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洋分枝杆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洋分枝杆菌

海洋分枝杆菌原名Mycobacterium marinum,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与结核杆菌同属。

简介

其为非共生细菌,在入侵人体后能引起机会性感染。海洋分枝杆菌在28-32℃水温最为活跃,超过37℃则较难生存。所以一但入侵人体,只会在人体的筋膜蔓延,不会入侵温度较高的内脏器官。海洋分枝杆菌感染多存在于宰杀鱼类、家禽的情况中。一旦被海产刺伤而感染了这种细菌,伤口只会不断肿胀,而没有明显痛楚。因此,患者可能因此而轻视问题,使病况拖延,而要经历长时间的治疗周期(可长达6至9星期),甚至严重病变。海洋分枝杆菌可能在水族箱出现,假若饲养的鱼类已受到细菌感染,它们亦会把细菌带到水族箱内。处理水产时也应注意,避免被蛰伤感染细菌。

评价

中等长至长杆菌,时常交插。在浓厚蛋培养基上稀释接种,30℃培育7天或更久,菌落光滑至粗糙。暗中生长的菌落无色素;光照下或短时间受光,幼龄菌落鲜黄色。在油酸卵蛋白琼脂上,菌落圆顶或中央圆顶上,边缘整齐或略不规则,光产色性同上。生长温度25—35℃;通常37℃不生长,一再移接也可能适应37℃而生长。分离自病鱼和鱼池。在游泳池内,引起人的传染性皮肤病变:通常在肘部,也可能在膝部、脚、手指和脚指引起皮肤肉芽肿(游泳池肉芽肿),有时溃疡化;通常几月后自然痊愈。大量腹腔注射与小鼠,引起尾、足和阴囊的溃疡,有时发生内脏病变和死亡;静脉注射后,只尾部发生病变;皮下或呼吸接种,豚鼠不发病;腹腔注射偶尔引起阴囊病变;腹腔或静脉注射,小鸡不发病海洋分枝杆菌感染可以用抗分枝杆菌的药物来治疗。由于海洋分枝杆菌是一种很普遍导致皮肤感染的细菌,虽然有时种菌的结果不明显,但仍可以从一般的病征来确认。多种DNA的技术可以用来分类分枝杆菌。所有这些研究都显示溃疡分枝杆菌及海洋分枝杆菌有很大的分别。一些海洋分枝杆菌的分离枝会包含跳跃基因IS2404,但是没有菌株会包含IS2606。溃疡分枝杆菌的分离株对两者都呈阳性反应。对海洋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须视乎感染的严重性。使用抗生素对表面的感染能有效用,而对扩大及深入的感染则可以要依靠外科手术。[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