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瑜伽經》,印度瑜伽派哲學根本經典。作者缽顛闍利(Patanjali)為瑜伽派哲學奠基人,生平不詳。成書年代目前有三種說法:1.產生於公元前150年,作者與著名語法學家、《大疏》的作者缽顛闍利為同一個人;2.成書於公元後4世紀,書中第4章有批評佛教法相唯識論的觀點;3.不能確定為4世紀,第4章並非原經所有而是後來纂入的。現在用的為梵文精校本,可見R.普拉沙德的《缽顛闍利的瑜伽經》,1982年新德里版。對《瑜伽經》的註疏,最主要的有4家,即公元4世紀的毘阿沙、公元9世紀的婆察斯巴底·彌尸羅、波闍(1055)和識比丘(1575)。已被譯為多種文字。
內容簡介
本書分4章共194條格言。1.三昧分,共51節,闡明三昧的本質和目的,即瑜伽理論部分。瑜伽是對心的變化的抑制,心有五種變化(正知、不正知、分別知、睡眠和記憶),這五種變化均可通過瑜伽修煉和離欲而被抑制,根據抑制的程度不同則出現各種三昧狀態。2.修持分,共55節,敘述瑜伽修煉的方法,即獲得三昧的方法。總的要求是苦行、誦讀《瑜伽經》、敬奉大神自在天。具體做法有八支:①禁制(Yama,夜摩),奉行消極的道德戒律,不殺、不盜、不妄、不淫、不貪;②勸制(Niyama,尼夜摩),遵行積極的道德戒律,清淨、滿足、苦行、誦讀、敬自在天;③坐法(Asana),是修煉身心輔助入定的必要條件,要求保持輕安自如;④調息(Pranayama),控制呼吸,調理內外出入之息, 以便安心,消除庭蓋;⑤制感(Pratyahara),控制感官,不為外物紛擾;⑥執持(Dharana),心專注一處,或丹田,鼻端,或身外一物;⑦靜慮(Dhyana),專注於對自我的沉思,使內外合而為一;⑧等持(Samadhi,三昧),自我和對象完全融合為一體。3.變化分,共54節,敘述經瑜伽修煉後所獲得的種種神通,包括隱身功、輕功、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及各種硬功。最後達到獨存狀態。4.獨存分,共34節,敘述心物關係的變化最終獲得解脫的狀態。即行瑜伽者,逐漸增加般若智慧,消除世俗行力,使自我在神我中獨存。本書由於後人註疏側重方面不同,而發展為多種瑜伽,如智瑜伽,側重瑜伽哲理的研究,通過禪定探求宇宙人生真理;信瑜伽強調一心念神而使自我淨化,達到解脫目的;業瑜伽,按照個人的社會職責,尋求行動的方法;哈陀瑜伽,側重肉體與生理、心理的修煉。此外還有王瑜伽、濕婆瑜伽、密咒瑜伽等。瑜伽修煉不只是瑜伽派的理論和實踐,而是為許多宗教哲學所共有,它們各有側重又互相影響。世界各國學者自19世紀中葉開始對它作了極為廣泛深入的研究。
工具書
工具書是專供查找知識信息的文獻。它系統匯集某方面的資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編排,以供需要時查考使用。根據工具書的基本性質和使用功能,可以劃分為檢索性工具書[1]和參考性工具書[2](美國工具書專家蓋茨稱其為控制-檢索型工具書和資料型工具書,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還可以根據語種、學科內容、規模大小等標準進行劃分。
視頻
瑜伽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檢索工具書可以用哪些 ,搜狐,2019-12-20
- ↑ 參考工具書,道客巴巴,201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