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惠东县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惠东县博物馆坐落于惠东县县城平山镇广汕路(国道324线)侧,背倚七寮山,面临南湖畔。邮编:516300惠东县博物馆于1984年3月成立。隶属惠东县文化局。该馆于1986年动工兴建新馆舍,1989年10月竣工,占地5385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有展览楼、办公室楼、文物库房等,主体建筑展览楼为“E”字型布局,分四个展厅,墙面贴绿黄色玻璃马赛克,橙黄色琉璃瓦、水磨地板。为一座仿清园林式建筑。

建筑布局

该馆第一展厅陈列有历史文物180件,介绍新石器时代明清各个时代的遗物。展品有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玉器等,其中有本县出土的石锛、石斧等石器、广东罕见的春秋时期饰菱纹的青铜戈、汉代陶瓿、明窑瓷器、宋代窑藏方孔钱币、还有果核雕百猴等雕刻、工艺美术品、清代名家书画。

第二展厅陈列革命文物110件。惠东是大革命时期的红色根据地之一。早在1922年,农民运动领袖彭湃亲临惠东点燃了农运的星星之火,当年就成立了水口乡农民协会;1923年春成立了高潭区农民协会,建立了农民自卫军;1927年,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在惠东中洞办公;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达中洞改编为红二师;1927年11月成立了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文物普查中,征集到1922年彭湃到惠东活动时留下3寸全身照片、1923年高潭区农会(犁头)旗、农会证章、布告、1927年中洞红军兵工厂修造的枪械、中洞红军医院医疗器械、中洞东江特别委员会印刷厂铅字粒、南昌起义部队的美最时马灯、高潭区苏维埃政府长城、大印等一大批珍贵革命文物;此外,还征集到一张大革命时期由蒋介石汪精卫签发的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颁发的布告。

第三展厅陈列有民俗文物60件,简略介绍地方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俗民风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

第四展厅举办临时展览,曾举办《赤子情展览》、《惠东县建设成果展览》、启功等当代部分名家的书法作品展览。

馆藏文物

该馆现有藏品860件,古钱币9800枚[1]。编写《惠东县文物志》、《惠东文博》。

文物发掘

惠东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县城与大岭镇陈塘村之间发现一条古道,据推算,这条古道建于清道光年间或道光年以前,当地人称之为“将军道”。建于清道光年间或以前。

据惠东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将军道”残留部分在惠东县城黄排村至大岭陈塘村之间,全长大约4公里[2]。根据传说,“将军道”应该起于惠东县城黄排桥附近的一座“五福桥” 该桥在上世纪90年代城市开发中被填埋 ,跨过大岭镇阿姨岭,一直通到稔山镇,全长至少在10公里以上。“将军道”准确建设时间暂时无法考证。惠东县博物馆馆长吴旭辉说,根据发现的一些石碑记载和当地老人记忆推算,“将军道”应建于道光年间或道光年以前。在陈塘村的龙华寺,有一根屋梁清晰地留有“道光十三年重修”的字样。据陈塘村68岁村民周彬球说,他青年时看过万缘祠和龙华寺的建设碑记 这些石碑均在“文革”中被毁 ,里面记载,这两座古建筑建于同时代。照这样推算,“将军道”至少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至1850年)。

“将军渡”古桥保存完好

在陈塘村姨岭 现易名为如岭 村民小组“将军道”上,有一座被称为“将军渡”的桥梁。对于这座桥梁,当地人至今仍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这座桥刚建好不久,一位将军骑马经过这里,听说桥还没有“开光”(大意为剪彩 ,便在桥头先用箭向桥射过去,然后才骑着马走过桥梁。不久,这位将军的眼睛瞎了一只,“将军渡”之名由此而来。当地村民说,“将军道”可能也由此得名。经博物馆工作人员测量,“将军渡”高5.05米,长22.6米,宽2.33米。关于这座桥,姨岭村民小组村民周立平回忆说,他少年时经常来玩,当时桥的东面还有一座很大的凉亭,靠近姨岭村民小组的一侧有一块碑,碑上有这座桥的建设时间、什么人捐建等方面的记载,后来凉亭和桥碑均遭严重损毁,因此关于这座桥的具体情况便留下一个谜。

视频

惠东县博物馆 相关视频

惠东平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