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潤心田(張杰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春風化雨潤心田》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杰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春風化雨潤心田
2001年初春的一天,陽光明媚,春風輕柔,楊柳吐綠,鳥語花香,萬物呈現一片生機。
沈丘縣委大院內,突然來了近百名村民,他們抬着一塊玻璃匾,在院內燃放一盤長長的鞭炮。
聽到「噼噼啪啪」的爆竹聲,縣委各部委的一些幹部都出來觀看,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政法委的一些同事出去看了看,急忙回來告訴我說:「張主任,快出來看看吧,大辛營村的幹部、村民給我們送匾來了!」我一聽就明白,他們是為感謝政法委「三個代表」工作隊而來,而我正是政法委「三個代表」工作隊的隊長。
我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不出去迎接吧,對不起大辛營的幹部、村民的一片真情;出去迎接吧,又害怕其他人說閒話。說實在的,我不是要「鮮花」和榮譽的人。時間很急迫,來不及多加思考,我只好與政法委的一些同事趕緊出門迎接。
一位縣委的老同志說:「在我的記憶里,幾十年來,在縣委大院內放鞭炮、送匾還是第一次。」
說起政法委「三個代表」工作隊進駐大辛營行政村,已是一年前的事了。
2000年初,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全縣各部門、各單位都派出「三個代表」工作隊進駐一些貧困村、後進村,認真實踐「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當時,我在沈丘縣政法委任正科級協理員兼辦公室主任,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付子元找我談話說:「根據縣委安排,我們政法委要組織「三個代表」工作隊,進駐北郊鄉大辛營行政村,時間一年,這個村情況有些複雜,想讓你擔任工作隊隊長,副隊長有政法委李主任、北郊鄉董副鄉長,從公安局抽調到政法委的王所長為成員,有什麼問題沒有?」我毫不猶豫地說:「好啊,沒問題,叫幹啥幹啥。」
對大辛營我早有所聞,這是一個全縣有名的行政村,帶子鋸、花炮廠等民營企業辦得紅紅火火。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這個村還是縣委書記的點。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檢查時,我曾來過這個村。現在,這個村情況怎麼複雜了呢?
政法委的李主任,原是北郊鄉黨委副書記,剛剛從北郊鄉調到政法委,對大辛營的情況了如指掌。我和他商量去大辛營駐村的事,他長嘆一聲說:「這個村今非昔比了,從1998年村委換屆以來,搗的跟蒜一樣,三年沒交過提留,各項工作開展不了,鄉幹部都不願到這個村工作。」一席話,讓我的心涼了半截。我想,可能正是這個村混亂,才派我們去的吧!
有一個同事,聽說我們要到大辛營駐村,好心勸我說:「駐村時間只有一年,到那裡應付一下,時間一到就回來了!」我們個人關係雖然很好,但我對這個說法卻難以苟同。我們這代人,出生在共和國成立前後,經歷過人民公社、三年困難時期、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歷盡滄桑,沒有黨和國家的培養,就沒有我們個人的成長和進步。特別是毛主席的諄諄教導,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腦海里,毛主席的一些語錄至今還耳熟能詳,「 什麼叫工作,工作就是鬥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着解決困難去工作、去鬥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正是這段語錄給了我強大的鼓舞和力量。我想: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越是困難越要知難而進。退一步講,我們吃着國家的飯,拿着國家的錢,單從這一點來說,也應義不容辭啊!
正當我們準備出發的時候,李主任因病住院不能參加工作隊了,付子元書記又徵求我的意見,問怎麼辦?我說:「少一個人就少一個人吧,不用再添人了。」
我和王所長一起來到北郊鄉,與北郊鄉黨委、政府結合後,立即與董副鄉長一起進駐了大辛營。
大辛營是一個大村,近3000口人,村部有一個大院,一棟二層樓房,一樓中間是個大會議室。我們帶着被褥和政法委專門為我們準備的煤氣灶及鍋碗瓢勺,在村部里安營紮寨。
我過去曾在鄉鎮工作15年,風裡來雨里去地駐過幾個村,這次駐村已隔16年了。那時是大集體年代,駐村幹部主要是催收催種、農田水利建設、完成公糧任務等,而現在農村工作主要是徵收提留、計劃生育。雖然不同時期工作重點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必須緊緊依靠黨員、幹部和村民,與大家打成一片。
村裡的黨員、幹部,我們走訪了一遍。
對一些德高望重、有影響的村民,我們親自登門拜訪。
村頭的一大片樹蔭下,常常有一些人在拉呱,多時有幾十人。我們路過這裡,總要先與大家打個招呼,掏出「散花煙」散上一遍,有時還坐下來與大家拉拉家常。
通過和黨員、幹部、群眾心貼心交朋友,很多人打開了話匣子,掏出了心窩子,使我們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解決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98年,大辛營村委會換屆選舉,但在臨近選舉時,半路里卻殺出個「程咬金」——辛之問,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裡先要說一說辛之問與當時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張錦剛的關係。二人都是大辛營行政村的老幹部,可謂是大辛營的有功之臣。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辛之問曾任該村黨支部書記,為人正直,性格直爽,工作積極性很高。張錦剛是大隊長,工作能力很棒。二人在共事期間,可能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不一樣,有些「言和語不和」。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公社黨委研究決定把辛之問抽到公社電影院看大門,張錦剛接任黨支部書記。辛之問在公社電影院看大門,後又到沈丘縣「二化」(第二化肥廠)看大門,有點經濟收入,這些年相安無事。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大辛營的民營經濟發展得很好,帶子鋸、花炮廠有近10家,大辛營成了縣委書記的點,張錦剛多次當選為縣黨代表和縣人大代表。
後來「二化」解體了,辛之問又回到大辛營。適逢1998年村委會換屆選舉,辛之問參加了村主任競選。他站在大板凳上發表競選演說,圍繞提留、用電、打面等對村民許下一些諾言,加之一些人對村幹部有些意見,結果以高票當選。
辛之問當了村主任之後,北郊鄉領導找他談話,與他講配班子要講「五湖四海」的道理,但他並不認同,最後與鄉領導不歡而散。
接下來又發生的幾件事,使這個村的派性和矛盾驟然上升:
一些人把張錦剛看成了「敵人」,要「新仇舊恨」一起算。張錦剛一看勢頭不對,主動提出辭去行政村黨支部書記職務。
一個原來的村幹部,在行政村院內遭人從院外砸黑磚。
另一些人則狀告辛之問多年沒交黨費,北郊鄉將此事反映到縣委組織部,縣委組織部派人來大辛營村宣布對辛之問黨員除名的決定,一些村民對處理決定不服,圍住組織部派來的人,不讓他們走,包圍了大半天,最後公安機關出動幹警才把他們解救出來。
北郊鄉派幹部來大辛營,準備召開黨員會,選配行政村黨支部班子,結果喊了半天,沒有黨員前來。鄉幹部走後,辛之問通知一些黨員開會,直接任命了幾名支部委員。後來,周口地委組織部派檢查組來沈丘縣檢查爭先創優活動,因大辛營是縣委書記的點,屬於必查的村,鄉黨委只好派董副鄉長兼任大辛營行政村黨支部書記,並認可了辛之問宣布的支部委員名單。
由於派性大、矛盾多,致使該村三年沒有上繳提留,各項工作難以開展。有個鄉幹部氣憤地說:「我們鄉里全仗沒有這個村。」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大力宣傳「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緊緊依靠黨員、幹部和村民,大講團結的重要意義,旗幟鮮明地反對派性,形成一個「講黨性,講團結,顧大局,除派性」的濃厚氛圍,把一些人從明爭暗鬥中引導到幹事創業上來。對群眾反映的問題,我們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及時公道地進行處理,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同時,我們在村部門口設立了意見箱,廣泛徵求村民的意見。
對於大辛營來說,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建立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該村的問題。開始,有位鄉領導建議我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啟動罷免程序,組織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聯名,提出罷免村主任的要求。但是,我們經過反覆考慮,認為這種方法欠妥,不但不能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而且會火上澆油、後患無窮。俗話說:「潤物無聲,風化於成。」只有通過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才能理順情緒、解開心結,做到凝聚人心、水到渠成。
於是,我和辛之問多次談心,與他共同分析行政村工作的現狀以及他面臨的困境:由於派性大,矛盾多,人心渙散,很多工作沒法開展,對上對下都不好交差,作為一個60多歲的人整天深陷在旋渦里,活得實在是太累了;全村三年沒有上繳提留,行政村沒有辦公經費,當幹部的是清廉了,但是什麼事也辦不成;這一屆村委會三年的任期即將屆滿,又要開始新的選舉了,辛之問給村民的承諾一點也沒有兌現,再選村主任還能選上嗎?同時,我又與鄉黨委溝通,因為辛之問原來當過大辛營村黨支部書記,是公社黨委把他抽出去的,如果他能主動辭去村委主任職務,可以享受村支書的退休待遇。我把這種想法向辛之問說明以後,他經過認真考慮,主動寫了辭職報告。我看了他的辭職報告,上面還蓋有紅彤彤的私章,再三問道:「你考慮好了沒有,可不要後悔啊!」辛之問說:「我考慮好了,等事情辦好以後,還要給你灌酒喝哩!」
北郊鄉黨委、政府很快批准了辛之問的辭職報告,並為其下發了享受村支書退休待遇的通知。這時,又有一些黨員、幹部提出:「辛之問這些年沒在村里當支書,憑啥享受這樣的待遇!」我們又耐心地做解釋工作:「辛之問當時是公社黨委研究抽出去的,當村支書的時間可以連續計算。」或許這個理由不夠充分,但是他們出於對我們工作隊的信任,也就勉強接受了。
緊接着,我們着手選配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一些黨員、幹部和村民,積極主動地向我們推薦候選人,我們按照「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有領導協調能力、有帶領村民勤勞致富能力、絕大多數村民都能認可」這幾個標準,並在進一步徵求黨員、幹部和村民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候選人。北郊鄉黨委、政府很慎重,又派鄉長親自到大辛營找各方面人士座談了解,最後同意了我們提出的人選。
行政村黨支部書記,經全體黨員選舉從本村黨員中產生,董副鄉長不再兼任。因黨員人數有限,選舉進行得很順利。
村主任,由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但是,當選舉即將開始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有個村民衝進會議室大聲吆喝:「張錦剛的事大得很,以前大隊的拖拉機弄哪去了,發展鄉鎮企業時大隊成立的'八一農機廠'、'化工廠』等咋垮了?」他說的這些雖然與本次選舉無直接關聯,但卻代表了部分人的想法。村幹部把他勸出會議室以後,我和董副鄉長以及前來參加選舉的北郊鄉組織委員商量,今天的選舉暫停,等條件成熟後再說。然後,我在會上作了簡短的講話:我們工作隊一直歡迎大家提意見,村部門口設有意見箱,有啥意見可以投到意見箱裡,也可以找我們直接反映,今天我們再給大家留出一段時間,讓大家反映問題。但是,反映問題要具體,要有真憑實據,我們查不清,我可以請縣紀檢委、反貪局的查,直到查清為止。如果光說一些空洞的東西,咋給你查啊!另外,請大家互相轉告一下,以後我們開會要求哪些人參加就哪些人參加,其他人員不能無故影響會議召開。
會後,有一個老黨員告訴我說:「今天選舉村主任,頭一天就通知了,通知得有點早,有些人知道了就去鬧事。」
那天夜裡,我翻來覆去睡不着,仔細想想這不是提前通知的問題,還是我們的工作不到位。村主任選舉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鑼鼓傢伙不是偷打的,下次選舉我們不僅要提前通知,而且提前的時間要更早。」
針對個別人的問題,我們利用親戚朋友和村內有威望的人協助繼續做工作。
一連幾日,我們沒有收到任何人反映的問題。
已經瓜熟蒂落了,我們再次確定了村主任選舉的日子,並提前一周發出通知。屆時,選舉工作在行政村會議室如期舉行,黨員、幹部來了,村民代表來了,北郊鄉組織委員來了,到會人員有百十人,把會議室擠得滿滿的。經過有關選舉程序,辛延喜獲得全票,當選了村主任,會議室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辛之問、張錦剛等老幹部對新一屆黨支部、村委會都比較滿意,並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新一屆「兩委」班子成員,信心很高,幹勁很大。
不久,夏季徵收提留開始了,對於一個三年沒有上繳提留的行政村來說,工作難度可想而知,這也是對新班子的一個嚴峻考驗。在黨員、幹部的帶動下,徵收提留工作迅速展開。一天晚上,行政村會議室燈火通明,黨支部、村委會正在連夜召開黨員、幹部會議,傳達鄉里有關會議精神,研究徵收提留工作。黨支部書記說,我們村徵收提留還差5000元,如果明天交上去,就能奪得全鄉第一名。這時,村民組長辛玉堂踴躍發言說:「張主任,不就是還差5000元嗎?我先墊出來吧,我們一定要拿第一名。」他這種愛國家、愛集體的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稱讚。當前的大辛營,正需要這種正氣,我在會上對辛玉堂進行了大力表揚。結果,大辛營行政村在三年未交提留之後,一舉成為全鄉第一個完成提留任務的行政村,受到鄉黨委、鄉政府的嘉獎。
完成了當年的提留以後,我們一鼓作氣解決近三年來拖欠的提留問題,經過黨員帶頭、全民發動,全村很快上繳提留款18萬多元,完成拖欠總額的95%以上。這時,我們經過冷靜分析,考慮到少數村民一下子拿出三年的提留款確有困難,決定這項工作暫時告一段落。
至於村民反映強烈的問題,主要是第三村民組分地時遺留的廢閒地問題,由於分配不公,這個組的村民意見很大,多年解決不了。行政村「兩委」班子成員集中力量前去解決,一戶一戶地丈量,實行多退少補,不願意退地的可以補錢,立即進行兌現,經過二三天的連續奮戰,終於解決了這個「老大難」問題。
為了吸收新鮮血液,充實黨員隊伍,更好地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行政村黨支部根據積極要求入黨人員的申請,研究發展4名新黨員。鄉里一個主管幹部為難地說:「現在發展黨員要求比較嚴,有時幾個村才批一個。能不能再減少一些?」我說:「大辛營亂的這麼很,這個時候最需要弘揚正氣,這些積極分子體現的都是正能量,有了他們就能進一步增強黨支部的戰鬥力。如果鄉里有困難,我可以向縣委組織部反映。」後來,這4名村民經過組織考核和相關程序都成了正式黨員。
2000年底,為了讓少數困難村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縣政法委捐贈幾十袋麵粉,行政村研究確定了困難戶名單和分配方案,我們與村幹部一起踏着泥濘把麵粉分別送到了他們家中。
轉眼間,一年時間到了,我們工作隊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大辛營又成為一個先進村,重塑了當年的輝煌。這時,鄭州航院「三個代表」工作隊又進駐了大辛營行政村,徐繼超副院長(後任河南省副省長)親自帶隊,我和徐院長在全村黨員、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上先後講話,完成了交接工作,然後我們與大辛營行政村的黨員、幹部、村民依依惜別。
駐村工作結束了,我們政法委「三個代表」工作隊被評為周口市先進工作隊,我也被評為周口市先進個人,受到周口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十幾年後,大辛營行政村搞起了土地流轉,辛延喜、辛玉堂帶頭建設了葡萄園、桃園。在那桃花盛開的時候,他們邀我前去觀賞桃花、參觀葡萄園,並告訴我說:「大辛營行政村黨支部已連續多年獲得沈丘縣'十佳黨支部』稱號。」
奼紫嫣紅的桃花,令我賞心悅目,而大辛營欣欣向榮的景象,更令我倍感欣慰。[1]
作者簡介
張杰民,河南省沈丘縣人,沈丘縣政法委退休幹部,現為周口市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