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進(?-189年),字遂高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末年外戚,官至大將軍,錄尚書事,封慎侯。何進為了對付十常侍而召董卓率軍隊入京,成為漢末大亂直至三國割據的重要事件之一,而自己也被十常侍殺死。

生平

何進本屠羊戶出身[1][2],因賄賂宦官,同父異母之妹何氏得以選入宮中,成為貴人,並受寵於漢靈帝

175年,天下乾旱,何進參加一場由朝廷主持的祈雨活動[3][4]

何進後來被拜為郎中,隨後遷虎賁中郎將,任潁川太守

光和三年(180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而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中平元年(184年),由於爆發黃巾之亂,何進被任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於都亭,修理器械,以保衛京師。黃巾首領張角的部下馬元義密謀在洛陽起兵,何進將其破獲,因此功而進封慎侯。

中平二年(185年),何進的恩師楊賜去世,何進參加了楊賜的祭奠[5]

何皇后生大皇子劉辯,王美人生二皇子劉協。靈帝欲廢長立幼,但由於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黃門蹇碩幫助劉協,並設立西園八校尉分何進的軍權。蹇碩也因此欲除去何進來立劉協為帝。

中平六年(189年),靈帝駕崩,蹇碩計劃在何進入宮時殺之,但在蹇碩司馬潘隱的暗示下,何進稱病不入。由於沒有除掉何進,劉辯被立為帝,何太后晉皇太后並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錄尚書事。何進因為天下人對宦官的痛恨,且對蹇碩欲殺自己的行為懷恨,藉機殺掉了蹇碩,掌握了他的軍隊。

驃騎將軍董重當時與何進爭權勢,宦官依附董重為其黨羽。董太后每次想干預朝政,何太后都加以阻止。董太后十分惱怒,於是罵何太后:「你現在敢如此囂張,還不是靠你的兄長何進!我若想讓董重砍了何進的腦袋,簡直易如反掌。」何太后聽到後,將其話語告訴何進。五月,何進和三公一同上奏:「董太后派遣前中常侍夏惲等人與州郡互相勾結,到處搜刮財寶並將其都存放在其住所。依照漢家慣例,藩王后妃不能留在京師;請把她遷回封地。」漢少帝准奏。[6]後來何進舉兵圍董重府邸,逮捕董重,免去董重官職,董重被迫在獄中自殺。董太后則在不久後暴崩,民間謠傳為何太后所殺。[7][8]

蹇碩和董重死後,袁紹和何進圖謀殺光宦官,但何太后何苗以及太后母舞陽君反對何進誅殺宦官。何苗更是對何進說:「始共從南陽來,俱以貧賤,依省內以致貴富。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與省內和也。」何進開始狐疑。在袁紹的勸說和建議下,何進決定召前將軍董卓等人引兵入京,以讓何太后下決心除去宦官,何太后害怕,下令罷免所有中常侍小黃門,僅剩少數和何進關係親密的宦官守衛宮中。在張讓的再三要求下,何太后讓被罷免的宦官暫時回到宮中多呆幾天。何進打算之後讓宦官回到封地去,但袁紹反對,執意要何進殺光宦官。

伏誅

八月,何進入長樂宮請求太后同意殺掉諸常侍(當權宦官)。宦官聽到何進向太后要求殺光宦官,大怒,宦官首領張讓與常侍段珪畢嵐等數十人,持兵器埋伏宮中,待何進出宮時,詐以太后詔令何進再入宮中。何進剛入宮,宦官來到何進前痛斥何進:「天下憒憒,亦非獨我曹罪也。先帝嘗與太后不快,幾至成敗,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財千萬為禮,和悅上意,但欲托卿門戶耳。今乃欲滅我曹種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內穢濁,公卿以下忠清者為誰?」說完尚方監渠穆就拔劍斬何進於嘉德殿前。

後續

張讓、段珪等草擬詔書,以親宦官士人樊陵取代袁紹為司隸校尉,許相取代王允為河南尹。尚書得詔書,覺得懷疑,高呼:「請大將軍出共議。」中黃門把何進的頭扔出來,說:「何進謀反,已伏誅矣。」於是袁紹等人藉此機會帶兵入宮,將宦官全部殺光。舞陽君為亂軍所殺。而後董卓依先前召令入京,不久即殺何苗、廢少帝劉辯,另立劉協,又迫殺何太后,而漢朝皇室也從此敗亂。

家族

  • 何真,本屠戶,追封車騎將軍、舞陽侯。

繼母

  • 後母:興[9],與朱氏生子朱苗後嫁給何真生女何皇后,被封為舞陽君。

兄弟姐妹

  • 妹(同父異母):靈思皇后,少帝之母。
  • 妹:張讓兒子張奉之妻,何後之妹。
  • 弟(異父異母):何苗[10],舞陽君興與前夫朱氏之子,原姓朱,何後同母兄,擔任車騎將軍。

  • 子:何咸,早亡
  • 媳:尹氏,後為曹操妾
  • 孫:何晏,尹氏所生

評價

  • 謝承:「何進借元舅之資,據輔政之權,內倚太后臨朝之威,外迎群英乘風之勢,卒而事敗閹豎,身死功頹,為世所悲,豈智不足而權有餘乎?《傳》曰:『天之廢商久矣,君將興之。』斯宋襄公所以敗於泓也。」
  • 曹操:「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疆。」
  • 慕容皝:「竇武、何進,好善虛己,賢士歸心,雖為閹豎所危,天下嗟痛,猶有能履以不驕,圖國亡身故也。」(《全晉文·卷一百四十九》)
  • 范曄:「生蛇祥,進自屠羊。惟女惟弟,來儀紫房。上惽下嬖,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 王勃:「向使何進納公業之言而不追董卓,郭汜棄文和之策而不報王允,則東京焚如之禍,關右亂麻之屍,何由而興哉?至使乘輿蒙塵於河上,天子露宿於曹陽,百官飢死於牆壁,六宮流離於道路,蓋由何公之不明,賈詡之言過也。」
  • 陳普:「龍驤虎步反狐疑,解事陳琳卻似痴。滅火不關千里草,漢家社稷付屠兒。」
  • 郝經:「戚官並為亂本,耦傷漢室矣,一旦相更屠並必兩斃而後已,理勢然也。故竇武、何進倚母后、恃元舅、握兵柄、操大權、總攬豪傑、登庸名士,欲糞除閹穢,卒之身死而族滅,以亂除亂,神明不與也。進復愎諫違眾,卒召外防,疣潰身殫遂淪鼎命。」「進本屠割,馮借椒掖。智小謀大,身夷族赤。自我致防。死有餘責。」(《續後漢書》)
  • 羅貫中:「漢室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 李贄:「畢竟袁本初、曹孟德輩是英雄,若何進者,犬彘耳,何足與議大事哉?」
  • 鍾敬伯:「何進鹵莽,不用善言,死固不足惜,然亦鴆殺董後之報。」
  • 康熙帝:「宦官張讓等恣行不法,何進若止,奏誅首惡,則可矣。乃必欲盡殺而後快,斯為巳甚,太后所以不許也。賦召外兵以速亂,則又至愚極謬,宜其禍不旋重。」(《制文集閱史緒論》)
  • 毛宗崗:「西漢則外戚盛於宦官,東漢則宦官盛於外戚。惟其外戚盛也,故初則產、錄幾危漢祚,後則王莽遂移漢鼎。而宦官如弘恭、石顯輩,雖嘗擅權,未至如東漢之橫。是西漢之亡,亡於外戚也。若東漢則不然,外戚與宦官迭為消長。而以宦官圖外戚,則常勝,如鄭眾之殺竇憲、單超之殺梁冀是也。以外戚圖宦官,則常不勝,如竇武見殺於前,而何進復見殺於後是也。是東漢之亡,亡於宦豎也。然竇武不勝,止於身死;何進不勝,遂以亡國。何也?曰:召外兵之故也。外戚圖之而不勝,至召外兵以勝之,而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國於是乎非君之國矣。亂漢者,宦豎也。亡漢者,外鎮也。而召外鎮者,外戚也。然則謂東漢之亡,亦亡於外戚,可也。」
  • 盧弼:「何進之謀誅閹官乃與黃門蹇碩爭權,欲藉以除之耳,非真有掃清奸穢之志、為國家去毒賊也。蹇碩既誅,中常侍郭勝等又親信何氏,故其計久不決,紹謀亦不用也。」(三國志集解)
  • 蔡東藩:「何進之謀誅宦官,反為所害,其事與竇武相同,而情跡少異。武之失,在於輕視宦官;進之失,則又在重視宦官。輕視宦官,故有臨事出閤之疏,為人所制而不之覺;重視宦官,故有馳檄召兵之誤,被人暗算而不之防,要之皆才略不足,優柔寡斷之所致耳。」

藝術形象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的何進與史書描述出入較小。

演義書何進本為屠夫,因為其妹入宮為皇后,以外戚身份入仕。漢靈帝在位時為大將軍,率兵討伐黃巾軍。靈帝死後,立劉辯為帝,並執掌朝政。因宦官蹇碩欲殺何進,被何進發現,將蹇碩殺了。後又由於權力之爭,鴆殺了董太后。對於是否殺掉當權宦官,猶豫不決。在袁紹建議下,決定除去十常侍,但不聽眾人勸告,召董卓帶兵入京。宦官們知道外兵入京要對付自己,十常侍之首張讓設計讓何太后召何進入宮,並埋伏了刀斧手五十人於長樂宮嘉德門內,何進中了埋伏,被斬。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聞何進被殺,入宮殺盡宦官宦戚相爭的局面結束。但是隨後董卓進京,掌握朝政,造成山東諸侯的不滿,因此開始了軍閥混戰的時期,最後造成漢朝的覆亡。

動漫

影視

注釋

  1. 《後漢書·何進傳》:(何)進自屠羊。
  2. 《後漢書·何皇后紀》:家本屠者。
  3. 《水經注》卷5:上有夷齊之廟,前有二碑,並是後漢河南尹廣陵陳導、雒陽令徐循,與處士平原蘇騰、南陽何進等立,事見其碑。
  4. 《續漢書》志第十三五行一劉昭注引蔡邕<伯夷叔齊碑>:「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禱請名山,求獲荅應。時處士平陽蘇騰,字玄成,夢陟首陽,有神馬之使在道。明覺而思之,以其夢陟狀上聞。天子開三府請雨使者,與郡縣戶曹掾吏登山升祠。手書要曰:『君況我聖主以洪澤之福。』天尋興雲,即降甘雨」也。
  5. 《太尉楊賜碑》:於是門生大將軍何進等,瞻仰洙泗公喪之禮。
  6.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驃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中官挾重以為黨助。董太后每欲參干政事,何太后輒相禁塞,董後忿恚,詈曰:「汝今輈張,怙汝兄耶!吾敕票騎斷何進頭,如反手耳!」何太后聞之,以告進。五月,進與三公共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等交通州郡,辜較財利,悉入西省。故事,蕃後不得留京師;請遷宮本國。」奏可。
  7.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辛巳,進舉兵圍票騎府,收董重,免官,自殺。六月,辛亥,董太后憂怖,暴崩。民間由是不附何氏。
  8. 《後漢書/孝靈帝紀第八》:五月辛巳,票騎將軍董重下獄死。六月辛亥,孝仁皇后董氏崩。
  9. 《後漢書·靈思皇后》:後母興為舞陽君。
  10. 《後漢書·五行二》:皇后兄何進,異父兄何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