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珠本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晶珠本草》,全名《评论药物分类名性晶串》,又名《药物学广论》,简称《无垢晶串》,藏药学总结性著作。丹增彭措著。1840年在拉萨出版木刻本。其后,各地陆续翻刻。1981年,四川甘孜自治州出版铅印本。1986年由毛继祖等译成汉文,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部。上部称“药物晶珠歌诀”,下部为“药物晶钊广论”。前者是以偈颂体写成,后者则用叙述文体写成,以解释每一种药的性能、治疗适应症,配伍,毒性等等,有的还叙述其简单历史,历代文献复述等。全书合汉字30万余字。上部分13章,下部分3篇共17章。
本书是藏药学中集大成之著作,共收载藏药2294种,其中有不少是一名之下有多种药物,或一物数名者,故实际只有1000余种。根据药物的性质、来源、生长环境以及药物入药部位之不同,将藏药分成13大类。计有珍宝类药物如金刚石、宝石、水晶等共166种,石类药物如硇砂、赤石脂等共594种,土类药物如禹粮土、观音土等计31种,汁液精华类药物如冰片、丁香、麝香等计150种,树类药物如木棉花、肉桂等计182种,湿生草类药物如獐牙菜、鹿耳草计142种,旱生草类药物如商陆、唐古特金莲花等共266种,盐碱类药物如硃砂,黑盐等共59种,动物类药物如犀角、鹿茸等计448种,作物类药物如稻谷、青稞等计42种,水类药物如雨水、雪水等共121种,火类药物如京墨、百草霜等共11种,炮制类药物如大蒜炭、银硃灰等计82种。
书中对藏药的分类方法,基本是按药物的自然属性来分的。但又结合藏医药的特点,如以植物药为例,树类药物义细分为果实、花、叶、干、皮、树脂、枝等,旱生草又分根、叶、花、果实、叶茎、花果同用、全草、皮等;对于动物药,在藏药中占有较大比例,仅次于石类药,又分成头、脑、角、眼、舌、齿、喉、胃、肠、肾、血、肉、骨、毛、便等15小类,而占最大比重的矿石类药,则又分成可熔性及不可熔性两种。这些分类法,与一般中医传统药物分类法不尽相同,有自己的特点。书中所载药物,民族特点也较突出,如其中30%的药物,为其他各系统传统医学所不用。也有约30%的药物,是分布在高原海拔38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故为高原之特产。
书中还根据藏族历史的传说,叙述了药物的来源,充满神话故事。对于药物采集的地点、季节和时机,干燥、去毒、配制等方面,也都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还对藏医常用的复方,列出组成药味,如三凉为石膏、红花、丁香、四热为内豆蔻、益智仁、草果、丁香,全书共列复方56首,极便寻检。对于药物的历史,本书也视情况而做了简要之论述,如对藏药中被认为是“佳品药王”的诃子,书中大量引述有关古代文献,包括 《四部医典》、《甘露八支》、《甘露宝瓶》、《甘露精义》、《医术点滴》等多种,引述古代对诃子研究的成果,叙述其属性,来源,治病特点及适应症,并罗列区内及邻国如印度等特产不同品种诃子的性能,备亟详尽,很有参考价值。
本书自问世以来,即被藏医界视为一部藏药学之经典作品加以遵循,在藏药学著作中,具有权威性。现代评论家多认为本书与汉族医学中之 《本草纲目》可以媲美,交相辉映。
作者简介
丹增彭措,藏族药学家,生卒年代待考。曾在青海东部和南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进行过20年的实地考察、调查和研究,于1835年完成初稿,并于1840年正式刻版。
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使用。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1]和参考性工具书[2](美国工具书专家盖茨称其为控制-检索型工具书和资料型工具书,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还可以根据语种、学科内容、规模大小等标准进行划分。
视频
晶珠本草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检索工具书可以用哪些 ,搜狐,2019-12-20
- ↑ 参考工具书,道客巴巴,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