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看見台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看見台灣
圖片來自pixne

看見台灣》是由臺灣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一部紀錄片[1]。这是第一部在戲院上映、以全高空拍攝的畫面,講述臺灣環境現況的臺灣電影。

本片共耗資新台幣9000萬元,是臺灣紀錄片影史以來拍攝成本最高的電影。導演齊柏林花費近三年時間拍攝,累積400小時直升機飛行時數。全片沒有角色,以航拍鳥瞰視角將臺灣呈現在大銀幕上。本片為第一屆桃園電影節的開幕片,並於2013年第五十屆金馬獎中榮獲最佳紀錄片獎[2]

在日本上映時,使用『天空からの招待状[3](《來自天空的邀請函》)作為片名。

剧情简介

从台湾的群峰高山、美丽海景、动物生态以及棋盘状稻田等景观中可以看见台湾是如此美丽,就连西部的大片鱼塘都呈现出独特的几何图像,美得不可思议。但美丽的另一面,却是各种因人类的开发而造成的环境改变、破坏和伤害,如已经90%人工化的西部海岸、观音工业区废水造成的污染、饱受污染而呈橘红色的大汉溪、因超抽地下水而泡在水中的嘉义东石乡坟墓、桃园老街溪口河川海岸污染等等。这片因为过度开发、滥垦与饱受自然灾害而被破坏的大地已变得伤痕累累。

創作原因

齊柏林是一名公務員,從事空中攝影二十多年,在這段期間內一直都是以拍攝平面照片為主[4]。2008年起齊柏林就有拍片的構想,但是因為電影內容構想時沒有男女主角,只有一堆空拍畫面,被其他人認為不可能而作罷[5]。2009年八八水災後,臺灣山林受到極為嚴重的創傷,齊柏林第一時間乘著直升機飛進去災區勘災,看見滿目瘡痍的景象,因此齊柏林堅定了要投身拍攝紀錄片的信念,他又認為只有平面的影像不足以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臺灣正在面臨的危機,而且又覺得臺灣還有更多的地方是值得被記錄下來的,因此下定決心,開始了拍攝電影紀錄片《看見台灣》的計畫。

拍攝過程

為了籌措拍攝資金,齊柏林除了向朋友借貸和尋找贊助外,更曾將房子抵押貸款。導演動用近3000萬台幣,從美國購買專業空拍設備「CINEFLEX」,並裝在直升機的機鼻位置,由其親自在機艙後座操作;本電影花了1年時間籌備拍攝,3年時間拍攝、齊柏林坐上直升機,用一萬五千呎的飛行視角和花了飛行時數400小時拍攝,電影的拍攝成本約新台幣千萬。

作品评价

看见台湾》既没有煽情的旁白,也没有激越的民粹情绪和政治控诉,只是透过镜头的自然流转,让无言的山丘说话,让沉默的水泽发声。该片激发了民众对土地的责任心和认同感。(《三湘都市》报评)

參考文獻

  1. 正在发酵的“《看见台湾》现象”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3.,亚太日报,2013年12月9日
  2. 黃意涵. 看見台灣抱金馬 導演感謝前輩. 照片由張新偉攝影. 臺灣. 中央通訊社. 2013-11-23 [2017-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3. 齊柏林空拍罹難 日網友悼:他接下了來自天空的邀請函. [2017-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1). 
  4. Template:Cite website
  5. Template:Cite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