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生当夏花,只愿徘徊天地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生当夏花,只愿徘徊天地间》是中国当代作家杨绛写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赏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轻狂不知疲倦/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

夏日的清晨,东方欲晓,空气格外清新。小城刚刚在苏醒,我便迈着轻盈的步履,踏着晶莹的露滴,悠然散步在绿荫环绕,山青水碧,绿茵草坪的公园里。晨练的人们,有的三五成群,健步如飞,有的缓缓而行,悠闲自在。还有人在山上吊嗓子,声音划破悠远的长空。远处的绿荫丛中,几位耄耋老人,身着练功服,和着舒缓悠扬的乐声,在练太极拳。那一张一弛,一伸一展之间,凝眸神定,收放自如,像极了身怀绝技的神功,不由得让人驻足,羡慕。

这真是个好去处。走在一片绿荫丛生的路旁,轻嗅一朵花儿的清香,感受着阵阵清爽,心情格外的舒畅。抬头遥望,蓝天是那么宽广,碧水盈盈的湖面上,翠柳拂面,和煦温婉,仔细看,水里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掷一枚小石子,溅起几多涟漪,鱼儿们顿失地无声无息。清晨的第一缕晨曦,穿过茂密枝桠的缝隙,给晨练的人们披上了一身金色的外衣。幸福荡漾在脸上,歌声飘荡在湖面上,是啊!生活如此美好,我们没有理由不微笑。

我常常会伫立在一朵花前,仔细聆听,沉默良久。此时的花儿已没有了春天繁花似锦的灿烂,相信最美的时光总是走得太急,你来不及回味,春天早已离你远去。当一场繁华谢尽后,应是绿肥红瘦,只留下几株夏花的娇艳,点缀着绿萝轻挽的夏天。轻依着明媚的朝霞,用心去聆听,以一朵花的姿态,将心灵放空,放逐一抹婉约的思绪,品味时光祥和恬淡的安宁,聆听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幽静。

此刻,委婉的视觉,唯美的心境,如一池碧水的温柔,悄然漫过心湖,缓缓流淌着。那些平日里杂乱无章的枝枝蔓蔓,也被梳理成条条绿柳依依,随风飘逸,曼妙成一树诗意的美丽。

用一颗柔软的心去聆听,聆听生命,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感知一叶碧绿的舒展,轻嗅草木的幽香在弥漫,还能听见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时光清浅,寄一束美好的心愿,感知生命的厚重,感恩岁月的馈赠,于无声处品大美,于繁芜处听宁静,于纯净中品人生。轻叩心门,敞开心扉,挽一抹明媚,看一朵花的笑颜,生命虽短暂,却拥有着夏花般的绚烂!

非常欣赏泰戈尔的这首诗:生如夏花: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轻狂不知疲倦/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还在乎拥有什么......

既然生,便如夏花一样的绚烂!红尘万丈,繁华三千,我们注定走不出世俗的某些羁绊,有太多的经历,太多的曾经,于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失去一份本该有的绚烂的心情。雨有雨的诗意,而不是剪不断的离愁别绪,夕阳西下,是漫天彩霞,而不是一声叹息。而我们经常会被这些无情之物所左右,那份淡泊和宁静早已被岁月冲刷的无影无踪,那份和洒脱也已被尘封在时光的最深处!始终沉浮在一个灰色的天空之中。你我皆凡人,难免有杂念,难免被世俗困扰,难免被情感纠缠。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活得像夏花一样的灿烂!拼劲一切去绽放自己,不给生命留遗憾!

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因为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彰显了生命的绚烂辉煌。生如夏花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揭示了生命的短暂的美丽与匆忙。以夏花喻生命,以秋叶喻死亡,是用诗来阐述生命转瞬即逝,活着就是绽放,死亡是凋零。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如若自然的花开花谢一样从容。

生命漫长而又短暂,没有谁会陪你到永远。相陪走过一生的其实只有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那些曾经陪我们携手走过一程山水的人是那么的值得珍惜,因为他们给了我们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和最美好的陪伴。血浓于水的亲情,纯洁如水的友情,相濡以沫的爱情。无论有过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岁月的蹉跎,我们都曾拥有过。她丰盈了我们的人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如此的富足,我们还有什么不快乐?这样的人生,不足以让我们生如夏花一般绚烂吗?

当你真正可以绚烂怒放时,会不经意的发现,原来幸福很简单,就在身边。那些曾经的痛只是一段历练的曾经,它足以让我们更加成熟。相信缘分,顺其自然,生而绚烂,爱亦绚烂,哪怕最后一切都随烟飘散![1]

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其中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