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福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直植福宮的宮址在台北市中山區成功里北安路608巷14弄1號,乃臺北市大直居民之生活精神信仰中心。大直早在清代原為台北廳芝蘭一堡。明清之際,漢人移民入墾,沿八芝蘭堡(今士林)向內湖發展,依古道(今之劍潭山親山步道)越嶺通往大直庄,在山麓虎頭處立有一座小石廟(即今七海官邸山麓下)。石廟內嵌有『福德正神』石碑一座(今立於正殿右側),昔時稱為『虎頭土地公』,庇佑庄民行旅平安。
十七、十八世紀嘉慶年間,一唐山商人採樟煉樟腦經此,遂將隨行配奉的『池府千歲』神像供祀於石廟內供庄民膜拜,奠定日後『福德正神』與『池府千歲』暨眾神祇惠予植福宮旺盛香火之淵源。
西元一九三七年(昭和十二年),當時台灣督府欲擴大台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及闢建護國神社(今忠烈祠)的參道,『土地公廟』被迫遷建於日產地之原楊公媽私人土地上。(今永安里、詳載楊公媽祠誌)。此次的土地徵收,日本人將大直規劃為封閉的要塞特區,影響大直後世開發甚為深遠,加之國民政府遷台後承續日人營舍使用,更形成了著名的大直特區,對大直的經濟發詹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臺灣光復後,大直農耕豐收、磚窯業興盛,庄民為感念神恩及楊公媽之靈驗,倡議再度擴建土地公廟,並立楊公媽祠供庄民永祀。遂由當時永安里里長潘紅英、成功里里長莊振源勸募計畫,及大直全庄里民善信大德熱心捐獻鼎立玉成,復經由名人提名為「永植福慧」,此為『大直植福宮』命名之緣由。
『植福宮』奉祀主神為『福德正神』,正殿奉祀『送子觀音菩薩』(劍潭古剎)、『天上聖母』(關渡宮及北港朝天宮)、『保儀大夫』(木柵忠順廟)。左側殿奉祀『保生大帝』(台北保安宮)、『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右側殿奉祀『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南鯤鯓代天府),左側殿廂恭奉『值年太歲星君』等諸神,垂佑黎民百福千祥合境欣榮。
『植福宮』每月農曆初二、十六日都誦經疏文祈福;二月初二日『福德正神』聖誕千秋為『植福宮』最大慶典聯歡活動之一,其他重大節慶佳節為:農曆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大帝聖誕千秋。農曆三月卄三日,『天上聖母』聖誕千秋。農曆七月十八日 『慶讚中元普渡法會』。農曆十月十五日下元『水官大帝』聖誕千秋。是日皆舉辦『祈安植福四大法會』,聖恩垂降國運昌隆百業興、神安人樂福千祥。 『植福宮』地靈人傑、廟貌巍峨、宮會務管理健全,香火鼎盛,管委會力促回櫃地方、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活動,今日,備受國際觀光團旅遊界肯定,明定為一廟宇文化觀光據點,誠是『植福宮』所有信眾之福。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1]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复兴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祠,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