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贈王道人性初歸茅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念奴嬌·贈王道人性初歸茅山》是元朝著名學者陸文圭的作品之一。
陸文圭生於南宋末年的動盪時代,年少聰穎負有奇才,咸淳九年中舉後因蒙古大軍南下,不仕,隱居山中投身地方教育。後曾受元廷聘用,設教於吳縣、容山等地。設教同時精研醫道,開創江陰地區中醫先河。身後名譽滿堂,被稱為「東南學者之宗師。」
陸文圭生平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年少聰穎好學深研儒道,青年中舉卻因動盪局勢隱居山中,從事縣鄉教授。中年精研醫術,濟世救人,開創江陰中醫學派[1]。延祐復科,逾古稀兩中鄉試,以老辭,繼續返回地方教授生徒,文譽天下。
“ |
芙蓉城郭,有羽仙騎鶴,來從何處。 曾拉茅君峰頂會,瑤佩隨風吹去。 玉笈偷開,青囊拾得,笑看人間世。 藏身壺裡,箇中別有天地。 共約手種蟠桃,綴花結實,已是三千歲。 欲膾長鯨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 偶憶寒梅,更慚小草,拂袖懷歸計。 蓬萊清淺,雲帆他日相遇。 |
” |
— [元]陸文圭 |
主要作品
陸文圭著作等身,成果頗豐。史籍所載陸文圭「下筆不停思,一紙數千言。(《牆東類稿》第五卷《元人文集珍本從刊》本《送朱南伯序》第545頁)」,他曾採集秦漢至宋唐以來的關於民彝世教的文章,輯成《宣師堂文》,而陸文圭更重要的著作是他用畢生心血寫成的《牆東類稿》二十卷。
《牆東類稿》匯集了陸文圭一生思想精粹,包括其所作碑銘、序跋、詔誥以及詩詞,為當時社會情況的鮮活反映。因其文獻學[2]價值較高,先後出現了多種版本。
首先,有《四庫全書》本,此版本二十卷為修定《四庫全書》時,史官從《永樂大典》輯出者;其二,有刊行於江陰世德堂的道光本;其三,有光緒武進盛氏重刻道光世德堂刻本,即《常州先哲遺書》本;其四,有光緒重刻本所附金武祥校勘記,簡稱「金校本」;此外還有中華書局影印《永樂大典》殘本本、1983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94冊)、1985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元人文集珍本從刊》影印本、《從書集成續編》本等。其中 1994年上海書店《叢書集成續編》包括《牆東類稿》二十卷,補遺一卷。
視頻
念奴嬌·贈王道人性初歸茅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江陰近代中醫流派述略,道客巴巴,2016-04-25
- ↑ 杜澤遜:文獻與文獻學,搜狐,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