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扇子(文香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扇子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扇子》中国当代作家文香婵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扇子

生风祛暑之利器也,古已有之。

扇有多种形式,其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折扇]]、团扇掌扇、电扇等等。扇的名称因制作的材质不同而有所区别,用蒲草制作的叫蒲扇,用丝绸制作的称罗扇,以此类推,还有木扇、竹扇、羽扇、草扇、纸扇、芭蕉扇等诸多名堂。

《西游记》记述了“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说的是翠云山有个芭蕉洞,洞里居住一位罗刹女,又名“铁扇公主”。罗刹女有一把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有神异之能,可大可小,随心所欲,一扇灭火气,二扇生凉风,三扇降雨露,倘若有人被它扇一下,要飘飞四万八千里才可以停息下来。每到酷暑盛夏,天气燠热燥闷,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清凉。现代科技发达,什么壁式空调、柜式空调、中央空调、车载空调等等,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入室许清风,对饮惟明月”,也不再是蓬莱仙子所独享的风雅了。而古代生产力低下,要度过炎炎盛夏,却只能利用通风、遮阳等简朴笨拙的方法来消暑降温。而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最普遍、最便捷的工具就是扇子了。

原始的所谓扇子,大约只是对草木之叶、鸟兽之皮因陋就简地利用而已。至于《尔雅》中记载的:“以木曰扉,以苇曰扇”,那已经是编织术发明以后的事情了。真正意义上的扇子起源于虞舜时期。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载:舜帝接受尧帝的禅让后特制一扇,以示“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因舜帝有双瞳,时人称之为“四明”。该扇如同又得“一明”,故谓之“五明扇”。当时的扇子除了用来生风,还用于遮阳。所以扇在古籍中又有“摇风”“障日”之称谓。到后来,扇被统治阶级用作彰显地位与权势的仪仗。最初由雉羽、蒲苇等制成,称为“箑”或“翣”翣:会意字,从羽,从妾。“妾”,引申为“众女子窃窃私语声”。“羽”和“妾”联合起来,表现了摇动起来能够发出悉悉窣窣声响的大掌扇。

《周礼·女御》称:“后之丧持翣。”《礼记·明堂位》云:“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用篾丝编织的木制长柄扇,就是一种仪仗用扇,由仆从执掌,用以障尘蔽日,象征主人的威仪。这种扇就是“箑”或“翣”的一种,又称“障扇”或“掌扇”。

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就有唐太宗背后侍者掌仪仗扇的场面。在描写古代社会生活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宫女二人站在皇帝背后,各持一把巨扇,交叉而立,那也是用于彰显皇帝威严的一种仪仗。殷周时期出现了“翟扇”,用色彩斑斓的野鸡尾羽做成。翟,是古代一种长尾雉,故而这种扇子又称“雉扇”。《古今注》曰:“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

前秦王嘉《拾遗记》载:“周昭王二十四年,涂修国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易脱毛羽。聚鹊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扇一名‘游飘’,二名‘条翮’,三名‘亏光’,四名‘仄影’。时东瓯献二女,一名延娟,二名延娱。使二人更摇此扇,侍于王侧,轻风四散,冷然自凉。”但是禽类的羽毛毕竟有猥琐污秽之嫌,不为上层人物所赏识,因而羽毛扇直到春秋时期因为宋玉才得以逐渐流行开来。

晋朝陆机《羽扇赋》云:“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宋玉乃屈原之高徒,素有雄辩之才,名满天下。羽毛扇经由宋玉使用后,自然为人们所追随效仿。后来羽扇逐渐成为士大夫洒脱气质的一种象征。顾荣是西晋时期江南士族的首领。

《晋书·顾荣传》有“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的记载。至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潇洒豁达的智慧形象。至于平民百姓所使用而有历史记载的扇子,到了秦汉以后才得以盛行,因其形似单扇门户,故名“户扇”,最早以竹篾编制,后有布帛丝绢之品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苍生均有使用。

《汉书·张敞传》:“白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后以“便面”借代扇子之说,一直流行到宋代。西汉时,将手柄置于扇面中间的“团扇”出现了,其形状和用法与现代略同。这种扇子先在皇宫中流行,称为“合欢扇”。

西汉才女班婕妤在《怨歌行》中写道:“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说的就是这种扇子。团扇在魏晋以后开始盛行,尤以唐代女性使用最为广泛,并开发出了“遮面”“护颜”之功能。现存的唐宋时期的仕女图中,每位佳人手中大都有一柄团扇。唐代诗人王建《调笑令·团扇》一诗很形象地描绘了团扇的功能:“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王昌龄《长信愁》诗则曰:“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描述得也很生动形象。团扇还可以用来捕虫娱乐。

唐朝杜牧《七绝·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由此可见一斑。折扇是扇子中一个比较流行的种类,因其携带方便,出入常藏于袖,故有“怀袖雅物”之称。它不仅是一种生风取凉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是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折扇最早出现于南朝。

《南齐书·刘祥传》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通鉴》注云:“腰扇,即折叠扇。”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有“周家折叠扇铺”。说明宋代已经有自产自销折扇的作坊。不过当时使用折扇的人似乎还不太普遍。

明朝陈霆《雨山墨谈》说道:“元初东南使有持聚头扇者,人皆讥笑之,我朝永乐初始有持者。”“聚头扇”即折扇。说明折扇到了明朝以后才渐行普及。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把明代皇帝朱瞻基画的折扇,扇面有人物画,落款为“宣德三年春日”。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影视作品及武侠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背抄折扇的江湖侠客,当他们遇到敌手时,那手中的折扇就立刻变成了威力超强的武器。很难令人想象,原来是那么温文尔雅的文化生活器物,却暗藏着如此阳刚威猛的杀机。竹扇也是扇子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以竹作为制扇的主材,可以追溯到汉代。

班固《竹扇赋》云:“度量异好有圆方,来风堪避暑静夜。”

晋朝许询《咏竹扇》曰:“良工眇芳林,妙思触物骋。蔑疑秋蝉翼,圆取望舒影。”古人如果系达官贵族,酷暑盛夏则可以享受“人工机扇”所带来的惬意。在一个转轴上安装扇叶,轴心拴上绳索。使用时抽拉绳索、带动转轴、扇叶徐徐旋转,即可生风纳凉。

汉《西京杂记》载:“长安巧工丁绶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这也许是现代机械扇的先祖吧。唐初,有用流水作动力的扇车。《庐陵宫下记》载:“明室起凉殿,拾遗程知节上疏极谏。上命力士召对。时暑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

真正的机械扇起源于一八三〇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这种以扇叶转动能够带来徐徐凉风的扇子令人惊喜不已,但是须经常爬梯子上发条,却是很麻烦的事情。一八八〇年,美国人舒乐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只需按动电钮,叶片便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扇子由利用人力到利用水力、机械力和电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文明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在扇面上做画题字,是我国“扇文化”的特色之一。

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汉桓帝赐曹操“九华扇”,十分名贵。曹操请杨修为他画扇。杨修作画时,不慎掉下一滴墨,正尴尬无奈之际,突然灵机一动,顺手将墨点画成了一只苍蝇。曹操竟然误以为真,急忙用手驱赶。而那只“苍蝇”却纹丝不动。曹操十分疑惑纳闷,俯下身子察看良久,方才弄清原委,惹得众人窃笑不止。

《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在蕺山时,一老媪持六角竹扇以卖,羲之书五字于扇上。媪初有愠色,羲之曰:‘但亏右军书,求百钱’。人竞买之。”在扇面题字作画以度人困厄的还有东坡居士。

宋朝何薳《春渚纪闻》讲述了“苏东坡买扇”的故事:“先生职临钱塘江日,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随意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普通一扇,经名士之手泼墨润色之后,顿时风雅迷人、身价倍增。此后在扇面题字绘画之风一直流传至今,且有长盛不衰之势。扇子的风雅魅力竟使得墨客骚人纷纷拿来滋润文笔。我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的《桃花扇》便是以侯方域、李香君的定情之物——绘有艳丽桃花的扇子为题材而作。该剧以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为背景,极尽抒发侯李二人悲欢离合的纯洁爱情。其曲折动人之情即使与莎翁名剧相比亦毫不逊色。为了充分展现扇子的优雅风姿,文艺大师们还用它作为道具,创作出优美的扇子舞来。

云南哈尼族人民历来将白鹇视为和平自由的象征。剧目中舞者双手各持一把白羽扇,身穿白衣,模仿白鹇展翅飞翔的姿态,翩翩起舞,优美柔和,十分迷人可爱。另外,由于“扇”与“善”谐音,扇子因而也有着“善德善行”之寓意。所以古人常将扇子悬于室内,并于扇面上书写格言警句以明志。

时至今日仍有专门用作悬挂装饰的扇子,可以说独辟了一条展现扇子风雅的蹊径。社会上流人士对于扇子的鉴赏观念是颇为挑剔的,使用起来也是相当讲究的。相对于那个阶层的人群而言,布衣百姓对待扇子则似乎更加功利和实际一些。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我说不中。再说二话,狗屁不通。”这是早年流行在民间的人们对于扇子的独白,说明了扇子在社会底层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可以推演出“秋后送扇”和“雨后送伞”是同样的不近人情。

扇子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到了如今,虽然形形色色的电风扇走入了千家万户,更有空调给人们营造了四季如春的舒适环境,但是传统扇子却依然很受人们的青睐。因为它除了“祛暑工具”的身份之外,还是日常文化生活里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1]

作者简介

文香婵,酷爱诗歌文学创作。长期从事各种题材的文学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