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的味道(小猪她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海的味道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海的味道》中国当代作家小猪她爸的散文。

作品欣赏

海的味道

迎着风,伫立海边。

海浪由远而近,翻滚着向着海滩扑来,撞击到岸边一块黑魆魆的礁石上,浪花冲天而起,鼻息间便有了海的味道。

海是啥味道?香甜?苦涩?淡雅?浓郁?都不是。

海的味道,不能用酸甜苦辣来描述。这味道,源于碧波万顷的湛蓝,起始于绵延海岸,飘落在城市街道和乡下山野,隐匿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角落里,润物无声,经久不散。

只要在海边长大,无论走在哪里,漂泊何方,都会惦念大海的味道。哪怕是在一个内陆城市,漫不经心路过一家海鲜饭店大门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抽一下鼻子,深呼一口气,嗯,海的味道。

海的味道,藏在街旁的建筑里。不管是老建筑,还是新社区,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这一湾,那一湾,不经意间总能遇见。

小时候,我家隔壁阿姨又高又胖,因为姓许,背地里我们叫她“许大胖子”。许阿姨经常去赶海,挖蚬子、刨海蛎子、捞海菜。印象最深的是阿姨捞的一种名叫海石花的海菜,紫红色,样子别致,宛如一朵朵紫红色的小绒花。阿姨把湿漉漉的海石花平摊在街边上,晾晒着,大海的味道便四散开来。夏季光照足,很快把海石花晒干。这时,阿姨大嗓门喊着我的小名,“大海,过来干活,回头给你凉粉吃”。于是,在凉粉的诱惑下,我坐在道牙子上,顶着烈日,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敲打一地海石花,目的是把粘在海石花上的细沙子拍打掉,以免吃凉粉时牙碜。

洗净晾干的海石花,熬煮7、8个小时,熬成果冻状,便是大连特色小吃海凉粉。将颤微微琼脂一般的海凉粉切成细条,搁上蒜汁、盐、醋,撒上点香菜末,酸辣爽口、冰凉透彻,是盛夏里不可多得的解暑佳品。如今,市面上很少能见到海石花制成的凉粉,大多是绿豆凉粉,吃起来口感也不错,就是吃不出大海的鲜味。

关于大海的鲜味,需要解释一下。我们所说的“鲜”,通常时内地人说的“腥”。好多年前,看央视一档节目,倪萍谈起小时候在山东家吃海鱼的情形,不住嘴地说“鲜”“鲜”“鲜”。主持人刘仪伟则蹙着眉头问,不腥吗?倪萍快人快语地回答“吃得就是这个腥味”。

几年前的春天,我陪着一批内地客人去海边。蓝天碧海,迎面吹来一阵海风,我精神一振,不由得深呼一口气。大概是憋了一个冬季的原因吧,我贪婪地呼吸着海风,润肺、醒脑、提神,简直太爽了。旁边一位小姐姐却掩住口鼻,连声说“好腥呀”。

鲜与腥,不同地区赋予不同的内涵。于我而言,得意的大概就是这鲜与腥。如同我们的生活,曾经的日子,是鲜?还是腥?完全取决自己的内心感受,嗅觉感受到大海的味道,生活就是舒畅的,日子便是舒适的。

改革开放以后,近海海域和滩涂都承包给个人了,成为“私人领地”,赶海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远。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事业,大连市政府决定南部海域和滩涂不再承包给个人,还海于民。赶海这个习俗,慢慢得到恢复。

我家对门大哥,成了既得利益者。算好潮汐,带上家什,奔着大海出发。每次都有收获,海蛎子、海红、海带都成了“桶”中之物。收获多多的时候,大哥会装一小盆海带、海红,送给我家。“海货”再多一点的时候,大哥就蹲在街头售卖,仨瓜俩枣,给钱就卖。

我和大哥都不在乎这些海鲜的价值,也不值几个钱。不在乎能否大快朵颐,早已不是靠海度日的年代,鱼虾管够是常态。大哥在乎的是赶海的乐趣,阳光,沙滩,海浪,拾贝人;在乎的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如同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我则在乎,厨房中,楼道里,弥漫的淡淡鲜味,嗅着来自大海的味道,感念人与人之间的丝丝暖意。

[1]

作者简介

小猪她爸,退休公务员,喜欢文字写作。

参考资料

  1. [中国作家网 (chinawriter.com.cn)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