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柏市日本千叶县西北部的一个商业城市,目前為中核市業務核都市。人口居千葉縣第五位。

地理

北與茨城縣之間以利根川為界,東與我孫子市的交界有手賀沼。市域大半由下總台地與谷戶所構成,北端利根川沿岸與東端手賀沼附近則為低地。海拔最低點為手賀沼周邊低地,約5公尺,最高點為南端台地地區,約32公尺。

柏市中央是東武野田線、JR常磐線、國道6號國道16號交會的交通要衝,北部則有首都圈新都市鐵道筑波快線通過,大學、研究所、產學連攜設施聚集的文教區柏之葉地區。商圈人口約252萬人。

景點

  • 柏站周邊-多街頭音樂家。因年輕人眾多,有許多年輕人為客群的商店,有「東之澀谷」、「小澀谷」之稱。其中,柏站東口側多個人商店,又有類似裏原宿的「裏柏」之稱。
  • 柏祭-7月下旬於柏站周邊舉行的2日活動,是市內最大祭典。參與人數約70萬人,也是千葉縣最大規模的活動。
  • 柏踊、京北音頭-在上述的「柏祭」與市內盆踊等活動表演
  • 柏、我孫子花火大會in手賀沼(舊稱:手賀沼花火大會)-8月上旬。柏市與我孫子市主辦的花火大會(合併前由柏、我孫子與沼南町2市1町主辦)。
    2010年以前名為「手賀沼花火大會」,在手賀沼湖上施放1萬3500發的煙火,主會場有手賀沼公園(我孫子會場)、柏故鄉公園(柏第1會場)、舊沼南町地域(柏第2會場、舊稱:沼南會場)。2007年(平成19年)度達40萬5000人。
    但2009年(平成21年)以景氣不佳難以募集贊助資金的理由宣布中止。2010年(平成22年),由企業贊助加上市民捐款重新舉行,但受到2011年(平成23年)東日本大震災的影響,2012年(平成24年)為了將預算用在東葛地域放射性物質因應對策而中止。
    2013年(平成25年)。睽違三年的手賀沼花火大會更名為「柏、我孫子花火大會in手賀沼」。從原來的手賀沼周邊(柏的2會場、我孫子會場),加入利根運動廣場、下總航空基地、東京大學柏校區3處會場。總計施放約2萬4,000發煙火,人數達44萬人。[1]
  • 手賀沼鐵人三項(手賀沼トライアスロン)-8月下旬。縣協會公認的鐵人三項,場地在沼南地區。
  • 手賀沼生態馬拉松(手賀沼エコマラソン)-10月。每年約8000人參與。
  • ART LINE KASHIWA-11月。藝術與音樂的協作活動。
  • 紅龍山東海寺,稱布施辯天,與寛永寺辯天堂、江島神社並列為關東三辯天
  • 舊吉田家住宅(國家重要文化財

{手賀沼舊稱手下浦(てかのうら),為海跡湖。是手賀沼周邊居民的休閒場所。此外,手賀沼周邊的市域有道之驛沼南、手賀沼觀光度假村滿天之湯(手賀沼観光リゾート満天の湯)與手賀沼釣魚中心(手賀沼フィッシングセンター)。手賀沼的手賀大橋連結我孫子市與柏市。

經濟

柏市北部有十余二工業團地,東部有根戶工業團地,中部有柏三勢工業團地、柏機械金屬工業團地,根戶工業團地內有伊藤火腿東京工廠、ICHIKAWA(舊市川毛織)柏工場。南部增尾地區有Nikka Whisky|柏工廠。

農業以蕪菁菠菜等蔬菜栽培為主,1975年(昭和50年)左右開始種植中國蔬菜小白菜榨菜

柏之葉地區有東大柏創業廣場、東葛科技廣場等先端產業育成中心設施,進行創業企業的育成。此外,柏之葉校園城市是由三井不動產主導的民間合作新都市發展計畫。該計畫是源自2008年千葉縣、柏市、東京大學、千葉大學發表的,柏之葉校園城構想。

其中的智慧城市構想,是希望能打造藉由資訊科技管理社會基礎設施的環境型都市,因此設置了太陽能發電智慧電網,目標成為次世代環境都市。另一項構想,則是透過民間合作的新型創新,成為國際學術研究都市。作為計畫中心的柏之葉都市設計中心目前正在分階段進行實際測試。

歷史

地名由來不明,目前較可信的說法是源自於河岸場。在明治以前,東葛地域的松戶流山野田等受惠於水運,是最為繁榮的地區。位於現在柏市中心的柏村、千代田村雖位於水戶街道旁,但未設宿驛,發展受阻。

大正時代,北總鐵道(現東武野田線)開通後,柏站成為交通節點,車站周邊逐漸發展。1960年代起,成為東京的臥城而人口急增。1970年代以後,SOGO高島屋、丸井等百貨店陸續進駐,作為東京衛星都市商業區而蓬勃發展。1980年代前後,柏站周邊陸續開設以年輕顧客為主的商業設施,東葛地域商業中心都市地位由松戶轉移至柏。

2005年(平成17年),首都圈新都市鐵道筑波快線開通,東京大學千葉大學、產學連攜設施進駐北部的柏之葉地區,郊外型購物中心與公寓開發也十分活躍。

  • 1478年(文明10年) 市內的境根原(現柏市酒井根)爆發境根原合戦。本地豪族匝瑳氏加入戰鬥。
  • 江戶時代 利根川、江戶川的水運興盛,沿岸的聚落蓬勃發展。位於現在市域北部的布施村(現布勢)因為在連結加村河岸(現流山市加)的鮮魚輸送路徑而繁忙。
  • 明治時代 舊柏村在明治時代初期以前是位在水戶街道的小金宿與我孫子宿之間,舊富勢村史曾記載為困苦的貧村。
  • 1881年(明治14年) 水戶街道升格國道,設置驛傳取締所(駅伝取締所),開始具備宿驛的機能。
  • 1889年(明治22年)10月1日 市制町村制施行,柏村與戶張村、篠籠田村、松崎村、高田村等合併為千代田村,同日與豊四季村合組千代田村、豐四季村組合。
  • 1896年(明治29年)12月25日 日本鐵道土浦線(田端〜土浦間)開業,設置柏站。
  • 1911年(明治44年)5月9日 千葉縣營鐵道(柏〜野田町間)開業。
  • 1914年(大正3年)10月10日 千代田村、豐四季村組合解散,為柏町 (千葉県)。
  • 1923年(大正12年)12月27日 舊北總鐵道的柏-船橋間開業。
  • 1924年(大正13年)4月10日 千葉縣立東葛飾中學校(現在千葉縣立東葛飾高等學校的前身。)開校。
  • 1926年(大正15年)9月15日 千代田村施行町制,為柏町 (千葉県)。柏站設置後,車站周邊形成新市區,因此將原來千代田村內大字之一的「柏」作為新町名。
  • 滿州事變後-柏成為陸軍軍都,設有柏飛行場、高射砲連隊、柏陸軍醫院(現在的柏市立柏醫院)等。
  • 1954年(昭和29年)
    • 9月1日 柏町與土村、田中村 (千葉縣)、小金町合併施行市制,為東葛市(とうかつし)。但小金町有力人士多為親松戶派,合併後仍持續在千葉縣議會前抗議。
    • 10月15日 部分(所謂的根木內地區)舊小金町域編入松戶市
    • 11月1日 富勢村分別併入東葛市與我孫子町(現我孫子市)。
    • 11月15日 東葛市改稱柏市
  • 1955年(昭和30年)12月25日凌晨 舊市役所發生大火,造成柏市中心大規模災害。
  • 1964年東京奧運後,柏市對於都市更新的期望日趨強烈,柏站前再開發事業成為1969年(昭和44年)施行的都市再開發法第1號計畫。
  • 1971年(昭和46年)4月20日 柏市內的國鐵常磐線複複線化完工。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2日 柏站開設快速月台,提供快速電車停車(中距離電車僅日間停車,1980年(昭和55年)9月30日起全部停車)。
  • 1973年(昭和48年)
    • 10月6日 柏站東口的行人天橋開放使用,為日本首例。
    • 10月10日 柏站前SOGO開幕。
    • 11月2日 柏站西口高島屋開幕,站前再開發事業告一段落。
  • 2005年(平成17年)
    • 3月28日沼南町編入。
    • 8月24日 首都圏新都市鐵道筑波快線開業。
  • 2006年(平成18年)度起採用「地方車牌」,柏市與我孫子市的汽車車牌改為「柏」。
  • 2008年(平成20年)伊藤火腿製造工廠地下水檢出氰化物<。
  • 2010年(平成22年)8月5日 人口突破40萬人。

政令指定都市構想

1990年代以後,開始興起與周邊市町合併升格政令指定都市的構想。2001年(平成13年),本市與流山市我孫子市、沼南町設置合併研究會,在流山市與我孫子市相繼退出後,2003年(平成15年)與沼南町協議設置合併協議會,2005年(平成17年)3月28日合併。此時人口約38萬人,面積約115平方公里,達升格中核市的面積要件,2008年(平成20年)4月1日成為中核市。此外,合併前的舊柏市人口為333,519人,面積72.91平方公里。

現在,柏市與野田市、我孫子市、流山市、松戶市鎌谷市等提出合併升格政令指定都市的構想,成立東葛廣域行政連絡協議會,2006年(平成18年)5月設置,並在2006年度(平成18年度)、2007年度(平成19年度)兩年進行基礎資料的收集分析、廣域課題的整理、政令指定都市制度的研究與東葛地域模擬調查等,該會表示「未以合併為前提」。此外,2008年(平成20年)7月,為了具體驗政升格政令指定都市的效果與影響、意義等,松戶市、柏市設立 。另一方面,船橋市與市川市也有類似構想,松戶市與鎌谷市也謀求與之合併。負責研究4市合併升格政令指定都市的2007年(平成19年)4月開始運作,2009年(平成21年)3月提出報告書後宣布結束。千葉縣廳在2000年(平成12年)擬定的市町村合併推進要綱未提及政令指定都市構想,2006年(平成18年)擬定的市町村合併推進要綱雖然未正式決定,但將此區列為「加速合併升格政令指定都市的地區」。

參考文獻

  1. 3年振りに復活!!柏・我孫子花火大会in手賀沼. 柏商工会議所. 2013年5月 [2013-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