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酒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祝酒歌》是由韩伟填词,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所作最著名的歌曲之一,《祝酒歌》歌曲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门窗刚刚打开不久,一首《祝酒歌》唱响了一个历史新纪元的来临。由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演唱,顿时传遍了华夏大地,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成为一代颂歌。[1]
《祝酒歌》整首歌曲清新明快,以跳跃的节奏、曲调激越欢快,凝重而又轻松,庄重而又抒情,昂奋而又亲和,歌曲在欢乐的基调中,满载和抒发了亿万民众为共和国重获新生而举杯相庆的喜悦;这首歌激励斗志而又情感满怀,激发人民“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祝酒歌 | 歌曲时长 | 2分48秒 |
谱 曲 | 施光南 | 发行时间 | 1978年 |
填 词 | 韩伟 | 所属专辑 | 中国礼仪庆典大全之春节喜庆篇 |
歌曲原唱 | 李光羲 |
创作背景
历史终于翻开了1976年10月6日,这一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当听到“ 四人帮”被粉碎后,从南到北,从上到下,各行各业的群众敲响锣鼓,扭起秧歌,情不自禁的去游行,去狂欢。各单位食堂都不约而同地备下喜宴美酒,形成“八亿神州举金杯”的感人场面。[3]
该曲词作者韩伟虽不太能喝酒,却也和身边其他人一样带着对未生活的美好憧憬频频举杯,他以难以抑制的喜悦心情创作了歌词 。滴酒不沾的施光南在接到韩伟的歌词后,即刻进入一种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他选用热情奔放而又富于舞蹈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在短短几天内将曲谱定稿 。
歌曲写成了,施光南把它交给自己认识的一位歌手,这个人是与他同在歌剧院上班的同事,李光羲因为好奇而看到了此人手中的歌谱,当即表示出对《祝酒歌》的强烈兴趣,后来更压不住心中的激动,写了一封信给施光南,请作曲家根据他的音域,编写乐队配器,但《祝酒歌》在最初的审查中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通过。后来有一天,歌剧院接到在欢迎国宾的宴会上演唱的任务,李光羲说服乐队,在宴会上演唱了《祝酒歌》,大受欢迎,随后,他又在中央电视台的晚会中演唱了这首歌,最终促成一九七七年,《祝酒歌》的唱片出版 。[4]
歌词
祝酒歌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朋友啊请你干一杯
请你干一杯
胜利的十月永难忘
杯中洒满幸福泪
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
十月里响春雷
亿万人民举金杯
舒心的酒啊浓又美
千杯万盏也不醉
手捧美酒啊望北京
豪情啊胜过长江水
胜过长江水
锦绣前程党指引
万里山河尽朝晖
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
展未来无限美
人人胸中春风吹
美酒浇旺心头火
燃得斗志永不退
今天啊畅饮胜利酒
明日啊上阵劲百倍
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愿洒热血和汗水
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
征途上战鼓擂
条条战线捷报飞
待到理想化宏图
咱重摆美酒再相会
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
咱重摆美酒
再相会
作者简介
曲作者
施光南(1940年8月22日—1990年05月02日),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祖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曾任中国音协第四届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5]
施光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1940年8月22日在重庆市南岸出生,父亲施复亮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母亲是重庆江津人。施光南1948年回源东叶村老家上小学,1949年在金华城内小学毕业。解放后随父母移居北京,自幼喜爱音乐。在父亲影响下开始学习作曲,学生时代就模仿各地民歌风格开始歌曲写作,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1957年中学毕业后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1959年转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先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补习两年,再转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入天津歌舞剧院,曾在中央乐团工作。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传出后,举国欢庆。“文革”十年以来的沉闷空气被打破了,禁锢人民精神的枷锁被解除了,人们终于迎来了雨过天晴的舒心日子。天津歌舞剧院的韩伟和施光南在这种喜悦的情感鼓舞中创作了歌曲《祝酒歌》。[6]
1979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李光羲演唱《祝酒歌》1979年在中央电视台除夕晚会上,这首运用锣鼓节奏和跳跃的新疆小调的《祝酒歌》,其欢快的曲风和表达的庆贺之意,契合了民情,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在1980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中,这首歌被评选为第一名。
1990年在北京病逝。去世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人民音乐家”,重庆南山公园内建有施光南广场以示纪念。
施光南的歌曲不仅旋律生动优美,而且与人民的生活、时代的步伐紧密相连,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歌曲一入耳就能让人过耳不忘,传唱率极高,在今天中国的作曲家中能做到这点的的确很少。施光南英年早逝,他留下的作品,像种子一样撒播到人们的心田里。那一首首发自作曲家内心的、无可挑剔的完美旋律,和歌曲中蕴涵的作曲家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将伴随着时代永远回旋于中华大地上。施光南无愧于“时代歌手”、“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人民没有忘记他,他的音乐也如陈年的美酒般散发着醇香。正如施光南的妻子洪如丁女士所说:“过多的悲伤和沉重已经没有必要,唯有音乐和歌声能够告慰他的灵魂,使他在另一个世界露出微笑。”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施光南改革先锋称号,并颁发改革先锋奖章,获评“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
主要作品:
歌曲:《五好红花寄回家》、《洁白的羽毛寄深情》、《多情的土地》、《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台湾当归谣》、《第十一届亚运会会歌》等流传甚广。
其他:著有歌剧音乐《伤逝》、芭蕾舞剧音乐《白蛇传》、声乐套曲《革命烈士诗抄》,弦乐四重奏《青春》;小提琴曲《瑞丽江边》;京剧《红云岗》唱腔及音乐,河北梆子《红灯记》唱腔及音乐,另外,他还参加了《仿唐乐舞》、《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出版有《施光南歌曲选》及多种唱片、磁带。
词作者
韩伟(1945—),音乐文学家。 1945年生于四川。歌词代表作品有《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 《赶起马儿送公粮》等;歌剧有《伤逝》 、《宦 娘》、《屈原》(编剧) 等。[7]
韩伟是从天津音乐附中毕业直接分配去了天津歌舞剧院,那一年他18岁。那时候他开始学习小提琴,还经常在底下学着写歌词去投稿。谈到基本功,韩伟认为主要在音乐学院学习得比较扎实。韩伟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觉得音乐学院附中有几门课特别好,一个是民间音乐课、让学生们背唱如河北梆子、评戏、山西梆子、豫剧、二人转等等,什么地方戏、各种民歌、曲艺都得必须背,在背当中了解了许多民间的艺术形式、各种戏曲形式、曲艺形式,包括各地民歌,后来韩伟搞春节晚会时,就特别得意这些东西。当时韩伟家在保定,天津音乐学院在保定招生,他就报考了,结果考上了。
文革开始,1966年,他已经是创作员了, 他一方面得向自己喜欢的方面努力,一方面不能硬争取机会,所以他学会了迂回。那时候韩伟还很小,只记得那句古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开始了学习采风加游历的日子。他去过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去过西藏雪山、去过东北火山口的地下原始森林、沙漠等等,带着地图。当时有一首歌叫“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韩伟当时想,毛主席已经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了,我们一定要沿着他老人家指引的路线去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这一走可不要紧,韩伟怀揣地图,走了十年。这十年也是断断续续的,回来写歌了,歌写完了,又去了;下放劳动,就去下放劳动;也没有写作,也没有下放劳动时,就去游历采风。有时也有深入生活。他在深入生活中共干过五六十个工种,比方说海员、渔民、机床厂的工人,“车、钳、洗、刨、磨”这几样工种他会三样,他开的最熟练的是“龙门刨”;他还当过喷漆工;还当过毛纺厂的接线工;还当过海上油田的钻井工;去过大港油田的井队;还去过开滦煤矿的井下采煤……
总而言之,这十年,他游历了中国地图的边边角角,亲自去感受了许多东西;干过几十个工种;还写了许多歌,还陪着施光南去下放劳动,还和他一起构思歌剧《屈原》…,包括那时候没有出国一说,更别说出去旅游,当时陈毅和缅甸特别友好,叫“共饮一江水”,韩卫就从瑞丽和采风的同仁们一起去了一趟缅甸;北边有我们的友好近邻“同志加兄弟”的朝鲜,于是他也没拉下。但是他后来发现在他的电视文艺撰稿中,这些积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5年韩伟开始写《屈原》,这与他的合作者施光南有非常大的关系。施光南与韩伟原来是同一个学校——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他比韩伟高几班。那时候韩伟、施光南已经回到天津了。要创作还是非常需要环境的,他们决定静下心来写。韩伟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着说,“剧本的构思是在陕北的窑洞里、深山沟的土炕上和井队里我们谈定的。”当时韩伟和施光南开玩笑说,“你还写《屈原》呢,你就是屈原,你就是别投江自尽就行了。”艰苦环境中的玩笑都透着苦涩的味道。
当编剧后韩伟写的第一个戏就是《屈原》,但写了一阵子就放下了,后来开始写《伤逝》,然后又写了好几个歌剧,才又拾起《屈原》来。韩伟认为他一共写了九部歌剧,上演了五部中,比较有影响的,一部是《屈原》,一部是《伤逝》,还有一部就是《宦娘》。《宦娘》是根据《聊斋》中的一个故事写的,那个戏当时是由关牧村和于淑珍主演的。
1982年韩伟正式“触电”搞上了电视,进入了影视创作圈。晚会、栏目、专题片。那时候专题片比较多,他拍了十二集专题片《黄山》。最开始的时候拍专题片不像现在,韩伟硬是将整个黄山都跑了一遍。
韩伟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的策划就是1988年,而1992年、1995年、1998年也分别参加了春节晚会。后来他调到武警文工团。现在武警文工团用曲艺形式做了一台晚会是他策划的。还有大明星反串等等,那些曲艺形式他非常熟悉。韩伟坦言他最喜欢的是文艺专题,所以会尽力将文艺专题的一些要素融到晚会和歌会中去。
2004年的7月16号在山城重庆上演了重新排演的大型歌剧《伤逝》。这部歌剧的编剧就是韩伟,他的名字会让人联想到《祝酒歌》、《打起手鼓唱起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然而仅仅用词作家来形容他是不够的。因为除此之外他在艺术的不同领域都显露出出众的艺术才华。
他曾经走遍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他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无数;他参与策划多次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他策划创意的《健康歌》家喻户晓老少皆喜之,其实他只喜欢几件事:艺术、写作和游历。韩伟是一个极具创新与开拓精神的智者,是一位在艺术上从未停止过追求的探索者。从脍炙人口的歌曲到经典感人的歌剧,再到一部部精彩的电视作品。韩伟用他的天赋与勤奋为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一个有一个精彩。苦涩与甜蜜,耕耘与收获……
演唱者简介
李光羲,出生于1929年,又名李光曦,祖籍天津。我国著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有着歌坛常青树的美誉。李光羲曾获文化部演出评比一等奖。获得“首届金唱片奖”、“建国四十年优秀歌曲首唱奖”、“改革十年优秀演唱奖”等。现任国家教委美音教育促进会理事、文化部技术职称考评委员剧院艺委会主任。因主演第一部古典歌剧《茶花女》而成名。
1929年,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的李光羲,凭着一台老式收音机,接触到了世界顶级艺术大师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家的作品。由此,他爱上了音乐,爱上了唱歌。为了练歌,他参加了教会的唱诗班,在那里他学会了五线谱、西洋发声法。
李光羲,从来没有进过音乐学院。十七岁时,因父亲早逝,李光羲中学还没读完就接替父亲进入家乡天津开滦矿务局工作,但他对音乐的喜爱却从未改变,他边工作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和唱歌,四处参加演出,渐渐成了唱遍天津每一家剧场、人尽皆知的业余歌手。
1953年,中央歌剧院到天津演出,由此李光羲报考了中央歌剧院,他以俊朗的形象、动人的歌声、优雅的气质、光彩的表演顺利通过,从此踏上了梦寐以求的音乐道路。
1955年,中国上演第一部西洋歌剧《茶花女》,李光羲在其中扮演男主角阿尔弗雷德,一剧走红。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的新中国第一部古典歌剧《茶花女》中,他扮演男主角并一举成功。继而,又接连出演了《货郎与小姐》中的阿斯克尔,俄罗斯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连斯基。李光羲的事业如日中天,经常是接连演出几个月,换场不换人。 在节目现场李光羲详细阐述了周恩来总理从1955年到1974年点名让其出席国宴的过程。有一年,这两部歌剧在上海演出,李光羲交替登台一连唱了三十多场,风光无限。那时无疑是李光羲的“歌剧黄金时代”。“当时我一年要演二百多场歌剧和音乐会,每部歌剧都会‘落’下几首咏叹调和选段在音乐会上时时演唱。”李光羲回忆说。
1958年1月,李光羲与王紫薇结婚了。生活虽然清贫,但家里总是充满了欢歌笑语。
1979年,改革开放后,在新时期又唱响了一曲《祝酒歌》,这首歌贴切地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期盼之情,唱片一下子卖出了100多万张”,李光羲也赢得了首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等许多荣誉。
1989年获“首届金唱片奖”、“建国四十年优秀歌曲首唱奖”、“改革十年优秀演唱奖”等。
1994年4月被美国传记学会收入《世界名人录》。
1998年参演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歌曲《走进新时代》。
2012年08月18日李光羲与他同是歌唱家的女儿李棠在北京国图音乐厅联袂放歌,举办了难忘旋律:“何日再相会”李光羲、李棠父女音乐会赢得了满堂歌迷的热烈喝彩。[8]
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开场节目《四世同堂合家欢》。
2019年2月4日,央视春晚李光羲与郭淑珍、胡松华、刘秉义、于淑珍、杨洪基、德德玛、关牧村、张英席、金婷婷、霍勇、周晓琳、钟丽燕、夏利奥演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李光羲四十几岁时患上了严重的“喉肌弱症”。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自己视为天堂的舞台。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坚持每天40分钟的丹田气训练,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锻炼, 重返舞台的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大受欢迎。
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曾为李光羲题词: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几十年来,李光羲正是这样一路走来,赢得了“歌坛常青树”的赞誉。
多年了,李光羲活跃在舞台上,始终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如今李光羲还和年轻人一样,经常下基层,到电台、电视台做节目。他说:"只要观众喜欢,我会一直唱下去!"
主要作品:
在古典歌剧《茶花女》、《叶甫根尼*奥涅金》、《货郎与小姐》,民族歌剧《刘胡兰》、《阿依古丽》、《第一百个新娘》等剧中担任主角。
多年来演出过深受欢迎的曲目百余首,如《太阳出来喜洋洋》、《牧马之歌》、《延安颂》、《红日照在草原上》、《周总理,您在哪里》、《祝酒歌》、《鼓浪屿之波》、《何日再相会》、《远航》、《北京颂歌》以及歌剧咏叹调、外国民歌及艺术歌曲等,
歌曲鉴赏
歌曲共分三段,第一段音乐比较含蓄,在中低音区进行;第二段节奏紧缩, 旋律向高音区发展,情绪逐渐高涨;第三段将开始的主题加以变奏发展,形成高潮。选用热情奔放而又富于舞蹈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歌曲中的节奏则使人感受到响彻四方的锣鼓。[9]
高潮部分更是别具匠心,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使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拜,荡气回肠的旋律让演唱者和听众久久难以忘怀 。[10]
它的曲调活泼流畅,歌词丰满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欢欣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带给人们绵长而久远的往事与随想,脍炙人口的旋律打动亿万人的心。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情感。
社会影响力
该曲由李光羲在中央电视台除夕晚会演唱后,短短两个月里,中央电视台就收到了16万封观众来信,要求点播《祝酒歌》,而在那一年,几乎每个电台、每个工厂、学校的广播都在播放这首歌,《祝酒歌》变得家喻户晓。
1980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中,《祝酒歌》一举夺魁。
1989年,它的发行数量超过100万,在后来几十年里,这首歌还以各种版本的形式被翻唱。
《祝酒歌》以它那满载和抒发全国亿万人民心声的歌曲内涵,激越而欢快的曲调,通过李光羲那极富感染力的歌声,在“春晚”的一瞬间,传遍千家万户,成为一支记录时代至今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歌曲欣赏
蒋大为《祝酒歌》 经典老歌_民歌 [11]
天籁之音 降央卓玛《祝酒歌》[12]
[观礼中国] 《祝酒歌》[13]
刀郎《祝酒歌》 实在太好听了![14]
关牧村 现场演唱一首《祝酒歌》 太好听了![15]
《祝酒歌》 戴玉强 莫华伦 魏松[16]
视频
一首好听的《祝酒歌》令全场载歌载舞![17]
参考文献
- ↑ 今晚7:30,李光羲老师 教你如何声情并茂的唱歌 歌唱艺苑.2017-06-19 10:36
- ↑ 祝酒歌 降央卓玛
- ↑ 藏族酒俗
- ↑ 施光南与《祝酒歌》
-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年30支歌)《祝酒歌》
- ↑ 【改革开放四十年-记忆深处的歌】第一集《祝酒歌》2018-11-05 07:05
- ↑ 韩伟Hanwei---概况 Overview
- ↑ 难忘旋律:“何日再相会”李光羲、李棠父女音乐会
- ↑ 关牧村《祝酒歌》天津台2013春晚20130210
- ↑ 关牧村《祝酒歌》, 名家经典
- ↑ 蒋大为《祝酒歌》经典老歌_民歌
- ↑ 天籁之音 降央卓玛《祝酒歌》发布时间: 2016-05-05
- ↑ 观礼中国 《祝酒歌》央视网2019年10月01日 20:59
- ↑ 刀郎《祝酒歌》实在太好听了 2017年07月10日
- ↑ 关牧村现场演唱一首《祝酒歌》太好听了2017年02月02日
- ↑ 《祝酒歌》 戴玉强 莫华伦 魏松2015年08月08日
- ↑ 一首好听的《祝酒歌》令全场载歌载舞!