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扇子(文香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扇子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扇子》中國當代作家文香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扇子

生風祛暑之利器也,古已有之。

扇有多種形式,其名稱也不盡一致,如[摺扇]]、團扇掌扇、電扇等等。扇的名稱因製作的材質不同而有所區別,用蒲草製作的叫蒲扇,用絲綢製作的稱羅扇,以此類推,還有木扇、竹扇、羽扇、草扇、紙扇、芭蕉扇等諸多名堂。

《西遊記》記述了「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的故事。說的是翠雲山有個芭蕉洞,洞裡居住一位羅剎女,又名「鐵扇公主」。羅剎女有一把芭蕉扇,本是崑崙山後,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產成的一個靈寶,乃太陰之精。有神異之能,可大可小,隨心所欲,一扇滅火氣,二扇生涼風,三扇降雨露,倘若有人被它扇一下,要飄飛四萬八千里才可以停息下來。每到酷暑盛夏,天氣燠熱燥悶,人們總是千方百計尋求清涼。現代科技發達,什麼壁式空調、櫃式空調、中央空調、車載空調等等,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入室許清風,對飲惟明月」,也不再是蓬萊仙子所獨享的風雅了。而古代生產力低下,要度過炎炎盛夏,卻只能利用通風、遮陽等簡樸笨拙的方法來消暑降溫。而要取得較理想的效果,最普遍、最便捷的工具就是扇子了。

原始的所謂扇子,大約只是對草木之葉、鳥獸之皮因陋就簡地利用而已。至於《爾雅》中記載的:「以木曰扉,以葦曰扇」,那已經是編織術發明以後的事情了。真正意義上的扇子起源於虞舜時期。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載:舜帝接受堯帝的禪讓後特製一扇,以示「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因舜帝有雙瞳,時人稱之為「四明」。該扇如同又得「一明」,故謂之「五明扇」。當時的扇子除了用來生風,還用於遮陽。所以扇在古籍中又有「搖風」「障日」之稱謂。到後來,扇被統治階級用作彰顯地位與權勢的儀仗。最初由雉羽、蒲葦等製成,稱為「箑」或「翣」翣:會意字,從羽,從妾。「妾」,引申為「眾女子竊竊私語聲」。「羽」和「妾」聯合起來,表現了搖動起來能夠發出悉悉窣窣聲響的大掌扇。

《周禮·女御》稱:「後之喪持翣。」《禮記·明堂位》云:「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用篾絲編織的木製長柄扇,就是一種儀仗用扇,由僕從執掌,用以障塵蔽日,象徵主人的威儀。這種扇就是「箑」或「翣」的一種,又稱「障扇」或「掌扇」。

唐閻立本的《步輦圖》中,就有唐太宗背後侍者掌儀仗扇的場面。在描寫古代社會生活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宮女二人站在皇帝背後,各持一把巨扇,交叉而立,那也是用於彰顯皇帝威嚴的一種儀仗。殷周時期出現了「翟扇」,用色彩斑斕的野雞尾羽做成。翟,是古代一種長尾雉,故而這種扇子又稱「雉扇」。《古今注》曰:「雉尾扇起於殷世高宗。」

前秦王嘉《拾遺記》載:「周昭王二十四年,塗修國獻青鳳、丹鵲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時,鳳、鵲皆易脫毛羽。聚鵲翅以為扇,緝鳳羽以飾車蓋也。扇一名『游飄』,二名『條翮』,三名『虧光』,四名『仄影』。時東甌獻二女,一名延娟,二名延娛。使二人更搖此扇,侍於王側,輕風四散,冷然自涼。」但是禽類的羽毛畢竟有猥瑣污穢之嫌,不為上層人物所賞識,因而羽毛扇直到春秋時期因為宋玉才得以逐漸流行開來。

晉朝陸機《羽扇賦》云:「昔楚襄王會於章台之上,山西與河右諸侯在焉。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鶴之羽以為扇,諸侯掩麈尾而笑。」宋玉乃屈原之高徒,素有雄辯之才,名滿天下。羽毛扇經由宋玉使用後,自然為人們所追隨效仿。後來羽扇逐漸成為士大夫灑脫氣質的一種象徵。顧榮是西晉時期江南士族的首領。

《晉書·顧榮傳》有「榮麾以羽扇,其眾潰散」的記載。至於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瀟灑豁達的智慧形象。至於平民百姓所使用而有歷史記載的扇子,到了秦漢以後才得以盛行,因其形似單扇門戶,故名「戶扇」,最早以竹篾編制,後有布帛絲絹之品類。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蒼生均有使用。

《漢書·張敞傳》:「白以便面拊馬」。顏師古註:「不欲見人,以此自障面,則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後以「便面」借代扇子之說,一直流行到宋代。西漢時,將手柄置於扇面中間的「團扇」出現了,其形狀和用法與現代略同。這種扇子先在皇宮中流行,稱為「合歡扇」。

西漢才女班婕妤在《怨歌行》中寫道:「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說的就是這種扇子。團扇在魏晉以後開始盛行,尤以唐代女性使用最為廣泛,並開發出了「遮面」「護顏」之功能。現存的唐宋時期的仕女圖中,每位佳人手中大都有一柄團扇。唐代詩人王建《調笑令·團扇》一詩很形象地描繪了團扇的功能:「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

王昌齡《長信愁》詩則曰:「奉帚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描述得也很生動形象。團扇還可以用來捕蟲娛樂。

唐朝杜牧《七絕·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由此可見一斑。摺扇是扇子中一個比較流行的種類,因其攜帶方便,出入常藏於袖,故有「懷袖雅物」之稱。它不僅是一種生風取涼的工具,更是一種藝術品,是一種身份和品位的象徵。摺扇最早出現於南朝。

《南齊書·劉祥傳》載:「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通鑑》注云:「腰扇,即摺疊扇。」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有「周家摺疊扇鋪」。說明宋代已經有自產自銷摺扇的作坊。不過當時使用摺扇的人似乎還不太普遍。

明朝陳霆《雨山墨談》說道:「元初東南使有持聚頭扇者,人皆譏笑之,我朝永樂初始有持者。」「聚頭扇」即摺扇。說明摺扇到了明朝以後才漸行普及。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把明代皇帝朱瞻基畫的摺扇,扇面有人物畫,落款為「宣德三年春日」。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影視作品及武俠小說中,經常可以看到背抄摺扇的江湖俠客,當他們遇到敵手時,那手中的摺扇就立刻變成了威力超強的武器。很難令人想象,原來是那麼溫文爾雅的文化生活器物,卻暗藏着如此陽剛威猛的殺機。竹扇也是扇子家族中的重要一員。以竹作為制扇的主材,可以追溯到漢代。

班固《竹扇賦》云:「度量異好有圓方,來風堪避暑靜夜。」

晉朝許詢《詠竹扇》曰:「良工眇芳林,妙思觸物騁。蔑疑秋蟬翼,圓取望舒影。」古人如果系達官貴族,酷暑盛夏則可以享受「人工機扇」所帶來的愜意。在一個轉軸上安裝扇葉,軸心拴上繩索。使用時抽拉繩索、帶動轉軸、扇葉徐徐旋轉,即可生風納涼。

漢《西京雜記》載:「長安巧工丁綬作七輪扇。連七輪,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這也許是現代機械扇的先祖吧。唐初,有用流水作動力的扇車。《廬陵宮下記》載:「明室起涼殿,拾遺程知節上疏極諫。上命力士召對。時暑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

真正的機械扇起源於一八三〇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鐘錶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以扇葉轉動能夠帶來徐徐涼風的扇子令人驚喜不已,但是須經常爬梯子上發條,卻是很麻煩的事情。一八八〇年,美國人舒樂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只需按動電鈕,葉片便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扇子由利用人力到利用水力、機械力和電力,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社會文明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在扇面上做畫題字,是我國「扇文化」的特色之一。

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漢桓帝賜曹操「九華扇」,十分名貴。曹操請楊修為他畫扇。楊修作畫時,不慎掉下一滴墨,正尷尬無奈之際,突然靈機一動,順手將墨點畫成了一隻蒼蠅。曹操竟然誤以為真,急忙用手驅趕。而那隻「蒼蠅」卻紋絲不動。曹操十分疑惑納悶,俯下身子察看良久,方才弄清原委,惹得眾人竊笑不止。

《晉書·王羲之傳》說:「王羲之在蕺山時,一老媼持六角竹扇以賣,羲之書五字於扇上。媼初有慍色,羲之曰:『但虧右軍書,求百錢』。人競買之。」在扇面題字作畫以度人困厄的還有東坡居士。

宋朝何薳《春渚紀聞》講述了「蘇東坡買扇」的故事:「先生職臨錢塘江日,有陳訴負綾絹二萬不償者。公呼至詢之,云:『某家以制扇為業,適父死,而又自今春已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負之也。』公熟視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市也。』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隨意作行書草聖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也。』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始逾府門,而好事者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後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勝而去。遂盡償所逋,一郡稱嗟,至有泣下者。」

普通一扇,經名士之手潑墨潤色之後,頓時風雅迷人、身價倍增。此後在扇面題字繪畫之風一直流傳至今,且有長盛不衰之勢。扇子的風雅魅力竟使得墨客騷人紛紛拿來滋潤文筆。我國古代四大名劇之一的《桃花扇》便是以侯方域、李香君的定情之物——繪有艷麗桃花的扇子為題材而作。該劇以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為背景,極盡抒發侯李二人悲歡離合的純潔愛情。其曲折動人之情即使與莎翁名劇相比亦毫不遜色。為了充分展現扇子的優雅風姿,文藝大師們還用它作為道具,創作出優美的扇子舞來。

雲南哈尼族人民歷來將白鷳視為和平自由的象徵。劇目中舞者雙手各持一把白羽扇,身穿白衣,模仿白鷳展翅飛翔的姿態,翩翩起舞,優美柔和,十分迷人可愛。另外,由於「扇」與「善」諧音,扇子因而也有着「善德善行」之寓意。所以古人常將扇子懸於室內,並於扇面上書寫格言警句以明志。

時至今日仍有專門用作懸掛裝飾的扇子,可以說獨辟了一條展現扇子風雅的蹊徑。社會上流人士對於扇子的鑑賞觀念是頗為挑剔的,使用起來也是相當講究的。相對於那個階層的人群而言,布衣百姓對待扇子則似乎更加功利和實際一些。

「扇子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我說不中。再說二話,狗屁不通。」這是早年流行在民間的人們對於扇子的獨白,說明了扇子在社會底層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可以推演出「秋後送扇」和「雨後送傘」是同樣的不近人情。

扇子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對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以及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到了如今,雖然形形色色的電風扇走入了千家萬戶,更有空調給人們營造了四季如春的舒適環境,但是傳統扇子卻依然很受人們的青睞。因為它除了「祛暑工具」的身份之外,還是日常文化生活里一道不可或缺的亮麗風景。[1]

作者簡介

文香嬋,酷愛詩歌文學創作。長期從事各種題材的文學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