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泛前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泛前陂》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

《泛前陂》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一首诗。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泛前陂[1]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王维

作品出处;《全唐诗》

作品原文

《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

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作品鉴赏

这首诗真可谓清空一气。读来脏腑如洗:风清月朗,天高云眷,山峦连绵而白鹤闲静,荡舟剞湖,逸兴赏秋,远离尘世,一无尘心,恍生飘飘欲仙之感觉。

首联写秋夜独游的感受.潜身于山水,陶醉于清秋,物我同一,情景相融,身心完全放松之际,诗人找到了天籁自然与本真自我的集合点。尾联写任棹未还的兴致:独自荡舟剞湖.以至于浑然忘我,至夜不归,穷尽而复通,欣然自适而不禁悠然入禅,获得了委运任化的自由洒脱。中间二联写涛人对于山水的深切体验一涛人精心选择飞鹤、云野、澄波、清月四物象,构成涛意禅意两兼的境界,而诗人则在与山水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自由来往,其人性本真也在此体验中得以澄明朗现。

二颔联"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二句的构句方式很特殊,也很别致。这种语用助渊的结构极难,不能刻意模仿,否则"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加霜也"所谓的"头巾气",是一种酸味,指语言的刻板别扭,但有学究的迂腐,而无诗的生机灵动一这种语言结构,在王维诗中也极其罕见,看来他也不敢轻易为之。此二句中用"以"用"之",在表达上显得微妙而深曲,诗人的个体性感觉更强烈,简直渗透进一科物我不辨的幻觉,其"畅"既是鹤的神情也是人的神情,其在云缥缈既是山的状态也是人的状态。

人与自然同流而归一,一片勃勃生机,既自由兴作而又各得其所。颈联"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二句中的"将""方"二虚词,也极富待意的弹性。虽然二副词不能单独地指称实物,也不带有什么具象性,却生成了一种特殊的结构肌理,用于联系沟通却给"澄波"与"清月"I附加某种形式与情态,使这些物象不仅呈现出一种天机兴作的进行时,表现了一种生生变化的运动状态,而且也构成一种微妙的相互关系,生成了一种"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禅意。

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山水自然的深切体验,是审美体验又是宗教体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禅在刹那。又在永恒,虚空中有妙有,妙有即是虚空,变幻无常,生生不息,这种诗的意境之创造,远绍道家的"见无外之境"说,近承佛家"境由心造"论,是对中国诗歌的贡献。

名家评价

明·杨慎《升庵诗话》:"王右丞诗:"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孟浩然云:"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虽用助语辞,而无巾头气。宋人黄陈辈效之,如:"且然聊尔耳,得也自知之。"又如:"命也岂终否,时乎不暂留。"岂止学步邯郸,效颦西子,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再霜也。"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作者简介

王维[2](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

视频

王维创作风格

王维: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 诗词古文网;
  2. 王维简介 诗词古文网;
  3. 王维诗人的简介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2-2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