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清明朝清朝的二字並稱,是1368年至1912年中國歷史上實行共和制前最後的兩個大一統皇朝。

概述

明清一般指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2年),封建制語境裡則專指明朝和鴉片戰爭之前的清朝(1616~1840年)。明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個大一統王朝,君主專制登峰造極,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疆域的基本範圍,故常將兩代合稱為明清。

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後進入近代,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嚴重喪失。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從此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朝從後金始,共有十二帝,自此之後,中國進入了共和時期。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發達,晚明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明清鼎革[1]後,清初推行圈地、投充、逃人、遷海等惡政造成大量百姓流離失所,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停滯逐步落後於世界

歷史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的元朝所建,和後來的清朝一樣延續了兩百多年之久。雖然清朝的建立者為來自滿洲地區的滿族,但由於傳統上認為清承明制、明清不分家且不實行丞相制,以及兩朝中有492年以北京為首都、並居於同一宮殿紫禁城等因素,史學家常把「明清」並稱。例如錢仲聯教授提出的明清八大家,就是用八位散文家代表該兩朝的文學輝煌,入選作家中明朝三位,清朝五位。

另外,史學家有時亦將首都同為北京(時稱大都)的元朝也包括進來,合稱元明清,而元大都亦位於北京城附近。

政治制度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謀反伏誅,於是廢宰相。明朝早期皇帝大權獨攬,但由於國家事務繁多,皇帝無法處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罷四輔官,仿宋殿閣制設內閣。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宣宗時期,由於楊溥、楊士奇、楊榮等三楊入閣,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2],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朱」,從本質上看,內閣是決策機構,司禮監是執行機構(皇帝的執行機構,代表皇帝的意思執行任務),做為決策機構的內閣能量會大一些(大臣敢公開批評皇帝的各種弊端而太監不敢,這點就可以反應出來),內閣和司禮監權利的爭奪,實際上是內閣和君主的權利爭奪的體現。票擬之法可補救君主不願面見閣臣之弊。

明朝真正完全控制整個朝局的皇帝只有朱元璋和朱棣,儘管如此,明朝卻能有276年國祚。其關鍵點就在於皇權的限制以及內閣優良的緩衝機制,大明正統以後,呈現出君主專制則衰落,內閣掌權則復興的特點。

疆域

明朝疆域最大時東、南至海,北抵西拉木倫河、陰山,西包西藏、雲南,東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及哈密。包括內地兩京十三省、南海諸島,並曾在東南亞舊港等地設有羈縻管理機構,影響力波及整個亞洲和非洲東岸,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島,在台灣島設立行政機構一府兩縣(東寧府,萬年兩縣)正式管理台灣全島,台灣收歸為南明版圖。

視頻

明清 相關視頻

大清風云:明清兩朝決戰,誰輸誰就退出歷史舞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