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鼎烹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牛鼎烹雞 |
niú dǐng pēng jī |
近義詞 :投閒置散 大材小用 反義詞 :人盡其才 出 處 :《二》 體 裁 :成語 屬 於 :褒義詞 |
牛鼎烹雞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讀音為niú dǐng pēng jī,意思是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隻雞。比喻大材小用。出自《呂氏春秋·應言》。
原文
《呂氏春秋·應言》:白圭謂魏王曰:「市丘之鼎以烹雞,多洎之則淡而不可食,少洎之則焦而不熟,然而視之蝺焉美無所可用。惠子之言,有似於此。」惠子聞之曰:「不然。使三軍飢而居鼎旁,適為之甑,則莫宜之此鼎矣。」白圭聞之曰:「無所可用者,意者徒加其甑邪?」白圭之論自悖,其少魏王太甚。以惠子之言蝺焉美無所可用,是魏王以言無所可用者為仲父也,是以言無所用者為美也。[1]
譯文
白圭對魏王說:「用帝丘出產的大鼎來煮雞,多加湯汁就會淡得沒法吃,少加湯汁就會燒焦可是卻不熟,然而這鼎看起來非常高大漂亮,不過沒有什麼用處。惠子的話,就跟這大鼎相似。」惠子聽到這話以後,說;「不對。假使三軍士兵飢餓了停留在鼎旁邊,恰好弄到了蒸飯用的大甑,那麼和甑搭配起來蒸飯就沒有比這鼎更合適的了。」白圭聽到這話以後,說;「沒有什麼用處的東西,想來只能在上面放上甑蒸飯用啦!」白圭的評論自然是錯的,他太輕視魏王了。認為惠子的話只是說得漂亮,但沒什麼用處,這樣就是魏王把說話沒什麼用處的人當成仲父了,這樣就是把說話沒什用處的人當成完美的人了。
典故
東漢時期,陳留浚儀有個叫邊讓的少年年紀輕輕便才高八斗,在當地赫赫有名。當時漢靈帝的妃子何妃的異母兄何進掌握朝中的實權。他聽說邊讓是個學富五車的人,便想召他進將軍府當一名小官。邊讓對阿諛逢迎的十常侍十分看不慣,也不喜歡何進的鄙陋,所以不願意應召。於是何進用召壯丁的名義強行把他弄進了府里做了令史。此時有個叫蔡邕(yōng)的人認為讓邊讓這樣才氣無雙的人當這樣的小官實在是可惜了,於是他對何進說道:「將軍,這邊讓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只讓他擔任這麼個小小的令史,這的確是屈才了,經傳上曾經這麼說:『用一隻能容得下一隻牛的大鼎去煮雞,湯多了則味道少了,而湯少了又會把湯燒乾了卻煮不熟雞。』這說的就是不應該大器小用啊。」何進聽了以後也認為蔡邕說得句句在理,於是叫邊讓去九江做了太守。
視頻
激光炮來清除線路飄掛物,這是在牛鼎烹雞嗎?
參考資料
- ↑ 《呂氏春秋》審應覽原文及翻譯,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