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在成都时创作的七古。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转意。开头四句追叙未拔之前;"东南飘风"四句正写为风雨所拔;"沧波老树"四句写拔后回思之情,两句切自己写,两句写一般人;最后四句表示深致哀悼。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型体制相似,都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时杜甫在成都。这年秋天的风雨不但摧破了草堂茅屋,而且将一棵堂前老楠树连根拔出。这棵楠树为杜甫深惜深受,杜甫常在树下吟诗,此次又目击楠树与风博斗,最终树为风所拔,这与杜甫的性格、身世有相似之处,所以杜甫深深的感慨。

作品原文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1]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⑴,五月仿佛闻寒蝉⑵。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⑶。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⑷!

沧波老树性所爱⑸,浦上童童一青盖⑹。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⑺。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⑻。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⑼!

作品注释

⑴诛茅,剪除茅草。总为此,全都为了这棵楠树。

⑵楠树高大,故发出的声音,有似寒蝉。寒蝉。蝉的一种,深秋时鸣于日暮,声音幽抑。

⑶此句极写风力之大。流云气,因兼有雷雨。

⑷此二句摹写楠树和风雨斗争的状态,字字惊心动魄,读者仿佛看到杜甫本人和丑恶的现实作斗争的形象。浦起龙注:"犹力争,壮其节也。岂天意,非其罪也。"

⑸树倚清江,故曰沧波老树。

⑹浦,水边。童童,一作亭亭。青,一作车。按《蒿楠》诗:"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则当作青。

⑺树大荫浓,可避雪霜,故野老频留树下;树高迎风,如吹笙竽,故行人低回倾听,不忍即过。见得楠树,人所共爱。

⑻虎倒龙颠,写老楠僵仆之状。杜甫多用龙虎形容松柏等古木。如《双松图歌》,"白摧朽骨龙虎死。"《病柏》:"偃蹙龙虎姿。"委,弃也。"泪痕血点"句作写树看更好,树经雨涅,躺在地上有如泪痕血点满垂胸臆,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但也包含了自己的痛惜。

⑼无颜色,即大为减色。浦起龙注:"虎倒龙颠,英雄末路,泪痕血点,人树兼悲。无颜色,收应老辣。叹楠那;自叹耶?"

名家点评

《后村诗话》:溪楠、茅屋为风所拔,不以草堂茅屋飘飖为忧,方有惜古木,庇寒士之意,其迂阔如此!

杜臆》:"沧波老树",又重说起,以钟爱故,却异常调。

《杜诗详注》:申涵光曰:首二,似七律起语。

《诗辩坻》:子美《楠树叹》亦近祖直,然至"天意"处一断,"沧波老树"复起,作两层叙,便复有致。

《唐宋诗醇》:势取矫厉,意主朴实。

《读杜心解》:末四,深痛摧埋失色,配次段。"虎倒龙颠",英雄失路;"泪痕血点",人树兼悲。"无颜色",收应老辣。叹楠耶?自叹耶?殷仲文有言:"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杜诗镜铨》:蒋云:写楠树耳,不觉写出一篇《离骚》、两道《出师表》。张云:二句尽风木相激之状("干排雷雨"二句下。又追叙未拔之先("沧波老树"二句下)。语亦奇("虎倒龙颠"句下)。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视频

诗圣杜甫的故事

诗圣杜甫(上)

参考资料

  1.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诗词古文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