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滄州單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滄州單橋距滄州獻縣城南6公里,橫跨在滹沱河故道上,當地人稱單橋,又名善人橋。

基本情況

單橋,因地處京德古御道和滹沱河的交匯點上,自古即為南北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後,人來車往,更感到無橋之不便。明正統六年(1 441年)開始建木橋,因滹沱河水勢洶湧,木橋屢經毀復,耗費了大量人力財物。河間知府王逢元等,為長久之計,提議修建石橋。獻縣知事李粹 自捐資主修,邑人劉尚用、石守志、張九敘等捐資募款[1],力成此舉。為此捐資出力者不計其數,就連石料都是商船縴夫不辭勞苦從千里以外的 太行山區義務代運。經過8年的努力,於崇禎十三年(1640年)落成,而成為京南的交通咽喉。至今橋面仍留有20公分深的車轍,可見石橋當年的 繁華。自明代以後,單橋歷代都設有重兵把守。日本帝國主義侵占華北時,對京德古御路採取避村過野,裁彎取直的辦法,向西移了1公里重新 修建新橋,使興盛了幾百年的單橋冷落蕭條下來,而石橋也得已完好地保存。

整座橋全部用青石砌築而成,有資料記載全長755.5米,寬9.5米。設計者成功吸收了趙州橋盧溝橋等古代石拱橋的建築精華,同時根據地形特徵和實際需要,打破了古建築對稱的傳統格局[2],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單橋弧度南北不對稱,橋面、橋墩南高北低,橋面南坡陡,北坡緩。單橋有9孔,取吉祥、至尊之意。大孔5、小孔4,大孔之間有小孔,大小相間,錯落有致。這樣設計減輕了橋的重量,減緩了洪水對橋身的衝擊,更是適應了滹沱河水量大、河流在此急轉彎的需要,便於泄洪和行船。橋上的石刻工藝可謂是獨具匠心,宛若鬼斧神工。橋望柱上的獅子和券項上的(蟲旁加八)(蟲旁加夏)大小不一,神態各異,栩栩如生。28塊欄板雕刻了各不相同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單橋的設計和建造者定是一群建築和藝術大師的精英組合,使得石橋設計既科學、牢固、實用,又美觀精緻,具有極高的科學和審美價值。

當地至今對單橋還有「三千獅子,六百猴,七十二統蛟龍碑」的傳頌。此橋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滄州單橋 相關視頻

滄州獻縣單橋景區
單橋滄州鹽山千童祠河北滄州也許有你尋覓的旅行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