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泽州古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泽州古桥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泽州古桥,指的是历史上修建于晋城市的古桥梁。在其境内,史有记载的,有景德桥(又名沁阳桥、西桥、西关大桥)、景忠桥(又名永济桥、东桥、东关大桥)、南大桥、七岭桥、长涧桥(又名三里桥)、双桥、迎旭桥、万年桥、双李桥、永固桥、通济桥、长桥、通怀桥、宁静桥等。

基本内容

气候类型: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山西晋城市

中文名称:泽州古桥

著名景点:景德桥、景忠桥

历史沿革

晋城市古称泽州、泽州府,是三晋的东南门户。古老的泽州,人们就把修桥铺路与行善积德连在一起,对启蒙的交通事业有一定的积极性。在其境内,古桥经过百年风雨冲刷,或荡然无存,或仅有遗迹,或残损无几。那些随着流光飘然而去,又无资料记载的,无法考证,留给人们的只有一片茫茫空白的无限遐思。

史有记载的,有景德桥(又名沁阳桥、西桥、西关大桥)、景忠桥(又名永济桥、东桥、东关大桥)、南大桥、七岭桥、长涧桥(又名三里桥)、双桥、迎旭桥万年桥双李桥永固桥、通济桥、长桥、通怀桥、宁静桥等。

另外,据史料记载,在晋城市郊大箕乡迎旭桥附近,曾有过一个天然石桥,这是山西省唯一的关于天然石桥的珍贵记载。这些有史料记载的泽州古桥,共有16座,以景德桥最为著名,它与景忠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桥与古代人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古代交通建筑的主要成分,而且是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多少诗人骚客对小桥流水作了生动的描述。泽州古桥是古老泽州的交通建筑和文化生活的缩影。

古桥列表

景德桥

景德桥位于今晋城市城区西关的西沙河上,因为西通沁水、阳城,故初称沁阳桥,又名西关大桥、西大桥、西桥。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桥西兴建景德庙,从此改名为景德桥,是全国继河北赵州桥之后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桥之一,也是山西省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石拱桥。1965年被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泽州府志·津梁》记载,景德桥系金大定己酉(1189)知州黄仲宣创建,明昌辛亥(1191)告成,桥下无水时可行人。清乾隆四年(1739)三月至乾隆五年(1740)四月,于桥西关上下游增修四面石塘(护岸),“石塘共长十五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广半高之数”,共用大条石一千三百余丈,用工六千五百余个。清乾隆四十八(1783)于桥上游西岸埋设一根铁柱,用两道铁箍固定在侧墙上,以观察水情,相传铁柱是河南驻晋商人为观察故乡水情而埋置的水位标。河水淹没头道铁箍,河南就有水灾险情,便立即派人驱马下山告急,作好预防水患的准备;如果洪水淹没二道铁箍,则表示河南已遭水淹。1956年,中央政府拨款一万元人民币对大桥进行维修,于东岸埋设一仿制铁柱,当年12月完工。

据《重修沁阳桥堤碑》记载,景德桥“长十丈,宽一丈七尺”。1980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袁德熙教授一行4人前来晋城考察古桥,实测景德桥全长33米,桥面宽5.9米,主拱净跨21米,矢高4.9米,矢跨比1/4.3,拱厚1米。主拱圈为等截面圆弧形坦拱,由15条纵肋并列砌筑而成,边肋拱石高73厘米,长115厘米,宽42厘米,中肋拱石长为95、108、113、123、170厘米不等,宽为25、31、46、50厘米不等,拱宽5.65米,拱石与拱石之间有腰铁相联。拱石的上部铺有厚度为28厘米的伏石,伏石向外突出25厘米,形成拱眉,既可减少雨水对拱券镶面石的侵蚀,又可使桥的正面富有立体感,美观大方,踞伏在主拱券两肩上的腹拱为半圆形拱,跨径3.1米,拱券厚度为58厘米,横向分路砌筑,与现代拱桥砌法相同。腹拱的内侧拱脚置于主拱券上,外侧拱脚置于桥台上。采用了敞肩建筑,可减轻桥体自重,加大排洪能力,使桥造型更加美观。

景德桥主拱券侧面雕有兽头、海马、龙形、海水、螭首等各种精美浮雕,刻工细腻,布局严谨,形象逼真,虽经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清晰可辨,1/4拱券位置的侧墙上伸出有4个龙头,上下游各2个。

桥面为青石铺砌,纵向略带弧度。两侧护栏主要有栏板、望柱、抱鼓三部分组成,均为石质。景德桥历经八百年风霜,屡经洪水冲刷和地震考验。元大德七年(1303)晋城发生大地震,“人死一半,官民庐舍多坏”;明成化八年(1472),“大水塞川,洪水溢过桥面”;明正德八年(1573),“平地起水丈余”;清乾隆二年(1737),晋城发生的地震将城内“文庙和城垛震坏”。经历了这些灾难后,大桥至今完好,确“非庸工所能作”。为保护景德桥,1964年在下游约50米处新建一石拱桥,现在景德桥主要供人行走。

南大桥

南大桥位于今晋城市城区南关的白水河上,又称南桥、大石桥、晋南第一桥。根据《重修沁阳桥阳堤碑》记载,明成化八年(1472)前就已有了此桥,当时为5孔拱桥。是年遭洪水袭击,由于泥沙木料等堵塞桥洞,桥被冲毁。明嘉靖年间(1522—1566)重修,其桥型和尺寸,“一遵其(指景德桥)度而作焉”。清雍正二年(1724)再修。民国三十一年(1942)秋,日军侵占晋城期间嫌怨桥高,桥面坡陡,行车不便,将桥拆毁,另建一座3孔每跨4米的石拱桥,即今之南大桥。

景忠桥

景忠桥位于今晋城市城区东关东沙河上,又名永济桥、东关大桥、东大桥、东桥,是历代东行的必经之处。据《泽州府志·津梁》记载,该桥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明弘治年间(1488—1505)“撤而更新”。清乾隆三年(1738)秋再次维修。

景忠桥为单孔12米石拱桥,全长23米,宽6.3米,净宽5.5米,高3.2米,拱券厚86厘米,由22道纵肋并列砌筑而成。拱顶低面雕有兽头,形态逼真。桥两端上下游均有石砌护岸,至今完好无损。桥东头南面原建有三官庙,北面有白龙王庙,现已不复存在。

桥两侧护栏为石质墙式栏杆,高50厘米。现桥两侧安有钢丝护网,以使桥下清洁畅通。该桥至今完好,日均数百大小车辆通行。

东洼桥

东洼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东洼村,为圆弧石拱桥,桥跨1孔3米,矢高5米,桥长25米,由大地主张广(一说张耀)为侵占东洼村北二百多亩良田而修。此桥现存完好,桥上常通行20吨的大卡车。

金村南大桥

南大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金村,为单跨5米,桥矢高4米,桥长15米,宽5.5米,桥面上铺条石,栏杆为砖砌,上压条石,拱石之间有腰铁相连,拱圈为纵向砌筑。

此桥为珏山二月神庙会时,晋城各地前来朝拜者的必经之地,1982年被洪水冲毁,后在原桥基础上修有一座两孔石拱桥。

长桥

长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东关的一条无名小河上,是西行古道的要冲。桥长10米,矢高2.55米,拱厚45厘米,两端踞伏的小孔跨径1.4米,全是用长条石料纵向砌成,形似晋城市城区西关景德桥,现桥体完好。

桥头原立有石碑多块,皆因村民建房将石碑移做它用,现已无处寻觅,故无法考查该桥始建年代。

双桥

双桥坐落在今晋城市泽州县陈沟乡南连氏村东碧落寺旁小河上的两座石拱桥,两桥相距仅40余米,故称“双桥”。

东桥为两孔半圆形拱桥,主跨位于河道上,侧跨为立交通道。

东桥全长18米,宽4.8米,高5.2米,主拱跨径6米,由15道纵肋并列砌筑而成,拱厚36厘米,桥台高1.7米;侧跨跨径2米,由13道纵肋并列砌筑而成。该桥无桥面,而是修有六间瓦房,与碧落寺联成一体,为独特之处。西桥为单孔半圆形拱,跨径6.5米,全长14.5米。

桥旁的古碧落寺年代久远,内有唐代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的石窟,距今有一千三百余年,仍保留着不少石佛像。在半山腰间的石窟旁,有唐代开成元年(公元836年)游人在连山石上雕刻的《碧落寺游记》,文字端庄。

七岭桥

七岭桥位于今晋城市城区北石店乡七岭店村中,又名十字桥,创建年代不详。明成化六年(1470),由知州陈登重建。七岭店村中街道是北行的古道。白(圭镇)晋(城)公路由此通过,过往商客颇多。一条名曰“长河”的溪沟横穿村中而过,给过往行人车马带来诸多不便,故修此桥。

该桥桥跨4米,矢高2米,桥斜长32米。桥上距南10米与路斜交角为35度,另一端与路斜交约20度。

拱顶上部砌着1米跨径的排水涵洞,与桥近似垂直相交,用于排除村中污水,形成桥上桥的奇观,故称十字桥。相传晋城古代有一名叫王太来的富户,组织修成了经过七岭店到高平的“引路”,七岭店于是逐渐繁华起来,桥上修了一座舞台阁楼。过往行人虽从桥上过却视桥不见。故民间流传下了一首打油诗曰:“走桥不见桥,骑马夹官道。骑上骆驼过,过桥卸毡帽。”

迎旭桥

迎旭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大箕乡大箕村南的大箕河上,为卫翼中所创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9月开工,次年6月告竣,连接晋城盆地和豫北平原的主要古道“太行陉”就经过这里。

迎旭桥为单跨16.5米圆弧实腹式石拱桥,桥长20米,高9.5米,桥面宽4.9米,矢高5.5米,矢跨比1/3,主拱券由17道纵肋并列砌筑而成,拱石采用三种不同石质的石料。中间7道为石灰岩,两边各4道为石英岩,最边2道为砂岩,据当地人讲,砂石性韧,太阳暴晒不易开裂,所以最外侧使用砂石。拱石厚70厘米,长短宽窄不一,长度为0.65—1.9米不等,宽30—40厘米。外侧拱石间设有腰铁。拱券之上有伏石挑出长20厘米、厚20厘米,墙式护栏已有局部破损。拱券砌置在两岸的天然岩石上,无桥台。

桥上游约20米处有一巨石,据当地老人讲,此石是一颗陨石,不知落于何年,其石上有游人多处题词和锻刻字样,形迹模糊不清。

据《卫公创建迎旭桥记》记载,迎旭桥附近曾有一座天然石桥,现残迹无存。]

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高都村的巴公河上,又名南大桥,为三孔石拱桥。

高都曾是十分繁华之所在,这里“烟井辐辏,当陵、高往来冲途,轮蹄络绎”,行人车马涉水淌河多有不便。据《初建万年桥碑记》中记载,河上“旧有小桥,经久沦没”。金时,泽州王子荣、刘成之曾建“利涉桥”于河上,文学家李俊民(1176—1260,字庄靖,号鹤鸣老人,今晋城人)有诗赞美。

现存之万年桥,修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是由“马集英、门世儒、马会英、马际伯、原通枢、李脱恭等”,“经数年之久,结千人之缘”而成。在此之前,巴公河上也曾建有一些临时性的桥梁,但因“岸高水迅,堆草架木不克”,故决定修建能够“为一劳永逸之计”的石拱桥。该桥全长23.5米,每孔6.5米,由于河床逐年淤塞,现已无当年之气势。虽年久失修,但车马行旅尚能通行。

双李桥

双李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巴公村南,创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又名岳公桥。相传为当地一名叫岳三富的富户所建。桥原为九孔盖板,现存七孔。全长25米,单孔跨径1.95米,净高1.5米,宽4.5米,桥墩宽1.3米,长5米,上游设有分水尖。

由于河道逐年淤积,河床升高,双李桥曾变得有名无实,大水时交通中断,小水时人畜也只能从架在桥面上的踏石桥上通过。人们只知河上有桥却视而不见。民国三十二年(1943),一场罕见的大水冲刷使河床降低,露出桥身,至今保存尚好。

长涧桥

长涧桥位于今晋城市城区钟家庄乡的三里桥村,又名三里桥,现已无存。古人有诗曰:“土同烟火属谁家,官柳迎风一半斜。才出郡城犹记取,小桥三里见桃花。”

永固桥

永固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水东乡水北村西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创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

该桥为单跨石拱桥,全长10米,跨径7.15米,宽6.55米,拱厚30厘米。1963年前,此桥是晋陵公路的必经之地。现桥体保存完好。

通济桥

通济桥位于今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东大阳村,古人有《通济桥》诗云:“半空架起苍龙脊,不怕双溪水来急。踏向亭亭高处望,东西有路通南北。”

1981年大阳煤矿修建大(阳)板(桥)铁路时,该桥被拆除。

通怀桥

据《泽州府志》曰“通怀桥郡南小箕中”,现荡然无存。

天然石桥

天然石桥位于今 晋城市 泽州县大箕乡 大箕村南。据《卫公创建迎旭桥记)云:“大箕迎旭桥之营则异,是箕之水口,有天然石桥,去石桥东数十武(古代半步为一武)即今之迎旭桥建处也。”根据这段记载,这里曾有座天然石桥,至少在修建迎旭桥之前,天然石桥已经存在。这是山西仅有有关天然石桥的珍贵记载,从桥地形推测,这座天然石桥可能还相当壮观宏伟,可惜现已遗迹无存,只留下碑石上的一段文字记载。[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