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昭通天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昭通天麻

昭通天麻,云南省昭通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昭通地区11个市、县,均有野生天麻生长的最适宜的环境,产量之高,质量之好,在全国各天麻产区中雄居榜首。《中国土特产大全》载:昭通"天麻个大,肥厚饱满,色黄白明亮,称为'云天麻'"。

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主要药用成分为天麻素,有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等多种治疗、补益功能,临床用以治疗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以及语言蹇涩、风湿寒痹、四肢痉挛、小儿惊风等有明显效果。

2004年10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昭通天麻"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昭通天麻

产地名称; 云南省昭通市

品质特点; 个大,肥厚饱满,色黄白明亮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8年第134号

批准时间; 2004年10月13日

产品特点

昭通天麻的用途主要包括治疗和保健两大类,中医典籍对天麻的用途记载较多,如下:

天麻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

《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的奇效。

《名医别录》记载,天麻能"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

《日华子本草》记载,天麻能"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开宝本草》记载,天麻能"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

《本草纲目》记载,"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

《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木。故天麻入厥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

《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本草衍义》记载,"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

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中国药典》记载,天麻有"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

一些名医把天麻的用途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用途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天麻的用途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对天麻的用途研究的深入讲不断扩展,但我们在使用天麻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选择优质的天麻也是发挥天麻的功效的关键,云天麻及本站所卖天麻是通过国家认证的全国最好的天麻,一直是出口和历代敬献的贡品,天麻素含量高为世界之最是购买天麻的最佳选择。

药方类

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

4、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药膳类

天麻炖鸡

材料:母鸡1只(重约1500g),天麻15g,水发冻菇 50g,鸡汤 500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切片,放入碗中,上笼蒸10min取出。鸡去骨切成小块,用油氽一下,捞出。葱、姜用油煸出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用文火焖40min,加入天麻片,再焖5min,勾芡,淋上鸡油。

食法、食量: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风,养血安神。

适应范围: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之肢体麻木、酸痛,中风瘫痪,神经性偏头痛,神经衰弱之头昏、头痛、失眠等症。

天麻猪脑粥

来源于《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材料:天麻10g,猪脑1个,粳米250g。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功能: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病、头风所致的头痛等症。

天麻烧牛尾

来源于《食用菌饮食疗法》。

材料:天麻10g,牛尾2条,母鸡肉、肘子、干贝母、调料知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切片。用母鸡、肘子肉同煮汤。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水、葱、姜、白酒煮开以去异味,再将已去掉异味的牛尾挑入煮好的母鸡、肘子汤锅内,同时也将火腿、干贝、调味品放入汤内,用文火煨2h。熟后将牛尾、母鸡、肘子挑起,整齐地码入盘中,然后再将天麻片镶于盘周围,淋上熟淀粉,浇上香油即成。

食法、食量:每天食肉、喝汤1~2次。

功能: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头晕、头痛、风潮等症。

天麻炖甲鱼

来源于《膳食保健》。

材料:甲鱼1只(约450g),天麻片15g,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内黄油。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姜覆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h。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功能: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散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肝炎等症。

天麻鲤鱼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

〔制法〕

(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天麻竹沥粥 来源于《百病饮食自疗》。

材料:天麻10g,粳米100g,竹沥30g,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化痰。

适应范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天麻肉片汤 来源于《中国药膳学》。

材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 g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功能: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天麻蒸猪脑

配方:天麻10克 猪脑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葱5克 盐5克 绍酒5克 鸡汤200毫升

制作: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姜、蒜洗净,切片,葱切花。

2.把猪脑放在蒸盆内,加入天麻粉、盐、姜、葱、蒜和鸡汤。

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历史渊源

天麻自古至今,既是药品,又是食品,或者说又是一种养生保健食品。也是卫生部规定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斋居》诗中有"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的诗句,在古代天麻又名"赤箭",可见唐代已把黄芪、天麻当食品熬粥煲汤了。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有《求赤箭贴》,也是把天麻当食品,作扶老之用。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又记载了几种天麻食用方法:"彼人多生啖,或蒸煮食之""或将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这些吃法都流传下来,现在有将鲜天麻洗净切片蘸白糖吃、或凉拌吃的,也有蒸煮食及蜜煎蜜渍服用的,尤其是"蜜煎"天麻,开了天麻糖制的先河。

昭通天麻盛名在外。清乾隆五十年(1785),四川宜宾知府为巴结皇上,邀宠幸进,特派出心腹吏员率药商、药农到小草坝采挖天麻,精选极品,锦匣盛装,为清高宗弘历祝寿。风气一开,谬种流传,府、县官吏以天麻为朋党之私、晋升之阶者,不绝于途,成为时弊。晚清迄至民国,每年天麻采挖节令,各地官商云集小草坝坐地收购,深山僻壤,宛然闹市,日上市量达千余公斤。

1973年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上,"中国小草坝天麻"标价高达每吨12万元,求购者仍摩肩接踵,应接不暇。昭通天麻以野生天麻为主,品种有"竹节乌"、"明天麻"两种,尤从"竹节乌"品质最好。50年代,全地区年收购量达30000公斤左右。此后,由于过度采挖,产量呈下降趋势。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指导下,从50年代末就开始了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试验。1978年,人工栽培天麻的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在11个市、县推广,天麻年收购量又回升至30000公斤左右。昭通市制药厂以地产天麻为主药,佐以其他地产药材加工的蜜质"天麻丸",选料精细,制作精致,临床疗效肯定,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

彝良县开发研制的药、饮兼用"天麻酒"呈琥珀色、晶莹明亮、味美香醇,保存了天麻的药用功效,又以其特殊的口感、香型、韵味而为消费者青睐。

产地环境

不可复制的地理环境

昭通,位于东经105°52′-105°19′,北纬26°34′-28°40′,地处云南省东北部,境内沟壑纵横、地势陡峭、山高谷深、山多坝少,是典型的山区市。

昭通天麻何以长在深山莽林,而成为京城贡品,其根本的是核心主产区溪流淙淙、古树参天、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充满原始而又神秘的氛围,是人类至今极少涉足的自然环境。这里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冷暖空气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昆明准静止锋气候带,常年多雨寡照,再加上原始丛林未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得以保存,天然腐殖土等为天麻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环境。

独特的林下仿野生种植

昭通天麻无论是野生自然生长或是人工林下栽培,都是在天然树林下完成生长周期,生长过程中不施任何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在保持了昭通天麻原生态、无污染、地道性的同时,既保证仿野生天麻品质,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条件。目前昭通市现有昭通天麻仿野生林下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种植业产值已达20亿元,加工产值已达40亿元。

传统的天麻加工工艺

昭通天麻的加工为传统加工工艺,每年11月为天麻采收期,将鲜天麻挖出后分级、洗净、分别将不同级别的天麻块茎放入竹制蒸笼或木质饭甑。猛火蒸8-15分钟,以蒸到透心为好,取出晾干水气,置于烤房或者含硫低的无烟煤炭火上进行烘烤,温度控制在60°C-80°C,边烘边翻动,同时用手边翻边捏,使天麻定型,直至烘干。实践证明用此方法加工的天麻产品其药用成分不会受到破坏。

生产情况

一:外表呈椭圆形,稍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

二: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习称"姜皮样";

三: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习称"芝麻点";

四:一端略尖,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习称"鹦哥嘴",另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眼"。

五:松香断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半透明革质,白色或淡棕色,体重质结实。

六:云天麻煮出来无酸味。

昭通天麻鉴别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同 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昭通乌天麻如何鉴别,昭通乌天麻是典型的椭圆形,它的莺哥嘴比较细小,它的肚脐比较团,它是凹肚脐,莺哥嘴,他有7到13个节,就代表了昭通天麻。外省天麻它是很明显的就像萝卜一样,他很长,它的莺哥嘴比较大,肚脐不凹。昭通乌天麻的天麻数达到1.13%,矿物质有26种,所有的天麻昭通天麻是最优秀的。

产品荣誉

据昆明植物研究所化验结果,昭通天麻中天麻素等13入药用益脑成分含量高达0.42%-0.46%,较之全国同类产品含量高l倍左右。而小草坝天麻的化验结果更令人欣喜: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4种、宏量元素6种;氨基酸16种,其中人体必需的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氨酸、异亮氨酸等组成齐全,人体不能合成的对脑神经、肝有补益作用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分别为0.55%、0.8%、0.25%;天麻素平均含量达0.734% 。

产品文化

"补益上药,天麻第一",历代本草学都把天麻列为"上品",认为天麻的药用及食用价值很高。清乾隆五十年,宜宾知府为巴结皇上,派心腹到小草坝收购天麻,为清高宗弘历祝寿,足见昭通天麻的珍贵。据现代药学研究,天麻含有天麻素等十余种活性成分,还含有3种有免疫活性的多糖及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和6种宏量元素,16种氨基酸。同时天麻肉质丰厚,适口性好,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材料。

【典故一】天麻治头痛

《 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由于整日操劳战事,患上了严重的头痛病。曹操为此四处打探名医,最后请来了董奉。董奉通过望闻问切,特意为曹操配制了天麻丸。曹操服食后,头痛病明显减轻。此后便坚持服食,有时还加入到饭食中作配料使用,于是食用天麻风靡一时。

【典故二】济火献道

《镇雄州志》中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率蜀军南征经过的大草坝就是今天的小草坝,当时这里的天麻还为诸葛亮南征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的军队从成都出发,来到小草坝。这时候,诸葛亮来到这地方以后,见到迎接他的济火和他的兵,人人身体长得很健壮。

济火就告诉他,这个地方的天麻给人吃了以后,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对身体很有益处。当时诸葛亮的士兵刚从成都平原来到云贵高原的小草坝,很多士兵头晕目眩,战斗力锐减,于是诸葛亮便下令吃天麻,结果这种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后来彝族首领济火还因此被刘后主封为罗滇王。

【典故三】慈禧用天麻治面风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面风渐好。清代名医张志聪称赞:天麻功同五芝,力倍五参,为仙家服食上品。

【典故四】光绪用天麻治头痛

光绪帝因外忧内患大费脑筋,经常头痛眩晕,十分苦恼。后来偶得妙方--用天麻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效果明显,头痛好转。

天麻煮鸡蛋

功效:治疗头痛目眩

配方制作:鲜天麻60克、鸡蛋3个、水1000克。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用法:隔日一次食。

天麻、枸杞煮猪脑

功效:对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枸杞子15克,猪脑2副。将鲜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煮熟后食用。

用法:每日一次食,或隔日一次也可。

天麻山药炖乳鸽

功效:具有补肝益肾、健胃、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各100克,乳鸽4只,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各250克,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各150克,豆腐干200克,生姜片25克,料酒35克,精盐10克,鸡精5克,胡椒粉3克,鸡汤3000克。将高压锅置于火上,锅内加入鸡汤、天麻、山药、乳鸽块、生姜片、猪肉、藕片、豆腐干、料酒、胡椒粉、精盐、葱白段,烧沸后,打去浮沫,加阀压10分钟,停火降温后,加入其它原料和鸡精,再烧开后,即可食用。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1]

参考文献

  1. 云南天麻片的正确吃法与作用, 健康养生小屋 , 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