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別諸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鹿洞別諸生》 |
作品名稱: 《白鹿洞別諸生》 創作年代:,明代 文學體裁: 詩 作 者:李夢陽 |
《白鹿洞別諸生》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李夢陽所作的長篇古風。[1]
李夢陽創作的樂府和古詩較多,其中有不少富有現實意義的作品,且寄寓了作者力求有所改革的政治理想。
夢陽的樂府、歌行在藝術上有相當成就。他善於結構、章法,如《林良畫兩角鷹歌》從畫說到獵、從獵生髮議論,後畫獵雙收,很見功力。[2]
詩詞正文
“ | <東南自有匡廬山,遂與天地增籬衛。
山根插入彭蠡湖,崢嶸背殺三江勢。 地因人勝古有語,於乎萬物隨興廢。 學館林宮客不棲,千岩萬壑堪流涕。 文采昔賢今尚存,講堂寂寞對松門。 松門桂華秋月圓,拄杖高尋萬古源。 梅嶺古色照石鏡,扶桑丹霞迎我軒。 絕頂坐歌霜月靜,石潭洗足芝草繁。 更有冠者五六人,峭崖窮嶂同攀搴。 草行有時聞過虎,旦暮時復啼清猿。 我今胡為公務牽,蟋蟀在戶難久延。 出山車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陽船。 生徒綣戀集涯滸,孤帆月照仍留連。 情深過厚亦其禮,譾薄竊勞諸賢。 明朝伐鼓凌浩蕩,五峰雙劍生秋煙。 > |
” |
— <《白鹿洞別諸生》>,<詩詞名句網> |
作者簡介
李夢陽(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3]字獻吉,號空同,漢族,祖籍河南扶溝,出生於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後又還歸故里,故《登科錄》直書李夢陽為河南扶溝人。 他善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於古文詞。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4]。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李夢陽所倡導的文壇"復古"運動盛行了一個世紀,後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弘治十八年(1505),李夢陽進郎中,時明武宗(即正德皇帝)初立,宦官劉瑾等"八虎"使皇帝萬機漸廢,諸大臣上書皆不能上達,他又毅然為戶部尚書韓文寫疏揭發劉瑾,幾成殺身之罪。先是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劉瑾假傳旨貶李夢陽為山西布政司經歷(掌管出納文件),並勒令其退職回家,後劉瑾又羅織罪名,使李夢陽入獄。多虧康海力求,才使李夢陽免死。[5]
嘉靖帝即位後,諸大臣雖對李夢陽相繼屢薦,終因幾十年風雨的世宦生涯,使李夢陽看透了世間之險惡,竟不為官。他治園池,招賓客,飲酒著述,名馳海內。嘉靖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1530年1月28日),李夢陽卒,時年五十八歲。隆慶初年,諡景文。
視頻
.
.
參考資料
- ↑ 《白鹿洞別諸生 》 詩詞名句網
- ↑ 李夢陽《送人赴舉》賞析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6-07
- ↑ 「李夢陽簡介 古詩文網
- ↑ 復古派 360網
- ↑ 當街打掉國舅牙,五次入獄又出獄,明中期文壇領袖李夢陽的書出了 搜狐網,發布時間;2020-1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