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梨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梨山里由多种族群所混居而成的聚落,包括原住民、客家人、闽南人、荣民、军眷等,其中以和平区的梨山里、平等里,合称“大梨山地区”,是由梨山、松茂、佳阳、环山等四部落所构成生活圈。

梨山,台湾地名,位于台中市和平区梨山里海拔1800公尺高山上,因盛产高级温带水果,苹果,而得名。是由多种族群所混居而成的聚落,包括原住民客家人闽南人荣民等;另以梨山为中心,由梨山、松茂、佳阳、环山等四部落所构成生活圈,涵盖了整个和平区的东半部,合称“大梨山地区”。 梨山老部落是日据时代之前就住在那里的泰雅族部落,Raka是梨山最早的地名,光复后一度改为桃源,亦是Slamaw(梨山)的前身名称,民国48年东西横贯公路开通后,农场引进水梨,苹果大量推广种植,便因水梨的盛名易名为梨山。 [1]

环山部落

环山部落位于串连武陵农场与梨山之间、台七甲线旁的山谷里,海拔平均约1,800公尺,云雾缭绕、水气充足。

对于泰雅族人而言,“环山”是汉人取的名字,因为部落周围被好几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环抱;他们自己则称此处为“Sqoyaw”。泰雅族耆老回忆,环山最早位于叫做喜路(Silung)的地方,后来搬迁到现在的喜弄(Srinoq);日治时期,日本人举办运动会,Srinoq的族人总拿第一、二名,于是大家形容他们“qoyaw”,就是身材高挑、出类拔萃的意思,泰雅族人很喜欢这样的称呼,后来演变成Sqoyaw,它还有一个美丽又优雅的中文名字,叫做“诗歌谣”。

环山部落位于串连武陵农场与梨山之间、台七甲线旁的山谷里,海拔平均约1,800公尺,云雾缭绕、水气充足。一年四季里,各类色彩鲜艳的花卉、香甜水果轮番上场争妍,尤其每到春天,我总会想起这处常被旅人遗忘的山谷聚落。 [2]

梨山风景区

面积约31,300公顷,对外主要联系道路为台8线及台7甲线。本区山峦连绵,登高可远眺群峰,欣赏云海不时变幻,而壮观奇特的峭壁峡谷间,溪流蜿蜒、瀑布急泻,景色秀丽清雅,无论是春赏花、夏采果、秋拾枫、冬赏雪的最佳观景好地方。梨山宾馆位于台8线中横公路海拔1935m处,是梨山地区的中心位置,更是当地指标建筑。 [3]

梨山赏花

位于中横公路中心的梨山,一年四季风景优美,随著四季更替,春季樱花、李花、桐花、桃花、苹果花相继含苞绽放,美丽的画面令人难忘;来到梨山赏花,最推荐 的就是这里知名的两大高山农场“武陵农场”与“福寿山农场”。

位于中横公路中心的梨山,一年四季风景优美,随著四季更替,春季樱花李花桐花桃花苹果花相继含苞绽放,美丽的画面令人难忘;来到梨山赏花,最推荐 的就是这里知名的两大高山农场“武陵农场”与“福寿山农场”;除了赏花,农场也随著月份展露不同的风采,过了春季,七~九月的水蜜桃梨子和九、十月的苹果都是这里的特产,来到这里伴随著美丽的花朵,不管是到武陵的生态园步道或是福寿山的天池,我想都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赏花好去处喔! [4]

武陵农场

于民国88年后开始由原本的休闲农业转型为以观光为主的经营方式,园区规划相当完善,有北谷农业景观区、原野游憩及高山植物生态园区、农业生态教学观察及体验园区、中北谷景观林带、赏蝶赏鸟步道、南谷游憩生态园区、七家湾遗址原住民文化等,另外还有数条步道及休闲广场,现在也提供住宿露营等服务。

福寿山农场

四季变化分明,因此有“一月雪天飞,二月赞桃妃,三月舞樱花,四月笑𬞟梨,五月捻茶香,六月潋菊黄,七月觅桃香,八月品梨甜,九月采𬞟乐,十月秋收丰,十一月枫红艳,十二月盈霜降”的说法,不论何时来到此,都可观赏到福寿山农场不同的风韵。 [5]

梨山茶区

位于海拔高度:1400-2600公尺。 产区特色: 梨山原名“斯拉茂”,位于南投县最北端,台中市与花莲县交接处,主要有福寿山农场、华岗翠峦佳阳大禹岭武陵农场等地区,约有五十甲茶园,皆以梨山茶称之。 梨山茶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长年云雾笼罩,又因冬季下雪之故,生长期长,造就茶叶叶肉肥厚,口味甘醇,冷矿味特别重。本区一年采两季,冬茶农历九月中开始采收,春茶农历六月份初开始采收。并因梨山盛产高山蔬果,茶园分布于果树之中,吸收天然果香,孕育出的茶树带有天然甜梨香气。 梨山茶区得天独厚的环境,所制作出来的茶极少有因萎凋不足、口感生涩的,可说是人间极品。 [6]

环境承载的极限在哪里?

一条充满故事的山路,一座纠结人与土地关系的山城,繁华、没落,期待再起,梨山与中横,在大自然的挑战下,将走出什么样的未来?五千多人落脚的大梨山,在农业、观光与生态之间拉扯,环境承载的极限在哪里?

一条充满故事的山路,一座纠结人与土地关系的山城,繁华、没落,期待再起,梨山与中横,在大自然的挑战下,将走出什么样的未来?五千多人落脚的大梨山,在农业、观光与生态之间拉扯,环境承载的极限在哪里?

2013年10月8号,一群梨山居民,凌晨两点摸黑出发,赶到九点之前抵达台北,争取中横复建。他们呼喊著“政府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包括道路。”、“未来我们的梨山,就是瑞士的型态,中横没有通,台湾就像中风。”

民国88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震碎了“人定胜天”的自信。中横上边坡八成以上发生崩塌,谷关德基之间的24公里,受损最严重。公听会上,公路总局第二区养护工程处处长陈敬明说,原来预定97年7月15号开放通车,但是7月2日碰到敏督利台风,花了二十几亿的修整,全都付诸流水。

民国93年8月,行政院宣布暂缓修复,原本梨山居民走中横到台中只要一个多小时,路断之后,必须绕道合欢山下南投再往台中,车程多上4小时,交通成本暴增,民怨四起。

民国97年,行政院核定中横便道抢通计画,提供梨山居民紧急维生需求,编定为‘台8临37线’,去年5月完工开放。日本关东大地震,山体恢复稳定需要40年,距离921地震14年后,大甲溪中游穿越的山区,还是崩塌落石不断。

期待中横贯通的还有当地农民。梨山是温带作物的重镇,温带水果、高冷蔬菜、茶叶种植面积超过4000公顷,年产值超过26亿元。农地主要分布在福寿山农场、新佳阳、松茂、环山的原住民部落,以及实行租地造林政策的国有林班地。因为气候地理条件,种出来的作物风味独特。

开通了中横,带来的是资源还是破坏?一条快速连通都会与高山的道路,一座在生态与开发之间挣扎的山城,在居民期待与环境条件之间,当上位计画依旧模糊,山路与山城,环境与经济,梨山的未来,还在摆荡。 [7]

视频

我们的岛 梨山

一条充满故事的山路,一座纠结人与土地关系的山城,繁华、没落,期待再起,梨山与中横,在大自然的挑战下,将走出什么样的未来?五千多人落脚的大梨山,在农业、观光与生态之间拉扯,环境承载的极限在哪里? [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