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的味道(小豬她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海的味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海的味道》中國當代作家小豬她爸的散文。

作品欣賞

海的味道

迎着風,佇立海邊。

海浪由遠而近,翻滾着向着海灘撲來,撞擊到岸邊一塊黑魆魆的礁石上,浪花沖天而起,鼻息間便有了海的味道。

海是啥味道?香甜?苦澀?淡雅?濃郁?都不是。

海的味道,不能用酸甜苦辣來描述。這味道,源於碧波萬頃的湛藍,起始於綿延海岸,飄落在城市街道和鄉下山野,隱匿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角落裡,潤物無聲,經久不散。

只要在海邊長大,無論走在哪裡,漂泊何方,都會惦念大海的味道。哪怕是在一個內陸城市,漫不經心路過一家海鮮飯店大門時,便會不由自主地抽一下鼻子,深呼一口氣,嗯,海的味道。

海的味道,藏在街旁的建築里。不管是老建築,還是新社區,像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這一灣,那一灣,不經意間總能遇見。

小時候,我家隔壁阿姨又高又胖,因為姓許,背地裡我們叫她「許大胖子」。許阿姨經常去趕海,挖蜆子、刨海蠣子、撈海菜。印象最深的是阿姨撈的一種名叫海石花的海菜,紫紅色,樣子別致,宛如一朵朵紫紅色的小絨花。阿姨把濕漉漉的海石花平攤在街邊上,晾曬着,大海的味道便四散開來。夏季光照足,很快把海石花曬乾。這時,阿姨大嗓門喊着我的小名,「大海,過來幹活,回頭給你涼粉吃」。於是,在涼粉的誘惑下,我坐在道牙子上,頂着烈日,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敲打一地海石花,目的是把粘在海石花上的細沙子拍打掉,以免吃涼粉時牙磣。

洗淨晾乾的海石花,熬煮7、8個小時,熬成果凍狀,便是大連特色小吃海涼粉。將顫微微瓊脂一般的海涼粉切成細條,擱上蒜汁、鹽、醋,撒上點香菜末,酸辣爽口、冰涼透徹,是盛夏里不可多得的解暑佳品。如今,市面上很少能見到海石花製成的涼粉,大多是綠豆涼粉,吃起來口感也不錯,就是吃不出大海的鮮味。

關於大海的鮮味,需要解釋一下。我們所說的「鮮」,通常時內地人說的「腥」。好多年前,看央視一檔節目,倪萍談起小時候在山東家吃海魚的情形,不住嘴地說「鮮」「鮮」「鮮」。主持人劉儀偉則蹙着眉頭問,不腥嗎?倪萍快人快語地回答「吃得就是這個腥味」。

幾年前的春天,我陪着一批內地客人去海邊。藍天碧海,迎面吹來一陣海風,我精神一振,不由得深呼一口氣。大概是憋了一個冬季的原因吧,我貪婪地呼吸着海風,潤肺、醒腦、提神,簡直太爽了。旁邊一位小姐姐卻掩住口鼻,連聲說「好腥呀」。

鮮與腥,不同地區賦予不同的內涵。於我而言,得意的大概就是這鮮與腥。如同我們的生活,曾經的日子,是鮮?還是腥?完全取決自己的內心感受,嗅覺感受到大海的味道,生活就是舒暢的,日子便是舒適的。

改革開放以後,近海海域和灘涂都承包給個人了,成為「私人領地」,趕海離百姓生活越來越遠。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民生事業,大連市政府決定南部海域和灘涂不再承包給個人,還海於民。趕海這個習俗,慢慢得到恢復。

我家對門大哥,成了既得利益者。算好潮汐,帶上家什,奔着大海出發。每次都有收穫,海蠣子、海紅、海帶都成了「桶」中之物。收穫多多的時候,大哥會裝一小盆海帶、海紅,送給我家。「海貨」再多一點的時候,大哥就蹲在街頭售賣,仨瓜倆棗,給錢就賣。

我和大哥都不在乎這些海鮮的價值,也不值幾個錢。不在乎能否大快朵頤,早已不是靠海度日的年代,魚蝦管夠是常態。大哥在乎的是趕海的樂趣,陽光,沙灘,海浪,拾貝人;在乎的是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樂,如同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說「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我則在乎,廚房中,樓道里,瀰漫的淡淡鮮味,嗅着來自大海的味道,感念人與人之間的絲絲暖意。

[1]

作者簡介

小豬她爸,退休公務員,喜歡文字寫作。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