,因而张孔山学此段时,全由冯彤云口传心授,并无成谱。张孔山及其弟子虑其日久失传,遂共同拟出新的谱字,刊于《天闻阁琴谱》(1876,成都叶氏刊本),后为流传最广的古琴曲谱本。民间尚有张孔山所传古琴谱抄本多种,为张孔山各弟子所辑录,其指法节奏、谱字的记写,都与《天闻阁琴谱》不同,均未广泛流传。此外,张孔山的琴曲传谱,存见的还有:《高山》、《孔子读易》、《平沙落雁》、《潇湘夜雨》、《化蝶》、《醉渔唱晚》、《渔樵问答》等
《流水》
张孔山 | |
---|---|
孔山抚琴图 |
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无人星际太空船旅行者2号,以及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的姊妹船旅行者1号探测器,它们都携带着旅行者金唱片,上面刻有90分钟的声乐集锦,包含了27首世界名曲,其中就包括了7分37秒的中国古琴曲《流水》,由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演奏。是27首中最长的一首,也有说法是这27首中唯一完整的一首曲子。 这曲《流水》的整理者和传谱者就是张孔山。
相传,《流水》这支曲子号称是春秋时俞伯牙弹给钟子期听的,但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据今人所编琴史资料的分析,《流水》的前身是唐诗中所记录的《三峡流泉》,此曲原本传谱众多,至少可以上溯到魏晋。倘若果真如此,那《流水》与蜀地的关系可谓深厚。
清咸丰年间,跋涉了千山万水的道士张孔山在二王庙前停了下来,他俯身摸了摸沉重而疲惫的双脚,然后抬头看了看漫天血红的夕阳,忍不住长叹一声,他走得实在太苦,太累了。应该歇歇脚了,他已经将半生的心血倾注在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挖掘和整理上了,一曲《流水》耗费了他三十多年光阴而至今仍然茫无头绪。 临睡前,张孔山将身上惟一的行囊:一卷琴谱和一把古琴轻轻地放在了床头。这是他一生的精神之所在,他善待它们,珍爱它们,因为他知道,自从钟子期和俞伯牙逝后,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完整的《流水》曲谱,而手中的这一把古琴曾被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亲手抚过一曲《凤求凰》,千古流芳。他不能不热爱它们,他甚至已经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古琴上的每一根弦。
张孔山醒来时好像年轻了二十岁,他的脑中一片空明,在他心中淤积、堵塞、凝滞了几十年的音乐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轻盈的奔走,蜿蜒而下。他迫不及待地披衣起床,点燃油灯,抽出枕下的《流水》曲谱,他一边嘴里哼着曲子,一边兴奋地用手指敲打着桌沿。此时,院中皓月当空,丹桂飘香,几声夏蝉的鸣叫平添了几分幽意。而傍着玉垒山前行的岷江水波澜壮阔,浩荡奔流,阵阵涛声伴着张孔山的无眠。从一片迷茫中豁然开朗的张孔山口衔曲谱,怀抱古琴,踉踉跄跄地奔到江边,将那具伴随他一生的古琴放在一张石几上,拢发整冠,紧衣束带,盘膝坐于几前,双目微闭,连他那干枯了多年的脸庞,也在一瞬间朗润起来,丰盈起来,只见他十指一抚。"铮--",一声悠扬的琴声和着岷江的流水声蔓延开来,月光粼粼的江面上,琴声一波一波的荡漾开去,张孔山那纷飞的思绪也随着一曲《流水》缓缓地流淌。音乐缓缓流动,初始如潺湲滴沥,继尔如幽泉出山,风发水涌,已有汪洋浩瀚不可测度之势,到了滚拂起段,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若独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而尾声则是轻舟已过,一势已呈汪洋之境。因而这一版的流水又被称为《天闻阁流水》或是《大流水》《七十二滚拂流水》。
人物影响
张孔山自幼学琴于冯彤云先生,得冯的真传,加上勤学苦练,张孔山的琴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潇湘夜雨》、《孔子读易》、《醉渔唱晚》、《鸥鹭忘机》、《普庵咒》等是张孔山最擅长演奏的曲目,而其中以他独创的"七十二滚拂"《流水》最具代表性。此曲不仅成为后人学习的首选谱本,而且还于1977年做成金唱片随美国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发射入茫茫太空,在那里去寻找宇宙"知音"。在张孔山教过的俗家弟子中,有两位是得其真传者,一个是叶介福,另一位是顾玉成。叶介福后来将琴艺传授给女儿叶婉贞,叶婉贞又传给得意门生廖文甫,廖又传给了外孙喻绍泽,喻绍泽先生在总结前人弹琴经验的基础上将川派古琴艺术不断发扬光大,使它在中国国内乃至国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四川音乐学院任教的琴家曾成伟副教授是喻绍泽先生的外孙,张孔山的第六代传人。顾玉成(号少庚,别署百瓶老人,著有百瓶斋琴谱)则将琴艺传给其子近现代古琴艺术家顾哲卿、顾卓群,顾哲卿又传其子中国现代古琴艺术大师顾梅羹(著有琴学备要、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合著、主笔)、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合著、主笔)等)。顾梅羹又传其女顾淡如、其子中国当代著名古琴艺术家顾泽长。龚一、林友仁、丁承运、丁纪园、朱默涵等当代著名古琴艺术家都先后师从顾梅羹先生。[1]
参考文献
- ↑ 清代古琴大师张孔山 四川青城山道士 东方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