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疣枝小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疣枝小檗

中文名称:疣枝小檗

拉丁学名:Berberis verruculosa Hemsl. et Wil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小檗科

:小檗属

:疣枝小檗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疣枝小檗

拉丁学名:Berberis verruculosa Hemsl. et Wil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小檗科

:小檗属

:疣枝小檗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0.5-1米。枝棕黄色,密生疣点,圆柱形,幼枝黄绿色,密被柔毛和疣点;茎刺长1-2厘米,淡黄色,腹面具浅槽。叶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长1-2厘米,宽6-11毫米,先端急尖,具1刺尖头,基部楔形,上面亮暗绿色,中脉凹陷,背面密生乳突,被白粉,后变灰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侧脉3-4对,两面网脉不显,叶缘常波状或稍向背面反卷,每边具2-4硬直刺齿;近无柄。花单生;花梗长4-10毫米,无毛;花黄色;萼片3轮,外萼片卵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中萼片卵形,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5-6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缺裂或微凹,裂片先端圆形,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5毫米,药隔稍延伸,先端圆钝;胚珠4-6枚。浆果长圆状卵形,长10-12毫米,直径6-7毫米,顶端不具宿存花柱,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山坡灌丛中或山谷岩石上及林下。 海拔1900-3200米。

分布范围

产于四川云南甘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主要价值

【药 名】:疣枝小檗

【拼 音】:YOUZHIXIAOBO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小檗科植物疣枝小檗的根。

【功 效】:清热泻火。

【主 治】:用于口舌疮、咽喉肿痛、热病发热。

【性味归经】:苦,寒。入肺、膀胱、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甘肃四川

【拉丁名】:Berberis verruculosa Hemsl. Et Wils.

【考 证】: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中药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 1.05%,还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小檗胺。[1]

参考文献

  1. 疣枝小檗,筑龙网, 200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