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沈葆祯(1820年—1879年),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他的妻子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儿。沈葆祯是晚清“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先后曾任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
经历
被太平军围攻,夫人城楼上击鼓
沈葆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四年(1854年)改任御史。任职江西咸丰六年(1856年)改派江西,任九江知府,追随曾国藩与太平天国作战。当时,城池被太平军围攻,守城的沈葆桢与夫人同登上城楼,沈夫人甚至仿效南宋梁红玉在城楼上击鼓,守军士气为之大振、击退敌军。 咸丰十一年(1861年)沈葆桢升任江西巡抚。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南京),幼天王洪天贵福及洪仁玕、黄文英等逃至江西,皆为沈葆祯所擒因功授轻车都尉,加头品顶戴。
船政大臣
1866年,左宗棠于福建设立马尾船厂,仍在筹备中旋即被调任陕甘。左宗棠荐沈葆祯代其事,沈于次年(1867年)被任为船政总理大臣。沈葆祯为船政大臣时,对中国的现代航海事业及洋务运动皆贡献甚大。 沈葆祯除了在马尾兴建船坞,制造现代船舰以装备福建水师(同时更供应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其他舰队);更非常著重人材培养,建立了中国首家海军学校福建船政学堂,训练之人材中不少成为日后北洋水师的中坚。[1]
牡丹社事件
1874年5月,日本派兵攻打台湾,清廷闻讯后派遣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紧急前往台湾筹办防务。不久之后,清廷获知日军已登陆台湾,且与台湾原住民发生激战,因此改授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将福建所有镇、道归其节制,江苏、广东沿海各口轮船准其调遣,以便与日本及各国按约交涉。沈葆桢受命后,便与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李鹤年联合上奏,提出联外交、储利器、储人才、通消息等四项要求,清廷均予以嘉许,并命迅速办理。
6月,沈葆桢与福建布政使潘霨一同来台。沈葆桢以军备刻不容缓,台南市府城为根本之地,遂于安平兴建炮台,置放西洋巨炮以为防御(即“亿载金城”),同时派兵分驻枋寮、东港等地,并请调淮军最精锐的武毅铭军(刘铭传部)唐定奎部队六千馀人,及总兵张其光、吴光亮等洋枪队及粤勇共八千馀人先后抵台,积极备战。
虽然此时台湾情势一触即发,但清廷本身海防空虚,新疆回乱未平,不希望与日本发生正面冲突;日本也因饱受台湾南部瘴疠之气所苦,同时并未具备大规模对外征战能力,双方遂签订北京专约,日军撤离台湾。
在台湾的建设行政区划的调整牡丹社事件后,沈葆桢决定在日军登陆的琅峤地区设置恒春县,同时奏请在台湾北部设立台北府,将淡水厅及噶玛兰厅分别改为淡水县及宜兰县。[2]
著作
《沈文肃公政书》
创办船政学堂
同治五年(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奏时,提出要设立船政艺局,培养航海人才,并学习外国先进的轮船制造、驾驶技术。他认为,学习西方这些技术非常必要,可以“防海之害而收其利”。
左宗棠认为,要选拔少年人才,全面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数学等。刚开始,政府还要对此进行鼓励,给学员们发薪水。清廷认为这非常有必要,就批准了他的奏折,决定成立船政局,制造船舰和火炮。
于是,这年底,专门培养海军人才的第一所船政学堂在福州诞生。由于当时左宗棠调任西北平乱,清政府任命沈葆祯当第一任船政大臣,主管这项工作。由于,他是清廷任命的首任船政大臣,为船政学堂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因而被公认是中国船政学堂最早的创办者。
船政学堂的名称一开始叫“求是堂艺局”,第一次招生考试由沈葆祯亲自主持。这次招考的主要考题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当时,中国著名人物严复报名参加。恰好严复的父亲刚刚去世,因此他对这个命题理解深刻,答卷时情真意切,文采飞扬。沈葆桢看后非常欣赏,以第一名录取了他。
这所最早的船政学堂设立在福州城内,从成立之初,就聘用了外教,讲授最前沿的造船、航海专业知识。学堂还规定,学生中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人将被派往西欧深造。这极大鼓励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水平大为提高。后来,船政学堂毕业生中,有不少人成为北洋水师的高级将领。因此,“求是堂艺局”也被称为中国海军摇篮。
船政学堂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校舍位置在学校的前面,也称为前学堂,主要教授造船、轮机及设计等。造船方面当时法国比较先进,因而由法国导师担任教学工作,所学科目主要有法文、几何、数学、微积分、物理、机械等。教学时一律使用法语,用的课本也是法文的。不久,前学堂又增设了设计和轮机专业,后来又增设了技工学校。
另一部分在学校后面,是后学堂,主要学习航海技术。当时,航海技术英国在全世界领先,故此后学堂是英国导师讲课,主要科目有英文、数学、几何、天文、地理、航海理论等。
第二年夏,福建马尾的两座教学楼和60多间学生宿舍建成了,于是,“求是堂艺局”搬家,从福州迁到了马尾,并正式改名为船政学堂。
船政学堂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前学堂的学生一般要到船厂实习,而后学堂的学生则要到船上具体操作。沈葆祯担心学生们没地方实践操作,决定组建一个造船厂,马尾这个厂当时也是远东最大的造船厂,有好几艘专门制造和购买的船供学员们实习操作。光绪年间,船政学堂还派出首批留学生到英、法等国学习。
马尾船政学堂为清朝培养了大量海军人才,李鸿章对此特别满意,盛赞马尾船政学堂是“开山之祖”。创设北洋海军时,除了提督丁汝昌不是海军出身,其馀各舰的管带、帮带都来自马尾船政学堂。甚至民国成立后,中国海军许多著名人物仍然来自这所船政学堂。
沈葆桢在任9年,马尾各学堂的教学、管理均保持较高质量。从同治五年到光绪三十三(1907年)停办,41年共毕业了628个学生。辛亥革命后,在船政学堂的基础上,国民党建立了海军学校,1949年迁往台湾。[3]
福州故居
沈葆桢故居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是沈葆桢在江西九江知府任上购得。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宫巷26号,是一幢具有历史文物意义的明代建筑。
故居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47平方米,共四进。大门口高悬“进士”牌匾,宝蓝底金字。厅堂挂有四面“文魁”、一面“经魁”、一面“拔贡”大牌匾。一进东西廊下原有仪仗执事牌二十馀面。正厅隶书抱柱联写“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二进、三进格局相同,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斗拱 多为方斗,雕刻构件;有前后天井、前后厅、左右厢房分前后房。四进倒朝楼,木结构,楼下卧室,楼上藏书。
各进东侧有小门通东邻的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故居。
主座西面隔墙外大小两个跨院有“补竹篱”花厅、“三友斋”书斋、“海棠轩”签押房。小跨院有“饮翠楼”,是沈家藏书楼。
宅院四面风火墙,墙头弧形翘角,翘角和墙头上均有彩色灰塑人物、花鸟、虫鱼,形态各异,生动活泼,尽显明清时期福州民居传统墙头雕塑艺术的特征。
1988年沈葆祯故居被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福州市名人故居”;1996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此故居产权仍属沈家人,暂未对外开放。[4]
“奉旨碑”
“奉旨碑”为一八七四年(清同治十三)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奉命来台为钦差大臣:办理海防兼处理各国商贸海事,受当时的万金本堂神父所托向清穆宗皇帝请奏准予传教自由。清穆宗皇帝纳奏,亲赐照准奉旨和天主堂各两块圣石,命沈葆祯亲笔以剞石。 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沈葆祯再度来台时,送予万金及玫瑰堂。一九二八年拆除前本堂,改建为现在玫瑰圣母堂时,被深埋于土中。一九七二年本堂教友钟意姑婆捐建圣母亭时,于圣堂前左侧掘出,当时本堂潘琼辉神父雇工立于圣堂前门上面。[5]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是全国最早,也最著名的郑成功祠。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并以台湾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建设台湾不遗馀力,深得民心,死后人民设庙奉祀,但为避免清廷找麻烦,故称郑成功为“开山王”。开山路之名,也是因此而来。
清同治13年,钦差大臣沈葆祯奉命来台办理防务,深入民间才发现郑成功对建设台湾的贡献,上书皇帝强调郑成功是明室遗臣,而非乱臣贼子,建议建祠纪念之。朝廷同意后拨款立祠,谥号忠烈,并在正门石匾提“明延平郡王祠”,这是清朝首度承认郑成功的事迹。
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间,俗称郑成功庙或开山圣王庙,位于台南市开山路,占地9400馀坪,奉祀台湾开山始祖郑成功及其部将,为台湾的重要古迹。占地广阔,庭园修筑极美,整体风格庄严典雅,是台湾唯一福州式庙宇建筑。
延平郡王祠分为照壁、供奉郑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与宁靖王的后殿,以及东西庑。厚重的琉璃绿瓦,衬著低矮的红色墙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园的池榭垂柳,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祠中收藏许多古文物,包括珍贵的沈葆祯手书。东西两庑则陈列郑氏部将牌位、仪仗等。后殿中央供奉郑氏母亲田川氏的牌位。庭中的两棵古梅是郑成功亲手所植,已有300年历史,每到寒冬吐露芬芳。祠堂右边的台南民俗文物馆,展示有民间的艺术品、古代生物标本及古代匾碑,馆藏丰富。祠前右侧并保留著两座铜制古炮及七座铁制古炮。[6]
沈葆祯对联
沈葆桢奏准将开山王庙改建为延平郡王祠后,初建之际正值推动开发台湾后山重大政策时期,因此闽台官员群集,沈葆桢建祠时率先题下脍炙人口的名联:“辟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木刻对联现置于正殿两旁。同治12年(公元1873年))的“独奉圣朝朔,来开盘古荒。”对联由郑成功文物馆收藏,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颂扬郑成功母亲的“值明运穷时故英灵不毓中土,辟炎荒创局惟烈母乃生奇儿。”对联则放在后殿太妃祠郑母田川氏牌位两旁。[7]
参考资料
- ↑ 航海往事:沈葆祯创办船政学堂. kknews.cc. 2019-04-15 [2020-08-18].
- ↑ 沈葆祯的生平事迹
- ↑ 航海往事:沈葆祯创办船政学堂
- ↑ 沈葆桢故居
- ↑ 历史沿格【圣堂历史文物】>“奉旨碑”
- ↑ 延平郡王祠
- ↑ 沈葆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