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列女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書·列女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涼武昭王李玄盛後尹氏,天水冀人也。幼好學,清辯有志節。初適扶風馬元正,元正卒,為玄盛繼室。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撫前妻子逾於己生。玄盛之創業也,謨謀經略多所毗贊,故西州諺日:「李、尹王敦煌。」
及玄盛薨,子士業嗣位,尊為太后。士業將攻沮渠蒙遜,尹氏謂士業日:「汝新造之國,地.狹人稀,靖以守之猶懼其失,云何輕舉,窺冀非望!蒙遜驍武,善用兵,汝非其敵。吾觀其數年已來有併兼之志,且天時人事似欲歸之。今國雖小,足以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且先王臨薨,遺令殷勤,志令汝曹深慎兵戰,俟時而動。言猶在耳,奈何忘之!不如勉修德政,蓄力以觀之。彼若淫暴,人將歸汝;汝苟德之不建,事之無日矣。汝此行也,非唯師敗,國亦將亡。」士業不從,果為蒙遜所滅。
尹氏至姑臧,蒙遜引見勞之,對日:「李氏為胡所滅,知復何言!」或諫之日:「母子命懸人手,奈何倨傲!且國敗子孫屠滅,何獨無悲?」尹氏日:「興滅死生,理之大分,何為同凡人之事,起兒女之悲!吾一婦人,不能死亡,豈憚斧鉞之禍,求為臣妾乎!若殺我者,吾之願矣。」蒙遜嘉之,不誅,為子茂虔聘其女為妻。及魏氏以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及女遷居酒泉。既而女卒,撫之不哭,日:「汝死晚矣!」沮渠無諱時鎮酒泉,每謂尹氏日:「後諸孫在伊吾,後能去不?」尹氏未測其言,答日:「子孫流漂,託身醜虜,老年余命,當死於此。」俄而潛奔伊吾,無諱遣騎追及之。尹氏謂使者日:」沮渠酒泉①許我歸北,何故來追?汝可斬吾首歸,終不回矣。」使者不敢逼而還。年七十五,卒於伊吾。 (選自《晉書•列女傳>,有刪節)
譯文
武昭王李玄盛的王后尹氏,是天水冀人。她年幼時就喜歡讀書,清辯有志節。一開始嫁給扶風人馬元正,元正死後,做了李玄盛的繼室。因為是再嫁的緣故,她三年時間沒有說話。她撫養前妻的兒子比養自己生的還要盡心。李玄盛創業的時候,謀劃經略,尹氏給了很多幫助,所以西州的諺語說:「李、尹統治敦煌。」
到了李玄盛死後,他兒子李士業繼位,尊尹氏為太后。李士業準備攻打沮渠蒙遜,尹氏對李士業說: 「你這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地窄人稀,安定地守着還擔心失去,為什麼要輕舉妄動,暗中求取非分的期望!蒙遜驍武,善於用兵,你不是他的對手。我看他數年以來就有兼併別國的圃謀,而且天時人事好像要歸順他。現在我們國家雖然小,但也足可治理國政。知足的人不受辱,這是道家的明哲訓誡。而且先王臨死時,懇切地留下命令,讓你們深深地慎重用兵打仗,伺機而動。這些話還在耳邊,為什麼就忘了!不如勉力治理德政,積蓄力量觀察他。他如果過於暴虐,人民就將會歸順你;你如果不建立德行,過不了幾天就要事奉他了。你這次行動,不但軍隊打敗仗,國家也將會滅亡。」李士業不聽從,果然被蒙遜消滅。
尹氏到了姑臧,蒙遜引見並勞問她,她回答說:「李氏都被胡人滅了,我還再說些什麼呢!」有人規諫她說:「你母子的性命還懸在別人手中,為什麼還倨傲!而且國家敗滅子孫被殺死.你為什麼偏偏不悲傷?」尹氏說:「興減死生,遣些都是道理的大體,為什麼要等同於凡人的事情,湧起兒女的悲傷!我一個婦人,不能跟他們去死亡,難道懼怕斧鐵之禍,請求做臣妾嗎!如果殺了我,正是我的心愿。」蒙遜嘉贊她,不殺她,為自己的兒子沮渠茂虔聘娶她的女兒為妻。到了魏氏以武威公主的身份嫁給茂虔後,尹氏和女兒遷居酒泉。
不久她女兒死,她撫摸着女兒的屍體,卻不哭泣,說:「你死晚了!」沮渠無諱當時鎮守酒泉,經常對尹氏說:「王后的各孫子在伊吾,王后能去嗎?」尹氏猜不透他的話,回答說:「子孫漂流離散,自己又寄身在醜虜,老年余命,將要死在這裹,不能作氈裘鬼。」不久尹氏秘密逃往伊吾,沮渠無諱派騎兵追上了她。尹氏對使者說:「沮渠酒泉答應讓我歸往北方,為什麼來追趕?你可以把我的頭顱砍下來帶回去,我是永遠不回去了。」使者不敢逼迫她,祇好返回。尹氏七十五歲時死在伊吾。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 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