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百合炮制方法与标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合炮制方法与标准

【药材来源】

百合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秋、冬二季采挖,洗净,剥取鳞片,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

汉代有炙制(《金匮》)法。唐代有熬令黄色捣筛为散(《千金》)、蜜半盏和蒸令软(《食疗》)的方法。宋代增加了炒制(《圣惠方》)、蒸制(《济生方》)等方法。明、清时代除沿用宋以前的炮制方法外,还增加有酒拌蒸(《大法》)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百合: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净灰屑。   2.蜜百合:取净百合,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时,加入用适量开水稀释过的炼蜜,迅速翻炒均匀,并继续用文火炒至微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百合每100千克用炼蜜5千克。   3.蒸百合:取净百合片,置蒸制容器内,隔水蒸熟后,取出,晒干。

【饮片性状】

百合为长椭圆形鳞片,表面乳白色、淡黄棕色或微带紫色;有数条纵直平行的白色维管束;顶端稍尖,基部较宽,边缘薄,微向内弯曲;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角质样,半透明;味微苦。蜜炙百合,表面黄色,偶见焦斑,略带黏性;味甜。蒸百合,淡黄棕色,半透明,味苦甘。

【质量标准】

百合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0%。

【炮制目的】

百合味甘,性寒。归心经、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能。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及百合病。   百合生品,性寒,以清心安神力胜,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经蜜炙后,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用于肺虚久咳,肺痨咳嗽,痰中带血及肺阴亏损,虚火上炎等。经蒸制后,寒性略减,归肺经、胃经、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肺和胃的功能。用于肺燥咳嗽,失眠心烦,胃热恶心等。

【临床应用】

  1.生用   (1)虚烦惊悸:常与生地黄同用,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用于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心烦不安,如百合地黄汤(《金匮》);若与知母同用,用于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如百合知母汤(《金匮》);若与鸡子黄同用,用于百合病,误吐之后,虚烦不安,如百合鸡子汤(《金匮》)。   (2)咳嗽气喘:常与熟地、生地、当归身等同用,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的作用,用于肾水不足,虚火刑金,咳嗽气喘,咽喉燥痛,痰中带血或咯血,手足烦热,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现用于肺结核、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中后期、肺癌、咽炎等属肺肾阴虚者。若与猪苓、桑根白皮、大腹皮等同用,用于肺气壅滞,咳嗽气喘,胸闷口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涩,如百合汤(《总录》);若与贝母、桔梗、桑白皮等同用,用于妊娠七八个月,伤寒烦热,喘咳,不欲食,如百合散(《圣惠方》);若单用生百合煮粥,空腹时热食,用于肺虚咳嗽,如百合粥(《古今医统》)。   (3)神经衰弱:百合30克,白芍12克,白薇12克,白芷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治疗神经衰弱。   (4)疮肿不溃:本品同盐捣泥外敷,可用于疮肿不溃(《包会经验方》),外用还可治大疱湿疮(《濒湖集简方》)。   2.制用   (1)蜜制   ①肺虚久咳:常与炙款冬花、炙紫菀、炙枇杷叶等同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用于肺虚久咳,或阴虚火旺之咳嗽,反复不愈,口干声哑等症。   ②肺痨咳血:常与生地黄、熟地黄、贝母等同用,具有润肺止血的作用,用于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喉燥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如百合固金汤(《集解》)。   ③百合病发热:常与滑石同用,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尿的作用,用于百合病,邪郁日久,发热,小便赤涩,如百合滑石散(《金匮》)。   (2)蒸制   ①痰中带血:常与款冬花同用,具有养阴润肺的作用,用于喘嗽不已,或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济生方》);若与紫菀茸、桑叶、阿胶等同用,用于饮食过度,或叫呼走气,或食煎煿,邪热伤肺,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急,胸胁痛,不得安卧,如紫菀茸汤(《济生方》)。   ②咳嗽痰多:常与贝母、白芍药、前胡等同用,具有润肺化痰的作用,用于妊娠感受风热,咳嗽痰多,心胸满闷,如百合散(《济生方》)。

【按语】

百合古代炮制方法有炙制、熬制、蜜制、炒制、蒸制等。现代主要用蜜炙和生品。   生百合清心安神,常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蜜炙百合润肺止咳,多用于肺虚久咳,咳血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百合有镇咳祛痰及滋阴润肺的作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生百合与蜜百合两种炮制饮片。炼蜜有“补脾气,润肺燥”之功,素有“蜜炙甘缓而润肺”之说,因此百合蜜炙后能增强其润肺止咳的作用,这是辅料与药物的协同作用所致。 [1]  

【炮制方法】

1.百合 《金匮要略方论》:“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外台秘要》:“切。”《太平圣惠方》:“捣罗为末。”《伤寒总病论》:“去心;如入场用,则水浸一宿,拍碎,去白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走油瓣。 2.蜜百合 《金匮要略方论》:“炙。”《太平圣惠方》:“新百合四两,蜜半盏,和薰令软。”《仁术便览》:“蜜拌蒸软切,有炒黄色者。”现行,先将净百合置锅内,文火炒至色泽加深时,均匀地淋入炼蜜,继续拌炒至表面呈微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摊晾,凉透后及时收藏。或取净百合,加入稀释好的炼蜜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百合100kg,用炼蜜5kg。 3.蒸百合 《本草品汇精要》:“蒸熟用。”《本草原始》:“鲜者可蒸亦可煮”。 4.酒蒸百合 《炮炙大法》:“酒拌蒸。”

【饮片性状】

 百合呈长椭圆形肉质片状,长20~25mm,宽10~20mm,中部厚1.3~4mm,表面乳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角质样,半透明。周边较薄,微波状,略向内扭曲,隐有白色纵纹,背面凸出不平。质坚而脆。无臭,味微苦。蜜百合形如生百合,表面黄色,偶见黄焦斑,略带黏性,味甜。

【炮制作用】

 百合性味甘,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功能。生百合以清心安神力胜,常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精神恍偬,失眠多梦。如用于热病后余热来清的百合知母汤和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方论》)。蜜炙后润肺止咳作用增强,多用于肺虚久咳或肺痨咳血。如用于咳嗽不已或痰中带血,肺阴亏损,虚火上炎的百合固金汤(《中药成药制剂手册》)。

【炮制研究】

 百合炮制方法始见汉代,有炙(《金匮要略方论》)。唐代有熬令黄色再捣为散(《备急千金要方》)、蜜蒸(《食疗本草》)、切(《外台秘要》)等炮制方法。宋代还有炒制(《太平圣惠方》)、蒸制(《济生方》)等方法。明、清除沿用宋以前的方法外,还有酒拌蒸(《炮炙大法》)的方法。现代多用生品和蜜制品两种。 [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