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环境卫生协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珠海市环境卫生协会,成立于1999年7月28日,位于珠海市香洲柠溪路389号,开展环境卫生相关的调查研究、经验交流、技术咨询和沟通指导,编辑刊物;开展相关部门委托的工作。
相关资讯
没想到!一群高中生和一群95后,在帮他们解决口罩问题播报文章
“环卫工人还是需要被关注的。”一群高中生创立的“口罩深圳”项目,和一群大学生创立的“口罩珠海”项目,希望在疫情期间帮助环卫工人解燃眉之急。
早晨五点多的深圳,天还没有亮透,环卫工伟强已经准备出门了。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叠好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戴上。
公司年前发的两个口罩早已用完,售价4.5元一个的一次性口罩,伟强舍不得只用一次。他学着电视上教的,用手把口罩上部的金属条沿着脸部轮廓按了按,已经戴了两天的口罩散发出淡淡的异味。
环卫工人的担忧
“我都不想干了。每天要拉这么多垃圾,这些垃圾谁知道是病人的还是健康人的?要是带病的人的垃圾,我染上了,那我太划不来了。”当时武汉“封城”已有一周时间,新型冠状病毒[1]仍在全国各地肆虐,伟强心里越来越焦虑,辞职的念头也愈发强烈。
在北京工作的环卫工雪华跑了好几家超市和药店,都买不到口罩和消毒液,年前工会发放的两个棉布口罩听说也只能防尘。每天下班回到出租屋后,她能做的,只能是按照公司每天叮嘱他们的——多洗手。
2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大环卫工人、公交车司乘人员等,在岗期间要规范佩戴口罩。” 随后,全国多地陆续发布有关保障环卫工人防疫的通知。
在此之前,已有人注意到环卫工人的防疫窘境,“口罩深圳”、“口罩北京”、“口罩福州”等志愿活动陆续涌现。
王楚妍是“口罩深圳”的7位负责人之一,也是一名高二学生。这个团队7位负责人的平均年龄才16岁,可能是这场全国口罩行动中平均年龄最小的团队。大年三十的上午,王楚妍偶然在微信上发现了一条“口罩深圳”的推送,曾参加过多个志愿活动的她迫切地想加入这个团队。
初步了解情况后,她发现环卫工人的防疫状况不容乐观。“深圳一共有九个外包公司,有一个稍微好一点,每人每天基本上可以平均分下来一个口罩,其他公司,普遍都是过年前发了一两只,年后连续几天都没有管。” 王楚妍说。深圳市环卫局告诉她,政府已经下拨了一万只口罩给环卫工人,但对于深圳市九家环卫公司、八万多名工人的每日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月4日,珠海市环境卫生协会[2]在公众号发布的《关注环卫一线工人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问题》一文引起了大三学生乔珑轩的注意。他随即拉上同学和好友,成立“口罩珠海”项目,希望为缺乏防疫物资的珠海市环卫工人尽绵薄之力。
在珠海市环境卫生协会和珠海市市容中心的帮助下,2月11日一天内,“口罩珠海”团队收集到了来自2204位环卫工人填写的问卷,结果显示1600位环卫工人买不到口罩,近800人使用的是纸口罩、棉口罩,洗手液、防护手套等物资也极为紧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