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萬年橋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城東北五里的武崗山下,橫跨盱江兩岸,全長411米,橋高10米,橋面寬6.3米,拱圈跨度14米,共有23孔,24墩。始建於明崇禎八年(1635年),竣工於清順治四年(1647年),迄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個春秋,為江西省最長的一座古代石拱橋[1]。
介紹
南城八景之首
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撫州市南城縣城東北六里的歇洋渡,橫跨在盱江上,下臨武崗潭,為閩、浙、贛三省重要通道。橋長410米,寬5.8米,高20米,共有23孔、24墩,跨徑14米不等。為江西省現存最長的石拱古橋。該橋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聚星塔交相輝映,其建築藝術精美、雄偉堅固,被譽為「南城八景」之首。
特點
萬年橋為單曲石拱橋。橋基堅實,橋身輕巧,自下而上用青石髮捲砌成,拱圈採用縱聯式卷砌法,橋墩前尖而高昂,後墩方而低矮,有昂首挺胸迎水之勢。萬年橋初建於南宋咸淳七年(1271),初為浮橋。清康熙《南城縣誌》卷1《津梁》:「萬年橋:崇禎甲戌副使吳麟瑞倡立石橋,二十四壘延石九層,為湖東諸郡冠。邑人捐貲……順治丁亥年始竣厥功」。明崇禎八年(1635)建石拱橋,清順治四年(1647)落成。原橋由橋墩、橋身、橋亭三部分組成,工期橫跨明、清二代,長達12年之久,大半時間花在第18墩上。這裡有一深潭,名武崗潭,潭深流急,漩渦重重。全部橋墩,俱用大麻條石灌砂漿砌座。清康熙張世經《萬年橋碑》載:年橋工「郡邑各屬吏及紳衿富民皆跳往助之……庶民子來,百堵皆作,十千維耦,如雲如風」。在這波涌險多的武崗潭上,卷拱造橋,全憑手工操作。當時造橋時採用了排水施工的干修法,曾聚集民工數萬,左攔黎河洪浪,右鎖盱江波濤,埋石沉江,擋洪引水,這在古代橋樑的修建中尚不多見,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巧奪飛虹的智慧和才能。
修復工程
萬年橋後幾經局部水毀,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修復。1953年,按照原式修建,1954年竣工。因為石料開採困難,五孔中有兩孔,因石料不敷用,採用混凝土代替。所有橋面都加做了防水層的鋼筋混凝土橋面和混凝土欄杆。橋身用洋灰漿勾縫,以防雨水侵蝕。修復後的萬年橋,有如枯樹發新枝,面目一新,重現出昔日的風采,很像一座新建的公路石拱橋。1957年,此橋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景色
此橋東端是素有「五邑山水之鎖鍵」說法的武崗山,山上有聚星塔,月明星稀,從塔上俯視橋下的武崗潭,觀潭面星空倒影猶如眾星捧塔,景色宜人。晴朗的夜晚,站在武崗山巔,看一輪明月映照崗潭,那眾星捧塔的景觀,真讓人陶醉。
就在此地,長橋枕着名山,如巨龍橫跨盱江,不遠處還有黎水河上的太平橋、雙橋與麻姑山、從姑山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在南城這塊「扼五嶺、控三吳」的風光之地,三百多年來,這座江西最長的古代石拱橋,勾通贛東與閩西,是通達閩浙的交通樞紐,在省際之間經濟、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學價值
萬年橋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尤為珍貴的是,萬年橋在建造時,曾做了詳細的施工記錄,諸如用工用料、施工方法、技術措施,工期、資金等都有記載,這是古代橋樑史上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施工檔案,歷來被建築史學界和橋樑專業界奉為古代建築的經典[2]。
結構
結構分橋基、橋樑、橋亭三部分。橋基建築精緻、科學。橋身自下而上都是青石髮捲砌成。拱圈採用縱聯式壘砌法,單薄輕巧,具有南方橋樑的特徵。橋面中間原有一亭,彩繪畫梁,兩側有石欄杆,優美雅致。二十四個橋墩迎水流方向凸出如船頭狀,古代稱之為金剛雁翅式,能有效地緩解了湍急的江水對橋墩的衝擊,設計非常科學。
視頻
萬年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實拍江西省南城縣萬年橋是江西最長的一座古代石拱橋太壯觀了 ,新浪,2020-3-27
- ↑ 江西南城萬年橋 ,中國園林網,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