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鎖山·神仙隱跡
《游九鎖山·神仙隱跡》是南宋愛國志士和文學家林景熙的作品之一。
“ |
仙子渾無涉世勞。屐痕一尺寄孤高。 幾人失腳風波裹,可是雲根立得牢。 |
” |
— [南宋]林景熙 |
作者簡介
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年),林景熙出生於平陽白石(今屬平陽縣昆陽鎮)。林家兄弟三人(一說四人),景熙居第二。長兄景怡,字德和,號曉山,從事教育工作,為當地鄉校主持人,人品高潔,有詩作傳世。幼弟字德淵,亡其名。另有林景英,字德芳,號隱山,平陽白石人,一說系其三弟。
林景熙自幼聰穎,好讀書。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林景熙被舉薦到首都臨安,就讀太學[1]。
南宋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三月,元軍在伯顏率領下進入建康,臨安政權已呈土崩瓦解之勢。林景熙眼看國事已無可為,不久便棄官歸里,隱居平陽縣城白石巷。
傳道
林景熙於德祐二年(1276 年)辭官引歸,後「往來吳、越間,殆二十餘年」,並以「湖海客」自稱。放棄仕途的林景熙躑躅於故國山水之間,朝夕與猿鶴為伍(《寄四明陳懋陽》:不如息我軀,猿鶴與朝夕),與鷗鷺為伴(《題水雲深處》:所以盟白鷗,萬荷最深處),像已所仰慕的謝靈運那樣,過起了「坐嘯山水城」(《登謝客岩》)、「乃樂煙水寬」(《簡衛山齋》)的生活。
林景熙在宋亡之後,雖然不曾剃度為僧或者乘鶴仙遊,但是卻積極地與僧侶、道士為友,展開了廣泛的溝通和交流,並經常形諸吟詠,與當地的其他遺民詩人組成了一個帶有明顯地域特徵的遺民群體,並開展了一系列的群體活動。林景熙成了聯繫平陽、會稽兩個遺民集團的樞紐人物,正是他的穿針引線,使得兩個遺民集團之間互通聲氣、互相感召、互相激發,在思想上溝通聯合成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反元陣營,他們進行的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交往活動,更是一種深層次的心靈交感[2]。
視頻
游九鎖山·神仙隱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移至 ↑ 太學始創於什麼朝代_秦漢歷史,謀歷史,2021-05-04
- 移至 ↑ 林景熙的生平和詩歌評價_文學論文,道客巴巴,20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