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的恩师赵义山先生(龚德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的恩师赵义山先生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的恩师赵义山先生》中国当代作家龚德才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的恩师赵义山先生

我是幸运的,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倍受老师的厚爱,也许是上天的垂青,也许因我是个真实不虚的“乖孩子”,但最崇敬又亦师亦友者,唯恩师赵义山先生一人。

1982年7月,先生作为当时为数极个别的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我们中文1980级164名学生有幸成为了他的首批弟子。那时,恢复高考仅4-5年,记忆中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年纪均在45岁以上。一天,一位着笔挺中山装、背直直挺拔、年轻帅气的老师出现在了讲台上,他上课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特别严肃、不苟言笑。一学期下来,我多次自问:老师身上那股“学究”气质,莫不是古典文学浸润的结果?老师嘴里那总也跳不完的美妙工整的字字珠玑,是从哪里来的?和同学们谈论,同学们都公认老师是位大才子!

后来,毕业实习,我们班分为两组,一组去了武胜师范学校,一组去了南充市5中。我和班上十多位同学分在5中,带队老师就是赵先生。他精心指导,亲自修改教案,亲临我们试讲,实习圆满收官。记得我讲的课文是鲁迅先生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时,既没有现在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什么的,其二呢,我自幼生活的环境与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有一定的“距离”——我生长在川东一个小县城,街上无一棵树,也无四合院,南师校园就是我那时见到的唯一最绿、最美、最大的园子。因此,总体味不出、更讲不出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的有趣与三味书屋的无趣来。恩师见此,反复用他对课文的理解声情并茂地启发我,开导我,让我把自己当成作者,置身其中,去感受那份快乐,那份不舍,那份单调,那份枯燥。尤其强调鲁迅先生离开百草园时写到的“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如今,我已经做了奶奶,几个月前的一天,我那年近2岁的孙女对着雨后小水坑说:“Byebye,坑!”那一瞬间,我的内心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让我不由得想起先生当年强调的“Ade”。原来,那时候,先生就已读懂了鲁迅先生的童真。

我是幸福的,机缘作美,我不仅课堂上能聆听先生的精妙讲解,课后,我也多次上门请教先生,得幸见到了恩师亲切幽默的一面。我还多次去先生家蹭饭。一次,食堂没吃的了,我还不客气地买了一把干面,去恩师家借火,漂亮贤惠的师母杨姐为我亲手做了好吃的面条。毕业多年,至今,仍念念不忘杨姐做的面条的味道。

我是个不懂得表达感恩的学生。大学毕业我分到区乡做行政工作,后辗转多地,心中虽常感念先生,却不曾写过一封信问候。直到1992年先生来重庆出差,特地来重师看望我,我才又见到恩师。但当时自己觉得事业上没什么成绩,无颜面对恩师,竟没能留恩师吃个便饭。事后,为这事我多次骂自己不懂感恩。幸好自此,尤其是有了手机以后,和先生的情谊绵长至今。2009年下半年我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青干班学习, 先生到京探望女儿一家,得知我在京,特地在天安门附近的全聚德为我改善生活。因大兴太偏,先生一家人等我到很晚。那一晚,我特别高兴,我不仅又见到了恩师,还见到了已做妈妈的当年的小竹子,见到了恩师优秀体贴的女婿。此后,先生尔来渝,我偶尔去蓉,我们都往往能抽空见上一面,先生示范我懂得了人情世故。

先生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他坚守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担当,维护正义,追求真理,从善如流,同情弱小。他因失望离开南师,因振兴学院重返南师,又因他敬重的校长含愤离世再别南师。先生颇丰的散曲作品,或感,或讽,或问,或怜,常让我感到他身上有股杜甫的那个劲,正应了“风格乃是人本身”。尤其是担任中国散曲研究会会长这么多年来,他心怀赤诚、扶持新人、竭力守捐,我常常感慨,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先生勤耕勤作,保持纯粹,才迎来今天中国散曲春色满园。

今年初,先生鼓励我学作散曲。我虽没直言接受恩师的的建议,但其实心中已在暗暗规划中。多年以来,我漂泊在文学之外,有恩师作坚强后盾,现在,该回归了。

屈指算来,我参加工作已37载,其中在重师工作30载,同事、学生私下里多称我是“一股清流”,诚若是,我应感谢恩师和其他南师老师们的言传身教。

时光荏苒,先生这位当年满腹文采的小伙子恩一晃别过中年已近四载(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66岁以上为老年),我坚信恩师依然会笔耕不断,佳作频出。感恩39年以来,先生给予我这个学生的爱护与包容,我更要衷心祝福恩师、师母及全家身体康健生活幸福[1]

作者简介

龚德才,硕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