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须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文须雀(学名:Panurus biarmicus)为鶲科文须雀属的鸟类。分布于英格兰、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德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匈牙利、土耳其、伊朗、前苏联、摩洛哥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河北等地,一般生活于在水边杨、柳树的枝叶间和芦苇的顶端[1]。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欧洲Holstein。
亚种
形体特征
文须雀,小型鸟类,体长15-18cm。嘴黄色、较直而尖,脚黑色。上体棕黄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外侧尾羽白色。雄鸟头灰色,眼先和眼周黑色并向下与黑色髭纹连在一起,形成一粗著的黑斑,在淡色的头部极为醒目。文须雀,卵白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平均为17.35mm×13.97mm 。
生活习性
文须雀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性活泼,行动敏捷,不时地在芦苇丛间跳跃或攀爬在芦苇秆上,尤其喜欢在靠近水面的芦苇下部活动,并不时发出‘吱、吱、吱’的叫声,因而常常容易听见叫声而难以见到鸟。
繁殖
文须雀,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芦苇或灌木下部,也在倒伏的芦苇堆上或旧的芦苇茬上面营巢。巢呈深杯状,主要由干芦苇茎、灌木叶或芦苇叶构成,有时也垫有少量杂草和羽毛,成对或成群在一起营群巢。巢的大小直径为7-9cm,高15-25cm,营巢工作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
文须雀每窝产卵通常5-6枚,有时少至4枚和多至7枚或8枚,甚至有报告多至12枚的。卵白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平均为17.35mm×13.97mm 。
文须雀,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2-13天 ,也有报告为15-16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1±1天,每年繁殖2-3窝。
分布
文须雀主要栖息于湖泊及河流沿岸芦苇沼泽中。是留鸟,少数在冬季游荡[2]。
文须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种群数量局部地区较普遍。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及东北北部的为夏候鸟,在东北南部及河北为冬候鸟,数量较多。
食物
文须雀的食物主要为昆虫、蜘蛛和芦苇种子与草子等。繁殖期间以昆虫占优势,其他大部分时间则多以芦苇种子和草子为食。面包虫(每天喂食2-3条)。饲养中也可以喂以鸡蛋小米和画眉颗粒饲料,完全可以单只饲养,只不过小型鸟的寿命都不长,文须雀没有人工繁育的个体。
种群现状
文须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种群数量局部地区较普遍。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视频
文须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鸟类中的守门员——文须雀 ,搜狐,2018-08-24
- ↑ 文须雀,北方网,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