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杭剧又称武林调、武林班,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省杭州地区,曾流行于杭州及其周边的嘉兴、湖州等地。杭剧的代表作品有《银瓶》、《李慧娘》等[1]。1923年,杭剧正式成形并演出。所唱曲调有“平板”、“大陆调”、“游魂调”、“大经调”、“小经调”、“杭州摊簧”。2005年5月,杭剧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杭剧,又称武林调、武林班,是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源于宣卷。宣卷始于元明,宣卷调无乐器伴奏,仅以木鱼击拍,一人独唱,众人合唱一句尾声“南无阿弥陀佛”,内容多为劝人为善,至清末民初已成为人们自我娱乐的一种说唱形式,并逐渐在杭城内外流行。
1923年,几位织绸工人将宣卷演唱搬上舞台,组成民乐社,排演以杭州民间故事改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1924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公演,深受欢迎,人称化妆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于是定名为武林班,这就是杭剧的雏形。
杭剧初期没有女演员,1926年才实行男女合演。1932年,傅智芳等组织杭剧春秋社,开始用“杭剧”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武林班正式定名杭剧。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至今失传了近40年。2005年5月30日公布的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包括杭剧[2]。
发展
民国12年(1923年),宣卷爱好者、织绸工人裘逢春、方吉鹏、蒋锦芳、金月红、赵炳泉等,将宣卷演唱搬上舞台,并组成民乐社,推举何品三为班主,排演以杭州民间故事改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曲调除宣卷外,又采用扬州清音中的“梳妆台”等唱腔,以胡琴、三弦、小锣、鼓板伴奏。13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公演,深受欢迎,人称化妆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乃定名为武林班,此即杭剧之雏形。
民乐社诞生后,一些宣卷爱好者也纷纷组织班社。为了竞争,各攻所长。有专攻武戏者,如元元班;有侧重唱工者,如德记舞台。表演、化妆、文场、武场均仿效京剧、扬剧程式。民国14年(1925年),民乐社进上海大世界游艺场演出。随着武林班影响逐渐扩大,先后有四个班赴上海、苏南一带巡回演出,在江浙水乡初露头角。艺人中的有识之士,认为一味模仿京剧、扬剧终非正途,蒋宝儿首先从唱腔着手,选“满江红”曲调加以改进,并吸收“游魂调”、“宣卷调”成份,逐渐衍化成优美动听的“大陆板”。演员争相学唱,经不断加工,遂成为富有特色的大陆板基本唱腔。同时,扬剧的梳妆台唱腔衍化为平板基本腔,而原始的宣卷调则发展为大经调、小经调唱腔,后又吸收一些民间流行小曲,使之更具地方特色。
杭剧演出剧目大多袭用京剧、扬剧,如《狸猫换太子》、《玉堂春》、《铡美案》、《大红袍》、《华丽缘》等。虽有艺人整理改编出宣卷传统曲目《太平记》、《百花台》、《琵琶记》、《失罗帕》,但未能加工成为具有自己剧种特色的保留剧目。演员亦缺乏艺术上独树一帜的代表人物。故从30年代后期开始,杭剧便日趋衰落。至杭州解放前夕,仅存杭州春秋杭剧团、流落江苏宜兴的德记舞台和宁波杭剧团3个民间职业剧团。
视频
杭剧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杭剧,杭州群文网,2009-08-29
- ↑ 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杭州篇,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