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 |
中文名稱: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中國甘肅省南部的文縣、武都縣 級 別: 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外文名稱: Baishuijiang Nature Reserve 地 點: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武都區 面 積: 9.1萬公頃 建 立: 1963年 設立時間: 1978年 主要保護對象: 大熊貓、珙桐等 |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三個大熊貓保護區之一,也是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2000年11月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1]。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位於甘肅省文縣、武都兩縣境內,總面積為183799公頃,區劃為核心區90158公頃、緩衝區26132公頃、實驗區67509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7.3%。保護區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大熊貓、珙桐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下設6個保護站和一個大熊貓馴養繁殖中心,是大熊貓的存在地 。
保護區概況
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片區是大熊貓分布的重要區域,總面積2571平方公里,其中,大熊貓棲息地面積1119平方公里,潛在棲息地面積約900平方公里,占我省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的59.3%,野生大熊貓數量111隻[2],占全省野生大熊貓總數84.9%。涉及2個自然保護區、2個林場。片區主體面積主要是由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甘肅省裕河省級保護區構成[3]。
區內共有脊椎動物485種,隸屬32目98科273屬,占甘肅省脊椎動物總數的65.45%。獸類77種,鳥類275種,魚類68種,兩棲爬行類65種,昆蟲類2138種,蜘蛛195種。有國家珍稀保護動物51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大熊貓(約占全國數量的十分之一)、金絲猴、羚牛、豹等10種,二級保護的42種,其中:獸類16種、鳥類24種,兩棲類2種。
自然環境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屬岷山山系,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起伏劇烈,屬深切割的山地,地勢陡峭,主要山峰有摩天嶺、淨各留山、高峰山、雙貓山等,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595米,一般高度為2500~3100米之間,山頂平緩,岩石裸露,山間河谷深陷,地度大多都在45℃左右。氣候年均溫15℃,極端低溫-7.4℃,極端高溫37.5℃,無霜期高山為140天,低山為338天;年降水量平均800毫米,7、8、9月為主要降雨季節[4]。土質疏鬆,水系有白水江和白龍江,支流有白馬峪河、丹堡河、小團魚河、讓水河等,為嘉陵江上游,屬長江水系。
保護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碧口以東降至於米以下。白水江南岸較大支流自西至東有馬峪河、丹堡河、讓水河與源出武都縣南的大團魚河及小團魚河,同屬長江水系嘉陵江上游支流。主要山峰有淨各留山(海拔3530米)、黃土梁(3882米)、摩天嶺(2227米)等。
植物資源
保護區植被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000米以下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主要為次生灌叢及人工林,僅存部分原始林,主要樹種櫟類、油桐、化香、漆樹、棕櫚等;海拔1000~1700米為落葉闊葉林帶,大多為次生林,主要樹種櫟類、山楊、樺、槭等;海拔1700~2900米為針闊葉混交林,主要樹種除櫟類、山楊、樺、槭、椴外,2300米以下混有華山松、油杉、三尖杉、鐵堅杉等,2300米以上為雲杉冷杉為主的混交林,林下竹灌叢生長繁盛;海拔2900~3500米為針葉林帶,主要為冷杉、雲杉、柏、鐵杉等組成的針葉純林,下木多竹灌叢;海拔35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草甸,本帶大部分岩石裸露,散生有高山繡線菊、竹類等灌叢,間斷有成片苔草草地。
保護區有國家保護植物14種1個變種,其中一級有珙桐;二級有銀杏、光葉珙桐、連香樹、香果樹、杜仲、山白樹、水青樹;三級有秦嶺冷杉、麥吊杉、穗花杉、金錢槭、領春木、厚朴、紅豆樹。珙桐是我國特有珍稀樹種,現僅分布於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局部地區。在白水江保護區碧口地區有一條長達45公里,寬約1~5公里的珙桐林帶,這在我國是難得的景觀。
動物資源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珍稀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仰鼻猴)、羚牛[5](扭角羚)等。 保護區陸棲脊椎動物265種,其中獸類48種,鳥類180種,兩棲類14種,爬行類23種。國家級保護動物18種,其中一級有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雲豹、綠尾虹雉、雉鶉;二級有獼猴、短尾猴、林麝、毛冠鹿、水獺、紅腹錦雞、藍馬雞、雀鷹、大鯢等。分布本區的大熊貓有140多隻,大熊貓的主要天敵有豺狗和竹鼠,它們有時成群襲擊單獨活動的大熊貓,大熊貓以竹為食並居於竹叢洞穴內。
保護現狀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三個大熊貓保護區之一,也是面積最大的一個保護區。20多年來在自然資源保護與大熊貓搶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大熊貓數量穩中有升,其他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完成了綜合科學考察,出版《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同時編輯出版了《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技論文匯編》第一、第二輯等科技專著和畫冊《大熊貓故鄉-白水江》《岷山東端綠色寶庫》等宣傳文本;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天然林保護工程林業可待續發展項目甘肅省保護地區管理等項目開始實施,先後完成了國家、省、地級調查研究項目40餘項、62個單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地廳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9項;2001年被國家環保局、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土資源部評為保護區管理先進單位[6],於1993年7月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2000年11月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
自然資源保護旅遊信息
視頻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白水江世界生物圈保護區,新華網,2017-7-31
- ↑ 白水江片區內分布野生大熊貓達111隻,人民網甘肅視窗,2018-4-20
- ↑ 大熊貓國家公園白水江片區概況,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 隴南白水江保護區天氣預報,天氣網
- ↑ 羚牛,中國網,2008-11-24
- ↑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喜迎30周年華誕,每日甘肅網,200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