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徽州古城(凌代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徽州古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徽州古城》中国当代作家凌代琼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徽州古城

当我们看到“歙县——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文化大地艺术馆”几个字,手摸着古城墙前行,从书写的语境下,转入小石门内,实际上就在触摸徽州古城的历史前行了。当城砖将隐匿的历史信息与生命的厚重,顺着指尖婉转地传递给我,我们就从一座岁月的“围城”外,婉转地穿越,从历史的边缘,转入到徽文化的“古城”之中了。

一 徽州古城墙

徽州古城,这个历史的遗产,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被称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城。说徽州古城,就要从徽州“一府六县”, 距今1300年前的大唐说起。眼前我们看到的古城建筑群主体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过街楼、古戏楼等以及镶嵌其间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楼百余间,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

古徽州是由“一府六县”格局始于唐大历五年(770年)的。城池就在千年的岁月里抵抗战争,蜿蜒延伸着。自从晋太康元年(280年)新安郡辖黟、歙、海宁、黎阳、遂安、始新六县以后,城池就在战火中被动地变动着。

当你走在彩旗飘动的古城墙上,一边走,一边对比着新老城的新与旧,听着昨天与今天徽州山水的声音,你会自然地联想起,千年之前徽州人生活的样子。当你走在宗教观念,节烈之风而树起的旗阵下,虽然没有看到城墙上巡逻人的身影,也没有听到打更人敲“天干地燥,小心火烛”的声音。但你心中,自然的山清水秀与社会安宁的样子,一定能联系起你的许多联想。

“一座大山下,来了两个人,穿着丝质褂,说着文言文”。脚步在新解“徽”字语气里遥想,当年的古徽州人,是以怎样的心态在这古城的街道上悠闲散步的。刚到来的新徽州人看“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阁窗”时,又是怎样兴奋地在古城里与街边的建筑述说着过往的。我想此时的我们,也和“穿着丝质褂,说着文言文”的当年新徽州人一样,逛到这里,延续生活在历史缝隙里,躲避战火的中原望族与家人,也不知道,跨过了多少生活的坎,才携带着中原文化流到古徽州。安顿下来的中原人,也像古徽州城砖一样,就与当地的人一起,叠加在徽文化的城墙上。使古徽州城墙,呈现出地域更加徽派的文化特质来。

这些看似零乱的历史叙述,其实在真实的千年前,古徽州城墙变化与发展的由来,生活的烟火所带来的变化,就如今天我们的区划变化一样,那些耳熟能详的徽文化故事,也就在地理版图的伸缩与城墙弯转的变化中灵性地延展着。

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古徽州历史变动的线索,就能看出古徽州人心中之城墙的兴起。随着中原战乱加剧,南迁入剧增,休宁的并入,徽州古城,就在人们的不经意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黎阳县就并入海宁县,新安郡辖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五县。梁普通三年(522年),划吴郡寿昌县归新安郡。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海宁、黟、歙三县各一部分置黎阳县,四县划出新安郡置新宁郡,治所海阳。开皇十八年,改海宁县为休宁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歙州为新安郡,领休宁、黟、歙三县,郡治休宁县万安山。

隋义宁年间(617~618),汪华从休宁万安山迁郡治歙县乌聊山,就汉毛甘故城扩筑城池。外为罗城,周四里二步,高一丈二尺;内为子城,周长一里四十二步,高一丈八尺,宽一丈三尺五寸。子城即今微州府衙位置,内建郡治和郡王宫室,有宫殿、东西宫廨、正门楼等建筑。弘治《徽州府志》载:(府城城池)唐越国公汪华在隋义宁中称吴王时所筑,自休宁万安山徙治于此。东半抱山,西半据平麓,筑以为城。扬之水顺城东北而西为练溪,环绕东南隅而下歙浦,因以为池。山溪之险,天造地设。(这是古徽州城墙最初最完整的样子)

不要以为我在说徽州区划变动的历史,其实古徽州城墙,就在这历史的褶皱中弯曲变化的。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徽州府衙是2009年,虽说是按照明弘治年间的建筑规制,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地址对明代徽州府衙进行修复的。建于明、重修于清的歙县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但不能说它没有历史的影子,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是原来没有被破坏的模样,这里更能感受到徽文化的原味与气息)、但都是以汪华当年建的城池为基础的。无能你看到古朴典雅,厚重而沧桑的瓮城,还是站立古城之上,感怀那遥远的打更与巡逻的身影,那镶嵌在古城墙上斗大的红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熠熠生辉的大字,以汉语传承的语气里,提醒今天的人们不忘初心地活在当下。

其实,古城墙下的每一块砖,都有其内在,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就说徽园门旁,明代著名将领王道昆雕塑,他就在诉说着一代名将抗击倭寇的英雄事迹。 戚继光,与歙县人汪道昆至交好友,抗倭前线并肩战斗,出生入死,相互倚重。但朝廷轻信谗言,汪道昆被弹劾罢官。戚继光痛感无助、无奈,似心头在滴血,写下了千古绝唱《望阙台》: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再说古城墙里一块不起眼的城砖——刘和珍君,古城墙下一个年轻女石雕像,这便是鲁迅笔下写到的刘和珍君(原籍安徽徽州歙县)。鲁迅先生说她始终带着微笑,温柔的。却在请愿中与四十多位青年一起,死在了段祺瑞政府的枪下,年仅二十二岁,如今也不知埋在哪里的地下了。鲁迅先生写下“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刘和珍君的血唤醒了国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意识。我们找不到他的墓地,如今她与抗倭英雄汪道昆一样,已经化作了背后城墙的一块砖。正是这无数英雄徽州儿女化作了一块块砖,才构筑起今天的城墙,撑起了徽州人心中的脊梁。也撑起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脊梁。

二 徽州府衙

跨入位于歙县城区中和街的东谯楼,(它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谯楼面阔12米,进深10米,高13米,占地面积120平方米。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歇山顶,高脊翘角。)街道从中穿过,左前方广场后面的建筑,就是徽州府衙,为古徽州最高权力机构。“徽州府”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

府衙建筑,曲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之间的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古建筑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

徽州府堂是一建筑群,知府廨组群,整体建筑气势雄伟,规模庞大,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精髓。门前广场,也是整体的一部分。东、西、南面包括小北街、中和街、打箍井街,北至徽园及徽园广场。“徽州”之名始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古称歙州,又名新安。

坐北朝南的整个府署,廊院式布局,南北向,前临街瞿,是举行典礼、发布政令和审理案件之处。整个府署仪门内为左、中、右三路建筑,中路分两部,前部两进主院落。第一进庭院北为正厅,庭前甬道中立戒石亭,亭中设戒石。刻有“”警戒地方官的铭语“公升明”三字。两边设六房属吏的办事处。东列吏、户、礼三房,西列兵、邢、工三房。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眼前的徽州古城,就依照汪华扩建的古城模样。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历史时期的风貌,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汉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我们常看到的影视剧里古徽州府里的镜头“明镜高悬”,就出自府衙的大堂之上。府衙的建筑跨过大,木制的斗拱艺术令人赞叹,站在大堂,建筑力学的对称美与传统地显得府衙威严而简洁,但简洁中又透着威严。从府衙的广场,转遍徽州府衙建筑群,徽文化内在美与生活美的完美结合,将山水里的故事榫卯进花窗粉墙,白墙灰瓦结构出山水图画来,不能不说,徽州人的讲究与精细。传统与现代理念集合而产生的整体建筑,获得国家鲁班建筑奖,真是当之无愧。

徽州府衙是四大古城府衙保存最为完善的府衙,徽州府衙的建筑美学与徽派山水元素构建的徽文化美学,体现在木、石、砖的精雕细刻上。由木、石、砖转换而出的木雕、石雕、砖雕(三雕),充满在府衙的墙体与房梁与隔窗上。建筑看上去很单调的白墙灰瓦,与屋外的绿水青山天人合一,新安人家山水画卷,选址依山傍水,建筑顺应自然地势建筑朴素淡雅远远望去,直观视觉粉壁,青瓦、马头墙、飞檐、戗角、厚重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空。府衙红色的立柱与大红门,让人感到巍峨雄壮而又大气典雅。人入得谯楼门内,看到府衙大门上高挂的红灯笼,仿佛就能听到“升堂”的历史回音。

三 许国石坊

从徽州府堂出来,走过阳和门,眼前为之一亮。阳和门东侧约10米的路口,一气势磅礴的石坊,跨街而立。不用猜,这就是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的徽州建筑的代表作——许国石坊了。因为它有八根柱子,人们又称它为“八脚牌楼”。许国石坊在徽州现存牌坊有118座之多的牌坊中,以其独特的建造形式和高超的建筑艺术被列为徽州牌坊之首。中外许多游客,就为一睹这“八脚牌楼”的芳容,专程而来。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

说许国石坊,就先要从许国这个人说起。许国(公元1527一1596年),字维桢,明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朝嘉靖四十四(1565),考中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先后出任检讨、国子监祭酒 、太常寺卿、詹事、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又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坊上“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就是许国的全部头衔。(“少保”是太保的副级,属皇帝的高级顾问,“太子太保”是辅导太子的老师,“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教育部长和外交部长。

当年,许国在平息云南边乱中立下大功,皇帝特赐许国四个月的假期回乡造牌坊光宗耀祖。建牌坊在当时是分等级的。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坊,否则就是犯上。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巨贾众多,四脚牌楼林立。只造一座四脚牌坊,不能突出体现他的功德威望。既然已催动府县,兴师动众,纠集工匠了,就要造出类拔萃又有新意的牌坊来。可是,就在不远处就竖立着鲍家牌坊群,我要造独个牌坊,能超越鲍家牌坊群吗?要建造一座八脚牌坊,又恐犯欺君之罪。许国左思右想,灵机一动,破规矩,就来了个“先斩后奏”的做法。

毕竟是私下干活,又不能声张。于是,他故意拖延了几个月,才回朝复命。文章读到这里,有人会发出疑问,皇帝就不会发一个文件,催许国回朝。这就是这事的蹊跷之处。在靠书信往来的年代,催自己的老师,是很不礼貌的。许国也就依仗是皇帝老师的身份,才敢这样做的。人生对错,也就这一回了。

由于超假,许国上朝,跪在殿上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是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皇帝开金口不得反悔。就这样,许国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这当然是传说,不过据专家考证,全国就只有这么一座八脚石坊,恐怕也算是“下不为例了”了。这样,许国所建的八脚牌坊也就“合法化”了。

许国石坊与一字形四角牌坊相比,不仅造型丰满雄伟,而且结构稳定。是古徽州石雕艺术的精品。石坊选用的石料质地坚固,重达十几吨,筑成这样一个高达11.5米的石坊,一块块的石料,不仅仅要衔接好,还在于靠背石的巧妙设计。以8只倒爬石狮子为靠背石,用来支撑石柱,如此设计不仅增加狮子与柱子的接触面积,使石坊更加稳固,同时也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许国石坊不仅建筑结构合理,雕刻也非常精美,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雕有精美的图案。南面雕“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东面雕“三报(豹)喜(喜鹊)”喻指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西面雕“威凤祥麟”,喻指许国是位难得的贤才;北面雕“瑞鹤翔云”,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

人走到这时,闻着满街的徽州的味道,肚子也会空唱起来。抵挡不住徽州味道的诱惑,我们就在徽州臭豆腐,油炸毛豆腐,臭鳜鱼、黄山烧饼、富溪葛根粉、琳琅满目的野果山货的色味里徘徊迷茫。眼睛已看不清徽州民居外观的明朗,布局中轴线对称分列的美的我们,只好,就在山、水、文兼而有之的气味磁场里,来妙解“徽”味的真意。 让徽州味道补充我们的身体能量,使我们的皮囊,装进新安江山水生长的美味之后,我们成了泛着徽味的游客。指东道西,说着现代文,再去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文徽州的陶行知,感觉应该更好些。

四 陶行知纪念馆

古徽州,走出了朱熹、戴震、陶行知、胡适等教育大家,还有赵汸、郑玉、陈栎、黄枢、朱升等一生挚爱教育的名师。今天,我们走在私塾书院、学堂、名师故居、文化博物馆与民居同存的古徽州教育遗存的街道上,看着沿街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遥想着建筑背后曾站立的那些教育名家们,眼扫着民居门头上 “鲤鱼跳龙门”,梅花窗阁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 的寓意“标语”,感叹着古徽州物质载体的蕴藏与精神传承。你说,古徽州潜移默化重物教,哪一个院落里没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中和街上,我们踏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铺设的方砖,人仿佛在一种无声的滋养中,悠闲地就跨过时间的门槛,走进一种安静。两个时间跨度里的人,就在这个曾经是少年读书学堂里相遇了。徽州教育的遗存之一,陶行知纪念馆就到了。

陶行知,1891年出生在安徽歙县黄潭源村。是当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郭沫若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古徽州人文烟火气熏陶出的 纪念馆建成于1984年,由瞻仰厅、放像厅、书画厅和5个大展厅组成。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高脊飞檐式设计。纪念馆设东西两侧大门,东西两大门的馆名分别由胡耀邦、胡厥文题写。

1996年,陶行知纪念馆被国家教委等6个部委命名为“百个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由新馆和旧馆两部分组成,旧馆为崇一学堂,为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屏风背面是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厅堂上枋是宋庆龄亲笔题写的“万世师表”匾额,正面为毛泽东题写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金色大字,潇洒飘逸,刚劲有力,是一代领袖毛泽东同志对陶行知先生的誉称。

正中翠柏苍松掩映着陶行知的半身像。前面两根献柱上镌刻的是郭沫若手书的陶行知遗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两边书屏雕刻着陶行知的名言。

2.6米高的陶行知雕像屹立厅堂中央,展现了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高大形象。他气质超凡,和光满面;他博爱存心,立德建业;他倾情教育,手不释卷;他为国为民,勇往直前。

汉白玉的质地,象征着他洁白无瑕的高尚人格。稳如磐石的像座,标志着他不挠不屈的坚强性格。苍松翠柏,隐示着其言、其德、其业万古长青。

第一个展厅在楼下,二、三展厅在楼上。三个展厅分7个时期展示陶行知光辉的一生:出生于农村清寒家庭;留美归来后站在“五四运动”前列;任《新教育》杂志主编和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推进平民教育;最早注意乡村教育;创立以“生活即教”“社会即学”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和以教育改善人民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论,成为新教育运动的旗手;积极支持新安小学组成“新安旅行团”走遍全国进行抗日教育的宣传;积极投入人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的运动。

还有一个特殊展厅,那就是第四展厅,是陶行知在崇一学堂读书时的宿舍。当年陶行知就是在那间宿舍的墙壁上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的豪言壮语,这个展厅保持着当年的风貌。第五展厅为书画厅,陈设了陶行知的大量书籍、文稿和书画作品等。他的著作大多是教育方面的,主要有《陶行知全集》,共11卷500多万字。

五 黄宾虹纪念馆

当我们再从“八脚牌楼”边,向北转入打箍井街。行走,在就能闻到街上弥漫的书墨之味。抬头,街上空挂游荡着各色的彩鱼。街道两边的招牌幌子飘动,手工现做牌坊烧饼,干货店、茶、素食客栈、歙砚批发、黄山烧饼等等。边走边闻,感觉又告诉我们,这纸墨香里,还飘荡着老徽州熟食的味道。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就走在烟火气熏陶的古徽州街上。也不管你是什么感受,古玩店与食品店就在它的时空中,切换着这里的街景。街道边的墙角、门店前、柜台上的古董与盆景花卉,也总是将地方的古意方言,泛出新徽州味觉现实生活的涟漪。不管是蕴意空间,还是移步换景,我们都能在时间的深浅中,感到一种寻常百姓家的味道。我们在文房四宝与三雕小工艺品混合的街上应接不暇走着,眼光总被小时候用过的胡开文的墨,漂亮的毛笔与徽砚、宣纸绊着。如街上的广告牌“我在徽州等你”一样,也总意念地自己就框进“徽州古城”的街景里。心动又行动起来的我们,强行滚动不听使唤的感知,人也就在古城过去的声音与当下的人流中,就到了我们的新墨色之地——黄宾虹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馆在古徽州城内打箍井街7号和9号,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明清风格,砖木结构,与展厅内陈列的水墨山水画相呼应。走进去,只见黄宾虹先生的雕塑立于中央,绿植环绕,身穿长袍,望着远方,手里拿着画纸,似乎在专心写景。

因为是年代稍远一些。他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1865 年1月27日--1955 年3月25日),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老家潭渡村也建了一个纪念馆。

黄宾虹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樗崖)山水册,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他的技法,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术学院任教、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

或许是因为皖南的青山秀水滋养了人们的眼睛,滋养了人们的高级审美。黄宾虹先生的绘画水平和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极高。比黄宾虹小43岁的傅雷是他的忠实粉丝。他评价黄老师,石涛之后,翁斌就只有一个人了。 看到上面的文字介绍,你可能觉得黄宾虹太了不起了。可是,他的一生能够维持生计,全靠自己的弟子们帮忙,不然他可能连维持生计都很困难。为了能够帮他卖出更多的画,改善他的生活状况,黄宾虹的弟子们经常帮他举办画展,宣扬他的画作,可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买他的画,令人费解的是,黄宾虹去世之后他的画《黄山汤口图》售价竟然达到了3.45亿,拍卖的价格。

《黄山汤口图》这幅画,即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隐约感受到其中的意义。作品中的沧桑与圆润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美学,即使无法专业地指出每件作品的优点,但在你心里,这就是美是毫无疑问的。

黄宾虹的文字记载不多,但他简括出“浑厚华滋”四字,作为他追求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标准,并且把它提到中华民族性格的高度。他认为师古人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优良传统,要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就必须废弃守旧式的临摹,必须师造化。在笔墨虚实与技法理论方面,他总结中国画用笔用墨的规律,提出 5种笔法:平、圆、留、重、变,7种墨法:浓、淡、泼、破、渍、焦、宿。他提倡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功力扎实,有创造性的学人画。

浓缩的都是精华。他将山水创作,浓缩为四个过程:“登山临水”,“坐望苦不足”,“山水我所有”, “三思而后行” 。此四者,缺一不可。

我们还以这幅《黄山汤口图》为例。《黄山汤口图》是黄宾虹九十二岁最后一件精品,此图五笔七墨具备,是他画论主张在纸上“用兵”的有力例证。全图运笔飞动,全以草篆狂草笔法出之,或钗头鼎足,拂索飞毫,或蚓走龙行,放逸淋漓,昔人形容上乘之草书有“腾云度秋月,老木挂寒藤”之句,宾老得之矣!溪畔泉边一段山石,乃破墨和渍墨并用,铺水恰到好处,画得美嫣滋润,水石俱活。乔松下一片绿荫之地,用浓墨、宿墨,层层堆积,显得郁郁苍苍,实中透气。粗看莲花峰若乱石堆砌,细察则石块有大有小,有竖有横,有亮有暗,组织有序。色彩在浅绛基调上,却于峰巅之一块竖石上,敷以淡青之色,顿使莲花峰出现“万般赭红一点绿”,产生了轻快感,似不经意,却见慧心。

从笔墨上看,他的作品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厚,这是他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从色彩上看,有水晕墨章,元气淋漓的水墨山水,也有丹青斑斓的青绿设色,更有色墨交辉的泼墨重彩,以及纯用线条的焦墨渴笔。从继承和创新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古代某家笔法的影子,但又完全不是古人。黄先生山水画中的笔墨,总给人一种很高级的感觉。笔墨好,意境更佳。含蓄而又不求回报的美,一直萦绕在画中,也萦绕在我们的心中。

从黄宾虹纪念馆出来,同行问我,再到哪里?我说古徽州城的江边,还有一景叫渔梁坝,被称为是安徽的都江堰,李白在这里遇到了神仙。好,我们现在就去。晚上,再到剧院看《徽州女人》。[1]

作者简介

凌代琼,安徽铜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全国各类散文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80多万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