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婉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婉瑜
图片来源:Openbook阅读志
出生 台湾台中市
职业 诗人作词人作家
国籍 中华民国
体裁 新诗散文
代表作 《那些闪电指向你》、《可能的花蜜》、《刚刚发生的事》、《爱的24则运算》
奖项 第十一届台北文学年金、林荣三文学奖时报文学奖、《2014台湾诗选》年度诗奖等

林婉瑜(1977年11月)生台湾台中市。

初始考入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系,后决定转读文组、选择休学,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主修剧本创作。

20岁开始写诗,曾获第十一届台北文学年金、林荣三文学奖时报文学奖、《2014台湾诗选》年度诗奖……等重要奖项。

2015年开始林婉瑜亦从事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第一首词作是陈晓娟谱曲、范玮琪演唱的〈大风吹〉。

创作风格

林婉瑜的诗常有慧黠创意、迷人想像,诗风具现代感,以一种开放而非封闭的叙述方式吸引读者,取用当代流行元素,做出精巧的变造与回应,反应出时代特质,擅长以口语或对话式的语言引领读者进入情境,意念生动鲜活、语言精准清亮,使她的诗广受喜爱。其诗题材广泛:生命、生活、爱、时间、世界、记忆、语词实验、欲望和身体……,种种都是她触探的领域。

诗人陈义芝(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曾推荐林婉瑜诗:“丰饶的性情、黠慧的诗心、带著釉光的诗风,确实显示她超越同辈的才华,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柯裕棻在〈雷雨交加的诗意--林婉瑜诗集《那些闪电指向你》〉文中提到:“林婉瑜写诗不拘泥形式,极力从新的意象和概念写大自然与日常。一个女子的爱在日常是微物之神。捧花,塑胶瓶,夜市的鱼,五月的云,十一月的风,百合与细雪,平凡处她说要有诗,就有了诗的火花。一个女子也内蕴强大的颠覆与复生之力,林婉瑜挥洒地使用阴性隐喻,不刻意堆砌,于是便有无坚不摧的柔婉与真诚,轻易翻转原本强大的阳刚符号。爱情可以是雷雨交加的午后风暴,她不击毙,她铭刻情感于爱人的额间。她在雨中行车左闪右躲,为避免恶念击中,只因她怀中有日光。写雨水的转世,重重地摔碎了,回到天上,想起了伞的弧度与无心经过的风。或者,花费一天等待失约的人,花费了这一天,就获得永远的自由。这是不被符号拘限,聪明又不做作,随意呼风唤雨的女子。”

2017年出版最新诗集《爱的24则运算》,学者李癸云评介:“在语言层次之内,这绝对是一本极富突破与创造性意义的诗集。”

2019年3月15日 发表于 联合报云的编织方法[1]这是林婉瑜又一极力从新的意象和概念写大自然的诗篇。

自述

林婉瑜曾在〈天真野蛮的信心〉这篇文章中自述: “我总期待一首诗,可以触动、改变阅读者原本的心理状态,希望他们因著这首诗而获得什么、被改变什么。如果读完诗,自我还是原来的自我,没有因这首诗而获得新的意识新的感觉,没有更清醒或更惊奇或更喜悦或更深沈,那么这首诗的质量也许是不足够的。诗拥有它的作用力,不仅仅是“经过”他人,而是可以改变影响他人的心智。 此外,我期待可以在诗里读到“人”而不是只读到字。人的性情喜憎、性格冷暖、思绪的幽微转折、观点的独特、想法的惊奇,如果这些可以在诗里表现,文字是更有立体感的。 有些事物是我们共同面对、共同经历的,譬如世界譬如生命譬如生活譬如时间譬如爱和其他情感,当诗人发明了有关世界有关生命有关生活有关时间有关爱和其他情感的说法,这样的诗,具备了所有人可以共同感应的本质。在精巧的寻思设计下,我想还是有诗,是既具深度又有强大感染力的,那是当思想抵达一种深切且迷人的情境时。我经常从现实出走,试图寻找这样的情境。”

著作

  • 《刚刚发生的事》(台北:洪范书店,2007)
  • 《可能的花蜜》(台北:馥林文化,2011)
  • 《那些闪电指向你》(台北:洪范书店,2014)
  • 《爱的24则运算》(台北:联合文学,2017)

作词

视频

2018年10月2日你写我读 | 洛夫 VS 林婉瑜 — 我在水中等你

参考文献

  • 2019-03-15 联合报 林婉瑜【慢慢读,诗】林婉瑜/云的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