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杨士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士莪
出生 1931年8月9日
天津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学科研工作者
知名于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知名作品水下噪声学
水声传播原理

杨士莪[1]


杨士莪,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机械与运载工程专家,中国水声科技的主要开拓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所长 。杨士莪的主要研究方向:声传播海洋声场分析,

人物经历

1931年8月9日,杨士莪出生于天津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河南省南阳市。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对子女的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即使在抗战逃难时期,全家人被迫多次搬迁,都没有舍得丢下那一大箱重重的、孩子们无比喜爱的书籍:童话、小说、历史故事和科普读物,在这种家庭环境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杨士莪从小就养成了渴求知识、刻苦自学的好习惯。

1947-195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已经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的杨士莪正在余瑞璜教授指导下开始做X光管方面的毕业作业,这时海军通过高教部来清华大学调青年教师与高年级学生去大连第一海军学校工作。杨士莪在一次全班上街宣传活动返校后,遇到原校本系教师(当时已参军在海军学校工作)慈云桂来系进行宣传动员。作为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杨士莪立即报名参军,告别了学生时代,于11月底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入伍,走上了工作的道路。1950年,因工作需要,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提前毕业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

1950-1952年,大连第一海军学校物理组。

1953-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教授会。

1954-195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讲师。

1957-1959年,先后在沈阳科学院干部学校、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习。

1959-197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

1970-1978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原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副教授。

1978-1995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改名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水声研究所所长。

1982-1987年,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5年7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士莪最先在国内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的研制,领导研制并完成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用于不同目的的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作为首席科学家积极推动并领导完成了中国历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从中获取了大批宝贵的资料,开创了中国独立深海水声考察的先例。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开拓者,解决了国际上悬而未决的水洞降噪和测量方法,领导了探雷声纳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出了目标识别的新途径等。

杨士莪以后又担任船载式鱼雷轨迹跟踪测量系统研制组组长,该系统无论是技术方案、设计思想在当时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做到了精度高、实时测量,而且是船载式,为中国填补了空白,研制经费仅是国外的十分之一。该项于1996年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评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还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杨士莪领导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用于不同目的的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他解决了单基元异步信号测漂超短基线多途信号相位修正、高数据率模糊、提高定位精度的混合模型等关键技术。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主持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声定位技术,为中国水声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展了第一颗洲际导弹的研制,杨士莪作为水声测量系统的负责人,领导完成了海上深水靶场水声落点测量系统的研制工作,为确定洲际导弹的准确落点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杨士莪在该系统中提出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测阵方法、声线修正和定位精度等,填补了国家空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1980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56年秋天,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政委找到正在该系担任天文测量课教学的杨士莪,通知他在继续担本课程教学外,努力学好俄语,准备改行研究水声专业。在旧中国水声领域是一片空白,而苏联是世界上水声专业开展较早、技术较先进的几个国家之一。于是,学好俄语去苏联进修成为杨士莪的当务之急。1957年10月,杨士莪在苏联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水声专业进修学习,这次改行也为杨士莪确定了日后为之奋斗近半个世纪而无怨无悔的专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改行后,不仅要在新的专业领域一点一滴地学起,还要克服专业语言的障碍以及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国生活方式。从1950年起,参加工作9年以后,才算结束了以改行学习为主的阶段,稳定了专业方向。1959年初中国开始落实全国水声工作的规划布局。当时哈军工的声纳专业算是全国起步最早的单位,但专业领域十分局限。杨士莪随着国家的规划部署,逐步开展了各项有关教学、科研工作,到1965年时专业已基本覆盖了水声学各主要领域。1994年中国第二次大规模的南海水声综合考察结束后,考察队员登上了祖国南疆的永暑礁,当一边听着守岛战士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一边眺望着浩翰无边的大海时,杨士莪更深切地感受到保卫祖国海疆、开发祖国海疆的意义。今天,水声学在中国已不再像50年前那样一片空白,在若干方面还敢于和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试,可以说在这一份骄傲中,杨士莪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学术论著 专著有《水下噪声学》、《水声传播原理》,并与人合著《声学原理》。

人才培养

杨士莪是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杨士莪院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并培养出第一批水声专业技术骨干。杨士莪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及多名博士生、硕士生的导师工作,仍然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水声科学研究辛勤地耕耘着、奉献着。多次荣获学校研究生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杨士莪于1959年10月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在苏联进修水声专业的学习,回到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并根据中国1959年初才开始的水声工作规划布局,在哈军工积极倡导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开辟了水声专业新的专业化领域。到1965年水声专业已基本覆盖了该专业的各个主要领域。1961年,已经是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副教授的杨士莪,编著了《水下噪声学》、《声学原理》等一批中国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其中1965年出版的《水下噪声学》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有关专著;与此同时还培养了该专业的第一批专业骨干和年轻教师队伍。作为本专业学术带头人的杨士莪和本专业全体同志一起,克服各种困难、战胜不同挫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奋斗中,通过长期磨练,形成了一个坚韧顽强,团结协作的整体,这种优良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第二个春天,在教育事业方面,国家恢复了本科生的招生工作,并且开展了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78年,已是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水声工程系教授的杨士莪也陆续开展了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工作。1981年在杨士莪和本专业全体同志的努力奋斗下,该校水声工程专业获得了中国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又第一批被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以后又建成国家级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到2010年止,在杨士莪指导下已有3名博士后出站、20余名博士生毕业;有20余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这些高层次的水声专业人才已是国内及国外各个单位的科研及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为水声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1994年杨士莪被授予国家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荣誉表彰

第一批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国防科工委的先进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社会任职

国家级专家组专家,哈尔滨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曾兼任国家教委优秀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船舶组专家、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兼职委员、哈尔滨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多年来,杨士莪承担过诸如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中国声学学会理事、水声分科学会主任委员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论组成员、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地震学会理事长等大量的社会职务。

个人生活

父亲杨廷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祖父早年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民国初期在家乡积极办学,开展国民教育工作。父亲曾留学美国,学成归国后,早期从事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作,而后一直在高等院校任教。

人物评价

杨士莪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决策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但要为中国的建设发展献计献策,还要为学校和中国水声专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工作。开会、出差、调研及具体项目的实施,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是不言而喻的,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职务、职位的变化,时间的紧张和不定性而忽视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每次杨士莪出差、开会或出海试验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学生确定上课时间,占用节假日上课也是常事,而且课后的答疑、批改作业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甚至于有很多学生和年轻教师惧怕杨士莪这种认真的教学方式。现在桃李满天下的杨士莪院士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学生,他们都说如果当时没有这种认真的精神,现在也不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和事业上有所作为,这种严格要求对他们无论是做人和做事都是受益匪浅的。

中国水声科技的主要开拓人之一,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第一批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曾荣获过国防科工委的先进科技工作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有专著两部,其中《水声传播原理》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评奖中获优秀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其他省部级奖多项。曾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船舶组组长、国家教委优秀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国家级专家组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市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倡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并培养出第一批水声专业技术骨干,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决策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士莪:用水声科技守护祖国那片蔚蓝

【新春访名家】

见到杨士莪院士时,他正用书房的电脑推演着复杂的数学公式。阳光铺洒在书桌上,他认真地敲打着如“天书”一样的计算符号。

“我们科研团队刚刚承接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具体活儿都是年轻人来做,但我作为参谋顾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得先摸个底,不能瞎参谋。”杨士莪放下手头工作,笑盈盈地招呼记者落座。

“现在讲海洋开发和海疆保卫,海洋开发要知道海里有什么好东西,在哪儿;海疆保卫要知道海洋哪里有敌人,怎么去消灭。这样的信息就要依靠声波去探测,就是水声科技。”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杨士莪通俗地向记者解释说。

虽已89岁高龄,但杨士莪身体健朗,精神矍铄,说起话来语调平缓而底气十足。“学习和工作是最好的养生,脑袋越用越灵活。”杨士莪道出自己的秘诀。

1931年出生的杨士莪童年饱受战乱之苦,辗转河南、天津、北京、重庆等地,内心萌生出强烈的爱国之心。此后,他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洪流中,将国家需要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1947年,杨士莪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毕业之际,听说刚成立的大连海军学校急需物理教师,他毅然选择报名参军。1952年国务院筹建我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急需人才,他又奉调北上。1956年,杨士莪接到通知,学校要派他去苏联学习国家急需的水声学科,杨士莪又从物理改行研究水声专业,从头学起。就这样,他在国家的一次次急需中最终成为国家水声科学领域的“领航员”。

在苏联学习期间,杨士莪发现进行声学研究的两个实验室对像他这样的外国人是紧紧关闭的。那里面是任何国家都要保密的军事科学里“最要命的东西”:舰船水下噪声研究工程。国际上,这一领域的学术论文在交流时常常仅写一个题目,任何国家都只能自己摸索、提高。留学经历让他深知:自力更生,在高科技领域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可选择的必由之路。

1960年,杨士莪回国在“哈军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繁忙的建院工作中,他还写出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原理》,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讲授并指导编写了《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课程和教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哈工程水声学院培养了新中国一半以上的水声科技人才。

杨士莪对我国水声事业的贡献,远不只水声专业的创建。在制定我国水声发展规划、确定水声学科研究方向、指导和促进我国重大水声科研和工程项目中,他都起了核心作用。

1994年,由杨士莪带队,悬挂着五星红旗的水声科学家考察船驶入中国南海,这是我国首次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也是第一次由我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

“我们拥有广泛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利益,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承担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在数十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杨士莪将自己的海洋理念传递给学生们:中国的领土是1260万平方公里,包括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需要爱护、守护、保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杨士莪,轻看名利淡如水。“杨士莪在担任研究所所长时,岗位津贴只给一半,他提出自己拿一半的一半。每次讨论奖金、评奖时他都把青年教师和教学一线的同志向前推。许多科研项目他从头至尾参加,但在向上报奖时,他根本不报自己。”杨士莪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琪说。

“科研事业是群体事业,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成绩和荣誉的取得都是团队集体努力和智慧的结果。”谈起名利问题,杨士莪也不忘劝勉现在的年青学子,“搞科研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强国之梦,才能获得方向的指引;爱国之志只有转化为勤勉的工作,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

从踌躇满志的学子到耄耋之年的科研工作者,杨士莪用一甲子守护着祖国那片蔚蓝。[2]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士莪传记:菁菁者莪 倾听大海的声音

杨士莪,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国水声事业、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及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的骄傲,黄大年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资深院士。

导言

杨士莪院士崇文重教,一心向学,顺应时代,服从需要,终成学界泰斗。他的人生经历,展现了百余年来国家命运的风云激荡、中国水声科学发展之路的曲折前行和以他为代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等一批人“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和执着坚守。《杨士莪传》一书的副标题“倾听大海的声音”,既是倾听杨士莪“汇小流以成江海”的成长足音,又是对他所从事的水声事业的形象描述,还是倾听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程师生在内的千万科技工作者为强国梦想奏响的磅礴的时代强音。

家风重教 1931 年8 月9 日,农历六月廿六,杨士莪出生于天津市英租界马场道。在家国不幸中,这个蕴含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小生命,注定要像他的亿万同胞一样,在民族苦难的命运旋涡中,饱受艰难困苦与颠沛流离。

国学功底深厚的杨士莪的祖父杨鹤汀反复考虑,为这个杨家“士”字辈长孙挑选了一个“莪”字, 取名“士莪”。语出《诗经·小雅》中的《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莪”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诗“莪”之茂盛,生长在水边,指人才的成长。《诗经》有注本说:“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后世用“菁莪”指育材,是对培育人才的赞美。“士莪”二字,凝结着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的祖父杨鹤汀的殷切期望。

命运中一个令人惊叹的巧合是,杨士莪的毕生研究领域的确与“水”密不可分,着实“生长在水边”,他也的确成长为我国水声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并为这一领域培育了大量领军人才,此是后话。

杨家子弟以父兄为榜样,崇文重教,诗书传家。几代人亲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历经艰难,蜕变为近代中国的过程,与国人一起寻找重生的道路,这个过程艰苦卓绝且缓慢痛苦,但即使在兵荒马乱、朝不保夕的苦难岁月,这个家族也坚定地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多年后,杨廷宝、杨士莪及众多杨家子孙造就了“一门两院士,满门科教才”的家庭荣耀。

少年励志

1940 年秋天,杨士莪插班进入歌乐山下的高店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习。这所六年制小学始建于1925 年,整个学校有二三百人。学校没有校钟,上下课由学生摇铃为号。杨士莪与冰心之子吴平、国民党高级将领王耀武之子王志林等是同学。他还曾到吴平家——冰心在歌乐山的寓所“潜庐”做客。后来杨士莪学到语文课文里冰心的散文《笑》时,总会想起冰心阿姨那慈爱的微笑。良好的启蒙教育让杨士莪在这所小学里如鱼得水,每次考试都稳居第一。尽管有点儿淘气,但班主任王鹏飞老师对这个聪明伶俐的插班生却格外喜爱,毕业时以照片相赠留念。

1941 年秋,还有一年小学毕业的杨士莪提前结束了小学的学习,以同等学力顺利考入重庆南开中学初中部。从此,他在这里接受严格的教育,学习科学,认识人生,由懵懂孩童成长为具有爱国意识、集体生活习惯与服务社会能力的蓬勃少年,并奠定了他一生进修的基础。五年的“沙坪岁月”铸就了杨士莪更高的人生起点,也翻开了他新的人生篇章。 杨家此时经济上也很窘迫,杨士莪姐弟五人先后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家庭负担颇重。父亲杨廷宝工作繁忙,常在嘉陵江畔的红薯挑上买两块红薯充饥,有时能吃上两三块热烧饼就算不错了。杨家在房前屋后养鸡种菜,贴补家用。但即便再清苦,杨氏夫妇也从未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常在寒暑假时邀请学校的老师及一位同住在歌乐山上的马来西亚华侨为杨士莪姐弟补习数学、英语等课。在父亲这把大伞的支撑下,一家人在战火中抱团取暖,互相支撑。

沙坪岁月同时也翻开了杨廷宝新的人生篇章,他在此时走上了以从事建筑设计为主,兼顾建筑教育的新职业生涯。

大学求索

父母希望他考中央大学,就在南京家门口,但杨士莪向往上大学可以远行独立,过不在父母眼皮底下的自由生活,因而选了清华大学。至于专业,父亲当年选择专业的经历成了杨士莪最好的借鉴。

因为父亲的缘故,杨士莪对清华园有着天然的亲切感。1947年仲秋的一天,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故园”迎来了这位行色匆匆的“新人”。由于接到通知书较晚,当杨士莪赶到学校报到时,只得在清华学堂北面带有外廊的平房——“二院”找了个栖身之处,与二十余位同学挤住在一间有上下铺的宿舍里。在这里,杨士莪遇到了诸多中学时代的同窗好友,如一同考入理学院物理系的周光召、陈遂等,他带着初入清华园的新奇和对知识的渴求,开始了大学生活。 杨士莪自身的成长成才经历就是他的教育观点的最好注脚。十余年的教育经历带给杨士莪的,除了知识与治学的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由独立的精神和思想,这是他未来人生路上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20 世纪50 年代初,对于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杨士莪等同学来说,他们要面临的是一个民族的新时代,也是一个人生的新阶段,他们将有更多发挥天赋才能的机会,也将有更大施展抱负的空间。未来的道路该如何选择,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而崭新的时代?杨士莪期待着下一道人生选择题……

初登杏坛

分别在即,杨士莪与高伯龙、周光召等几位同窗好友之间并没有什么离愁别绪,他们甚至带着踌躇满志的向往和兴奋之情,在大学驿站准备再出发时,他们或将继续读研深造,或将服从组织分配参加工作,或将参军入伍,在有限的选择自由下,面对不同的人生道路,几个人围坐在床铺旁,杨士莪、周光召将几年来“合资”买的书摊了一床,为公平起见,由高伯龙为二人“分家”。杨士莪告别恩师、好友,踏上了前往大连的行程。“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投身海军的决定从此开启了他与海结缘的生命旅程,尽管当时他自己也未必意识到。

上课备课、队列点名、出操训练、内务卫生……对杨士莪来说,在大连海军学校平淡而拘束的两年时间里,他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百姓向一名军人的转变,使他自由散漫的性格有所收敛。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得到了更全面的淬炼,军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增强了他性格中刚性的一面。勇于担当、敢打敢拼、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经过两年军队生活的锻造,曾经的文弱书生,初步具备了战士的品质。

1952 年9 月,中央军委向全军下达了《关于调查登记大学、专科学校学生及各种技术人才的指示》,要求各单位在一个月内将登记情况上报中央军委。同年冬天,大连海军学校等院校接到由中央军委下达的令其颇感棘手的指示——“抽调300 名助教及1000 名学员到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和学习”。在这个指示中,国家决定从全军抽调具有大学学历的知识分子,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军委点名抽调大连海军学校40 多名教员,杨士莪名列其中。

年轻的杨士莪热情而努力,浑身充满了力量。谦虚好学的性格使他不断向从全国选调来的名师求教;学院“严谨、严密、严格”的教风,让他性格中的随性因素进一步收敛;备课、写讲稿、试讲,他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过好教学关……作为助教的他与学员、教授和干部们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求学上进,那股向科学文化进军的激情饱含为国而学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这种报国情怀把整个哈军工变成了一个奋发蓬勃的大课堂。 军工大院就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树林,在像阳光一样强烈的“强国之梦”的照耀下,杨士莪与周围那么多优秀的同伴一样,都在拼尽全力地向上生长。“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杨士莪默默积累着足以实现自我理想的能力,而命运送给他的奖赏——至关重要的人生机遇,正在向他悄悄地走来…… 结缘水声

1956 年是杨士莪生命历程中“四喜临门”的一年。在这一年,随着《1956—1967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赴苏进修的机遇降临到杨士莪的身上,水声科学走进他的学术生命,他因此踏上全新的学术起点,终生不渝。

对杨士莪来说, 从在莫斯科学习水声理论,到苏呼米水声实验站参观的感性认识,再到参与组织、亲力亲为地介入真正的水声考察,可算是完成了转行的“三级跳”。兴奋之余,他也曾沉思,何时中国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这样的考察?杨士莪用了35 年的时间回答这个问题。直到1994 年,杨士莪以首席科学家和考察队队长的身份,主导了中国人自己对南海的水声考察,使中国人掌握了自己国家典型海域的水声环境特点及主要参数规律。

创建专业

1960 年夏天,完成南海考察的后续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水声研究室领导的同意后,杨士莪坐上了返回哈尔滨的列车。车厢里东北老乡们浓重的口音让他感到淳朴而可爱。回到已阔别三年多的哈军工,飞檐碧瓦上的啸天虎、朱红立柱的中国气派、久违的军工大院让杨士莪感到亲切而温暖。

杨士莪初返哈军工前后,时值国内刚刚掀起“水声热”,水声教育正处于摸索阶段,水声工作的规划布局开始得以落实。哈军工的声呐专业虽是国内水声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排头兵”,对声呐也开始有所研究,但师生在湖上、海上试验时,经常发现很多试验现象非单纯从设备角度就能解释清楚,为此,师生明显感受到已有专业限制,很有改革的必要性。但改成什么样?怎么改?这些问号时常徘徊在何祚镛、辛业友、周福洪、王鸿樟、谢钟朝等声呐专业创建者的头脑中。

水下噪声和水声换能器均是当时国内独一无二的专业。杨士莪是拓宽专业领域最积极的倡导者,也是院系作出这一决定后最坚定的推进者和执行者。他逐步拓宽自身在水声工作领域的涉猎范围,除水声传播外,还逐步涉及信号传播起伏与水下噪声领域,并着手编著《水下噪声学》一书,这是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专著。

从1960 年院系下定决心拓宽水声专业开始,专业的筹建几乎与招生、授课同步进行。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从谋划专业设置到培养青年教师,白手起家编写教材,到万事俱备招收学生,对于杨士莪等水声专业的师生来说,每一天的劳动强度都很大。面对这项开创性的事业,他们目标明确、心无旁骛、快马加鞭,也正因为这种“纯粹”与“简单”,这项事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简洁而高效。

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讲述了唐代著名画家曹霸的故事。诗中有句“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讲的是曹霸根据唐玄宗要求,对长安北面凌烟阁四壁上原绘有的唐朝24 位开国功臣肖像重新描画,使肖像绽放光彩,以崭新的风格面世。杜甫因此有诗赞颂,“别开生面”一词也从此流传于世。

如果把杨士莪放进历史的坐标系中,他对今天的贡献之一,就在于在他的倡导和包括他在内的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水声教育的新局面由此被别开生面地开创出来。他们开辟了中国水声专业新的专业化领域,也翻开了中国水声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篇章。[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