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沃日歸來(沈梅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沃日歸來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沃日歸來》中國當代作家沈梅潔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沃日歸來

從西藏回來,已逾十日。一直想寫點什麼。卻總找了太多的理由,遲遲未下筆。首次看到沃日,是本次做旅行攻略時,發現它正好處於雙橋溝到小金縣的路上。因為有保存完好的土司官邸及碉樓而著稱。對於這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建築,內心一直是嚮往的。但行程相對緊湊,當初想時間合適便去看看,時間倉促便略過去。

結果,那日到沃日時已是傍晚六點,夕陽餘輝下,沃日土司的官邸威嚴屹立,碉樓巍然在側,前面不遠就是日夜奔流不息的沃日河。交相輝映下,只一眼,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它厚重的歷史與曾經的盛況。女兒順着那陡峭的鐵梯攀爬上了碉樓。看着她拿起望遠鏡舉目遠眺的模樣,不由得想到當年肩扛槍支站崗的藏族小伙是多麼的英勇無畏。土司的官邸正處於維修狀態,一扇鐵門阻止了我們想進去一探究竟的腳步,繞道一周,有氣勢磅礴之感,當年居住在此的最高地方統治者該是多麼的威風凜凜啊。

周邊的藏式民居井井有條,當即決定住下了。在旅店安頓好,時間尚早,便決定去沃日街上走走。一個轉角,眼前豁然開朗。一條長長的藏式風情銜道呈現在了眼前。讓人不由得想走近它,感受它的歷史與人文。街邊民居的外牆上,又出現了許多海螺的圖案,正百思不解間,對面小院的院門開了,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探出了頭,友好地望着我們。問明來意後,他盛情邀約我們進了他家小院,麻利地攀上木梯,為我們一家一人摘了個黑布侖。給了我女兒後,又再摘了個,說學生不容易的,要給她兩個。然後開始為我們講解了海螺圖案的喻意,海螺在藏傳佛教里代表着達摩的聲音迴蕩不息,佛法的生生不息。

告辭間,老者說,你們一家遠道而來,我陪你們走走吧。我們頓感甚喜,在老者的陪同下,我們沿街而上,聽他講述沃日的前世今生。沃日,由藏語音譯而來,意喻是塊肥沃的土地,遙想當年,商賈雲集,客棧林立。而如今,沿路兩邊枝頭壓彎的蘋果樹,及蔥鬱的玉米林見證了沃日的富饒。沿途不時有村民和老者寒喧的畫面,印證了沃日純樸的民風。老者姓程,八十歲了,之前做過多年的大隊書記。他指着腳下的路,路邊的果木,自豪地說這都是他們當年的政績,確實讓人欽佩。而後,談及家庭,才知曉藏族家庭里,女人才是當家的,母親這個角色在家庭中的地位首屈一指。他的母親屬於藏族貴族階層,從小他們兄妹幾人都接受了母親良好的啟蒙教育。比如,子女做錯了事,父母在教導時,子女千萬不可頂嘴,有委屈得下來再找父母溝通。藏族對忠孝的理解跟漢族不分上下。對子女的教育也是竭盡所能,當年土司的兒女就順絲綢之路去了新德里留學。程叔叔及其兄妹的子女也都大有出息,考學出來,各自的職位都不錯。

而在沃日,夜晚是寧靜祥和的,沒有發生過偷竊事件,整個小鎮其樂融融,少了城市人情的冷漠與冰涼。一路走來,晚霞絢爛,心情舒暢,一個人傑地靈的小鎮,讓我切實感受到,智者隱於林,家庭的良好教育之於子女,是莫大的重要與關鍵。而中國各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禮儀之於我們,亦是最好的受教。鄉野間,有智者引領我們前行,乃此行最大的幸事。[1]

作者簡介

沈梅潔,女,祖籍四川雅安。現住成都,從事財務工作。業餘喜歡讀書,寫寫隨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