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第九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江门市第九中学江门九中即江门市第九中学。江门市第九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百年老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水南学堂,此后曾多次更名办小学。
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外贸部长叶季壮同志曾在水南学堂旧址设立中国共产党新会支部和工会,领导过江门、新会一带的土地革命,组织工人、群众支援省港大罢工。1973年,升格办初中,为江门市第九中学,属江门市教育局管理。1996年,被评为江门市一级学校。江门是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江门地区又称“四邑”、“五邑”。面积9541平方公里,江门约占珠三角地区的1/4,人口412.64万,其中市区人口达133万。江门是绿色城市,著名侨乡,旅外侨胞达28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07国家和地区,是“中国第一侨乡”,约占全国海外华侨的1/10。
中文名称:江门所属地区:广东省下辖地区:辖蓬江等三区及台山等四个县级市电话区号:0750邮政区码:529000地理位置: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侧面积:9,541平方公里人口:414.27万方言:粤语次方言江门话气候条件:属亚热带低纬地区,温暖多雨著名景点:圭峰山国家AAAA级旅游山景区等行政区划代码:440700
师资力量
目前全校有教学班24个,学生1236人。全校在编教职工74人,专任教师64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学历36人,本科学历达标率60.9%。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7人,中级职称46人。学校现有用地面积15000 M2,生均占地12M2,建筑面积10667 M2,生均面积8.63M2。学校依山而建,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错落有致;教学区、运动区分开;学校环境优雅美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中华的学生大部分是大、中、小学的音乐教员及音乐骨干,还有一部分职工。上课方式是采取星期日上午上视唱练耳、乐理,下午上新音乐讲话及合唱、合奏等,主科都在教师家里上课。 中华星期音乐院的活动一直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密切相联,大部分学生回到自己的单位后,坚持以歌咏来配合运动,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地投入到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斗争中去,学生们创作演出了反对美蒋阴谋反共的活报歌舞《两相好》,以及《古怪歌》、《唱出一个春天来》、《太阳出来了》等歌曲。1947年元旦,学生又参加了上海文艺界的联欢演出,有的学生还表演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以》。由于中华的学生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因此也遭到了反动派的禁忌。特务们曾用信封装了两颗子弹寄到音乐院来进行恐吓。但是,在李凌、孙慎等人的领导下,中华星期音乐院坚持了革命斗争,培养了一批音乐运动干部和优秀的艺术人才,如田沛泽、肖黄、谷叶、陈惠清等。
1947年初,郭沫若在上海文艺界作关于反对内战的报告,新音乐社上海分社的指挥庄枫到会指挥群众唱反内战的歌曲,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李凌等被迫转移到香港。在香港,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壮大革命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发展新音乐运动的有生力量,李凌和他的战友们决定要办好三件事;第一,扩大《新音乐》月刊,并向国内外发行;第二,创办香港中华音乐学院,培养革命骨干;第三,充分及扩大香港的歌联活动。
香港中华音乐学院分作曲、声乐、器乐三个组。由在广东艺专当音乐系主任的马思聪兼任院长并每月一次到香港给学生们教授小提琴,李凌任副校长。第一期的学生有四五十人,第二期猛增到九十多人。学生大多数是香港各工会的音乐骨干,学校的音乐教师。因此,自然就形成了以学院为香港歌联的活动中心。1948年春香港歌联举行了“千人大合唱”,演出了《黄河大合唱》,为香港歌咏历史上创出了新记录,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新中国第一任中央乐团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文艺界呈现一派生机,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建立一个中国的艺术院校。当时在北京暂时找不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合适地址,根据李凌的提议,经周总理的同意并得到新任天津市市长黄镇的大力支持,就在天津音乐学院的所在地,将北平艺专的音乐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上海中华音乐院,以及鲁迅艺术学院的音工团合并,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由马思聪任院长,吕骥任副院长,李凌任副教务主任。
主要办学经验及办学特色
(一)优化办学条件,打造一流环境
自2004年投入200多万元加强学校建设,顺利通过江门市一级学校第二次复评后,学校根据评估组提出的整改意见,修订了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向省一级学校迈进”的目标。我们对照省新颁行的评估标准,逐项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扎扎实实进行整改,又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改造实验大楼,添置教育教学仪器。学校教学设施[1]配套,设有教学辅助用室33间,教室与教辅室的比例达到1∶1.3,完全满足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学校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较为先进,拥有电脑255台,其中教师用机70台,达到每人一台的要求;设有多媒体电教平台35个,建有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教学、管理和信息传递正向数字化迈进。学校图书馆藏书达4万册,生均33册,电子读物3.5万册,报刊81种;各学科常规教学设备及体育卫生器材、医务室常用药品均按省标准配齐。校园运动区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2]运动场,有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乒乓球台12张,风雨活动场353平方米。
学校还致力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全面构建,立体布局,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努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花草树木赋诗,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以校风、教风、学风、修身、立志等内容布置校园,催人上进。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名家书画、艺术长廊等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以学校办学理念为主题的大型浮雕和校园中心雕塑激励着全体师生拼搏奋进。
(二)创新办学理念,努力追求卓越
我校遵循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树立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办学意识,明确“创一流学校,办优质教育” 为办学目标,“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立足管理创新,逐步形成严谨治校的办学特点。
学校突出“德育为首,智育创优,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的办学理念,以“重德育、促智育、发展人”为核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优秀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学校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活校,质量强校,笃行“三个严谨”(严谨治校、严谨治教、严谨治学),致力“三大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教学质量管理工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育人体系和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 ↑ 教学设施,道客巴巴,2014-02-27
- ↑ 塑胶跑道,是否安全?塑胶跑道是什么?,小红书,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