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毛马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毡毛马兰 |
中文名: 毡毛马兰 别称: 岛田鸡儿肠、岛田马兰、毡毛鸡儿肠 目: 菊目 亚科: 紫菀亚科 族: 紫菀族 属: 马兰属 种: 毡毛马兰 分布区域: 中国中部、东部等 组: 马兰组 外文名: Felt Ma Lan 拉丁学名: Kalimeris shimadai (Kitam.) Kitam. 科: 菊科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菊亚纲 亚族: 紫菀亚族 命名来源: Act. Phytotax.Geobot 6:50.1937
|
毡毛马兰(拉丁名:Kalimeris shimadai (Kitam.) Kitam. ),是菊科马兰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状茎。茎直立,多分枝。舌状花1层,有毛;舌片浅紫色;管状有毛。瘦果倒卵圆形,极扁。分布于中国中部、东部及东南部。生于林缘、草坡、溪岸,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毡毛马兰的全草可用于清热解毒,利尿,凉血,止血,也用于目赤。[1]
形态特点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茎直立。单叶互生,质薄,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6(-10)厘米,宽0.8-2(-5)厘米,顶端钝或尖,边缘有疏粗齿或羽状浅裂,基部渐狭,无叶柄,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突起;茎上部叶较小,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疏有短毛,边缘膜质,有睫毛;舌状花1层15-20,舌片浅紫色;筒状花多数,被短密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极扁,褐色,边缘浅色有厚肋,冠毛长不到筒花筒部之半,不等长,易脱落。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于河边、田边、路旁、沟边、低草地及低湿处。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积食、利尿,散瘀之效;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称“马兰头”。本种在叶形、总苞片形状及有无毛方面多变异。
品种分类
毡毛马兰与马兰接近,主要以叶被毡状短密毛,总苞稍大,及冠毛较强为区别。叶有时具较深的裂片,接近羽裂叶变型 (f. pinnatifida Kitam. in Journ. Jap. Bot. 19: 341. 1943.)
马兰属
▪ 裂叶马兰 ▪ 马兰 ▪ 全叶马兰 ▪ 山马兰 ▪ 长柄马兰 ▪ 蒙古马兰 ▪ 毡毛马兰
应用价值
可以用药,全草:辛、苦,凉。清热解毒,利尿,凉血,止血,也用于目赤。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俗称“马兰头”。本种在叶形、总苞片形状及有无毛方面多变异。
地理分布
产于中国中部、东部及东南部(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生于林缘、草坡、溪岸,常见生于河边、田边、路旁、沟边、低草地及低湿处。
参考消息
- ↑ 毡毛马兰Kalimeris shimadai (Kitam.) Kitam., 植物通,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