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總有一天感動你(肖元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總有一天感動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總有一天感動你》中國當代作家肖元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總有一天感動你

1970年,她和僅僅見過一面的相親對象結婚時,她做夢也沒想到,此後30年裡,她最大的苦,不僅僅來自一貧如洗的家境,而且也來自婆母——一個中年喪夫,獨自一人養大兒子的母親。她對新媳婦是一千個不滿意,一萬個不高興。因為新媳婦是沒有母親、沒有文化、沒有戶口、沒有工作的鄉下女孩。

而她願意嫁給大八歲的他,是因為他是有文化的中專生,即便他們家窮的連婚床都是借的;而他第一次違背了母親的意願,沒有選擇母親相中的女孩,是喜歡她有着溫婉的笑容和低眉順眼的模樣。

新婚第三天,丈夫去了遠方工作,家裡只剩下她和婆母。看到家裡水缸空了,她喊了聲娘,我去挑水了。去來5趟,水缸漸滿。然後她洗涮了婆母的馬桶,開始打掃庭院。鄰居有人對她婆母的說:您家新媳婦勤快啊!她哼了聲「人面前做巧,誰知道以後是什麼東西!」她裝作沒聽見,進門依然喊着「娘,我來做飯,米放在什麼地方?」

米放在婆母的房間裡,每次做飯時,用圓形水瓶蓋做量器,不多不少定量做飯。「過日子要精打細算」,婆母這樣對她說,她牢記吩咐,即使她總覺得吃不飽,也不敢多蒸一點米。一天,她回到家,婆母正坐在門邊叫罵着她。「這天煞的,不是存心好好過日子的婆娘。她偷了家裡的米賣了錢……我的米罈子做了記號的……」恰逢丈夫回家的日子,丈夫陰沉着臉,問她,你如何讓娘不高興?我娘一生不容易。她向丈夫和婆母解釋:隔壁張婆家媳婦生了孩子,想吃粥家裡卻沒有米。張婆來借了一升米。婆母聽了更生氣,「我還沒死你就當家了。你是不是巴不得我死啊?」她含淚聽了,「娘,我不敢。娘,我錯了……」

她獨自一人,用簸箕挑了很多大石頭,請娘家兄弟幫忙壘了豬圈,到集市上抱了兩頭豬仔,還養了一窩小雞。她到菜市場撿白菜葉子餵養小雞,又到野外池塘剜水生藻,回家她用砍刀將水生藻剁得細細的,拌上糠餅做豬食。水生藻讓她的手奇癢難忍。她還找到打草包的廠里做零散工,靈巧的手編織着草袋子,草繩子。粗糙的活讓她的手粗糙開裂。一貧如洗的家在她的打理下,漸漸有了生氣。懷孕7個多月,她還在挑水,養豬,編織草袋子,一日也不得閒。

如是幾年裡,兩個孩子先後出生。丈夫依然在外地工作,她更忙更累了。但她依然每天給婆婆洗刷馬桶,打豬草餵豬,餵雞,到處打零工。

一天夜晚,婆母生病了,發着高燒,她把年幼的孩子們託付給鄰居,借來板車,獨自連夜把婆母拖到醫院。那次婆母住院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丈夫的工資還沒寄回。她偷偷去賣了幾次血,換回了錢,維持家用。

時間進入到八十年代初。她聽從丈夫的建議,到營飯館拜了一位白案師傅,學習做卷子、油條等麵粉食品。如是三年後,她獨自開始自己經營賣油條卷子。每天清晨3點鐘起床,開始一天的勞動。家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他和她把破舊的泥巴房翻修成了磚瓦房。那年臘月二十九,她和婆母一個和麵粉,一個包餡,配合默契,而她丈夫往灶爐中加柴,孩子們在歡笑中等着吃油炸的點心,她感覺到了幸福。

她和他積累了一些資金後,她又聽從他的建議,開始干體戶賣布。她是那麼的崇拜他,因為他是有知識的人。她對他的話言聽計從。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有多少人能像她男人那樣,敏銳的把握到一個時代的到來?

[1]

作者簡介

肖元玲,男,滿族,1970年生,祖籍河北省涿鹿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