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颈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环颈鸻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Charadrius hiaticula 目/科/属 鸻形/鸻/鸻 迁徏状态 留鸟 普遍性 不普遍 体长/体重 15-17cm/32-56g |
别名:北环颈鸻、剑鸻(中国),雌雄略异。虹膜黑褐色。嘴略短小,橘黄色、先端黑。脚橘黄色。
- 雄鸟繁殖期
- 前额白色,前额上缘有黑横斑连接黑色宽过眼带。有白眉纹。喉及颈环白色。
- 颈下有完整黑宽胸带。胸、腹以下白色。体背及尾羽大致为灰褐色。
- 非繁殖期嘴转黑、仅下嘴基橘黄色。额上、耳羽及胸带转为黑褐色。胸带常较不完整。
- 雌鸟似雄鸟,但羽色偏灰色,耳羽黑褐色,黑胸带及额上黑斑稍窄且较不黑。
- 亚成鸟似雌鸟,但无黑额斑,嘴近全黑,头顶及体背有淡色羽缘。
- 飞行时,有白翼带。
栖地&习性
沿著海岸在沙滩,沙洲和滩涂,河口以及偶尔的河流,水田地区活动。
以脚拍惊动出洞穴中的猎物。日夜均会觅食。
小型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多毛蠕虫,等足动物,两栖动物,各种昆虫(例如蚂蚁,甲虫,苍蝇及其幼虫)为食。
繁殖
4月在北海附近铺设,冰岛的6月至7月中旬,北欧亚大陆的6月,并且不早于格陵兰东北的6月的第4周。繁殖期,当人或掠食者靠近巢区时,会有摊平翅膀在地面挣扎的“拟伤”行为,以转移入侵者注意,以保护巢卵、雏鸟。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飞行时会发出细碎的“匹、匹、匹”声,发出轻柔“丢依”声。
外观相似性
小环颈鸻体型较小,有显著金黄色眼圈。非繁殖期白色眉纹模糊。飞行时无白翼带。
剑鸻体型较大,嘴黑色且较细长。有淡黄色眼圈。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C. h. psammodromus Salomonsen, 1930 – 加拿大东北部(埃勒斯米尔岛和巴芬岛的临时繁殖者)经格陵兰到达斯瓦尔巴特群岛,冰岛和法罗群岛。冬天从欧洲西南部到非洲西部。
- C. h. hiaticula Linnaeus, 1758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至英属和法国西北部);从英国到非洲的冬天。
- C. h. tundrae (Lowe, 1915) – 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俄罗斯东至楚科奇半岛,也是美国圣劳伦斯岛北白令海的临时繁殖者。从里海和南亚西南部到非洲南部的冬季。[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common-ringed plov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